新浪潮時期電影推薦

  • 何爲新浪潮?

20世紀50年代末,一場由法國開始的新浪潮電影運動席捲全球,深刻改變了世界電影的面貌,對電影行業的影響極深.本文主要介紹法國新浪潮、香港新浪潮、臺灣新浪潮、美國新浪潮和日本新浪潮.

法國電影新浪潮是影評人對於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的一些法國導演團體所給予的稱呼,他們主要受到意大利新現實主義與古典好萊塢電影的影響.法國新浪潮的特色在於,導演不只主導電影,更成爲電影的作者和創作人.風格特色包括快速切換場景鏡頭等創新剪接手法,或是像"跳接",在整體敘事上製造突兀不連貫效果.新浪潮電影更注重表現真實生活,具寫實性.

法國這一時期代表電影(選取部分)

    漂亮的塞爾吉 Le beau Serge (1958)

    爲了養病,青年瓦楊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小鎮薩爾堂,在那裏,瓦楊和幼年的玩伴塞爾日重逢了.讓瓦楊沒有想到的是,曾經內斂溫馴的塞爾日,如今卻成爲了粗魯冷酷的卡車司機,這巨大的變化讓瓦楊百思不得其解,瓦楊希望能夠幫助塞爾日重新找回溫柔善良的一面...                                 

    廣島之戀 Hiroshima mon amour (1959)

    1957年,法國女演員來到日本廣島拍攝一部宣傳和平的電影時,邂逅當地的建築工程師,兩人在短暫時間內忘記各自的有夫之婦、有婦之夫身份,產生忘我戀情...

    四百擊 Les quatre cents coups (1959)  是法國第一部在坎城影展得獎的新浪潮電影,它奪得了坎城電影節的最佳導演大獎,亦是杜魯福首部長片.最後男孩在海邊打破第四面牆看向觀衆令人印象深刻.

    安託萬在同桌勒內的慫恿下逃了學,跑去看電影打遊戲,還在街上看到母親跟一個安託萬不認識的男人親吻. 第三天,安託萬回到學校,慌亂中謊稱母親去世,獲得了老師的原諒和疼惜.不想繼父獲知了他逃學的事,與母親一起趕到學校,戳穿了他的謊言,還當着全班同學打了他兩耳光. 安託萬決定留下一封信離家出走...

    精疲力盡 À bout de souffle (1960)    與四百擊同被譽爲法國電影新浪潮的開山之作

    身無分文的街頭混混米歇爾從馬賽偷了一輛小汽車,駛往巴黎的路上,他因超速行駛被警察逮住,爲了脫身,他開槍打死一名警察,來到巴黎後,他躲進當記者的女友帕特麗夏處.帕特麗夏去報社時,遇到警長,對方要她一有米歇爾的消息就打電話相告.對米歇爾,帕特麗夏心態複雜,一面深深爲他對一切都無所謂的勁兒着迷,一面卻嫌棄他太吊兒郎當...


    射殺鋼琴師 Tirez sur le pianiste (1960)

    巴黎一間默默無聞的小酒館裏,一位憂鬱而孤獨的鋼琴伴奏師查理·科勒,他的生活簡單而又單調.熱情的酒館女侍莉娜爲查理的才華所傾倒,愛上了他.原來,查理曾經是顯赫一時的著名鋼琴師,在妻子自殺身亡後隱姓埋名於此.莉娜鼓勵他重新找回自己走上舞臺.然而一日,多年未見的弟弟奇科·薩洛揚因躲避黑道仇家的追殺而闖進了他的生活中...

    五至七時的克萊奧 Cléo de 5 à 7 (1962)

    巴黎,下午五至七時.美麗的女歌手克萊奧正遊蕩在巴黎街頭.她一襲黑衣,摘掉假髮,面無聲色地穿越着內心中的恐懼與焦灼.一切都由一份體檢報告引發,她擔心自己會如占卜的人所言,患上胃癌.忐忑不安的克萊奧遊走在巴黎街頭、咖啡廳、或是家裏,遇到了各類形形色色的男人,她的情人或是朋友,對他們訴說她生命中的每一個段落,但似乎沒人真正理解她.直到最後,她遇見了即將遠赴阿爾及利亞戰場的年輕士兵.在與他的交談下,克萊奧開始重新看到了世界,坦然地面對現實...

    好女人們 Les bonnes femmes (1960)

    簡、傑奎琳、吉娜和麗塔是四個在電器店裏工作的女人,白天,她們是打扮的差不多的銷售員小姐,機械的重複着相似的臺詞,可是一旦入夜,這四個女人便會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風情...

    香港電影新浪潮

    是於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香港電影的一個潮流,參與者多爲擁有電視製作經驗或於美國或者英國電影課程資歷的年青導演,他們在1970年代回到香港後都加入本地電視臺發展.在電視臺磨鍊後,離開電視臺發展各自的電影事業,在此期間拍攝的一批風格清新的影片.

    香港這一時期代表電影(選取部分)

    瘋劫  (1979)

    李紈和阮士卓是外人眼中的甜蜜情侶,李紈並對外宣稱二人即將結婚.豈料,某日有人在香港龍虎山發現一男一女兩具屍體,竟被警方確認爲李紈和阮士卓,並懷疑兇手就是住在山中破屋的瘋子將其扣留.這次殺人事件彷彿就要收尾,卻被李紈生前的好友連正明發現許多難以解釋的地方,看守和連正明自己都曾看見李紈在死後返回過她生前的住處;連正明發現李紈遺物中竟藏着一份驗孕單;阮士卓之前的情婦梅小姬無故消失...

    撞到正 (1980)

    粵劇的「舊」,為「新浪潮」提供了上佳的戲劇背景.許鞍華的第二部作品以戲班後臺作為舞臺,泡製出一個寓風格於現實的故事.長洲可說是一個大型的後臺,其古樸的離島風貌,配合了粵劇肖象性的化妝、絢麗的服飾及富於感觀性的舞臺表演,營造出一股詭祕妖異的氣氛.兩代恩怨竟牽涉商業騙局及軍政大事,陰與陽、人與鬼、新與舊、老與少、真與假,錯綜複雜.蕭芳芳的演出收放自如,演活了「十三點」的鬼馬二幫花旦.導演許鞍華充滿獵奇意味的筆觸,更為粵劇描繪出一種特殊的魅力.

    烈火青春 (1982)

    Pong在泳池認識了美麗可愛的Kathy,幾次見面之後兩人迅速墜入了熱戀.而Kathy有個在音像店打工的弟弟Louis則邂逅了Tomato,兩人也成了一對情侶.四個青年人經常在一起作樂.不久,Kathy的前男友,日本人信介回到了香港.信介原來是日本的一個祕密組織"赤軍"的成員...

    名劍  (1980)

    "齊物"和"寒星"是兩把絕世名劍,江湖人士都想佔爲己有."寒星"歸劍術名家花千樹所有另一把名劍則在劍士李驀然的手上.李驀然學成出山,想找花千樹比試,但是花千樹爲躲避絡繹不絕的挑戰者,行蹤隱祕.李驀然在追尋途中遇到了花千樹的女兒盈盈...

    蝶變  (1979)

    武林在經歷連番血戰平靜了三十年後,七十二路烽煙再起,掀起了又一輪征伐.其時有書生方紅葉撰寫系列武林祕記《紅葉手札》,專事披露武林祕史.某日,一家書店受託印製紅葉手札,不想店長等人卻招來殺身之禍,七十二路烽煙之十色旗主田風部下將殺害店長之兇手截殺...

    第一類型危險 (1980)

    在香港,炸藥被視爲第一類型危險品.三個無所事事的少年學生,熱衷於製造炸藥.而一個父母雙亡從小和哥哥生活在一起的女孩則性格孤僻,喜歡養許多白老鼠做實驗.一天,三個少年在劇院放了一份自制炸藥,製造了一次小型爆炸.此舉被女孩所目睹,女孩要求加入三人行列...

    點指兵兵 (1979)

    一個醉心槍械的年輕人慾投考警察,因有眼疾未被錄取,造成心理不平衡而四處殺人.警方成立特別組緝捕他,一個初出茅廬的警察與兇手狹路相逢...

    山狗 (1980)

    郊外的狗牙山上,高佬、病甩毛和矮腳虎等五個遊手好閒的流氓終日偷雞摸狗,好不逍遙得意.近來天氣晴好,阿華與阿玲兄妹喚上三名青春朋友,一同去狗牙山露營,在露營地,阿玲被矮腳虎一夥撞見,後者遂其歹意,但礙於阿華在場不能得逞.但不該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父子情 (1981)

    老人羅山木收到兒子羅家興在美國畢業歸來的信息,多年夙願得償,卻因爲心臟病突發與世長辭.家興回國來家中看望,回憶起父親對自己的教誨深感愧疚遺憾...

    臺灣電影新浪潮

    臺灣新電影爲1982年至1987年,由臺灣新生代電影工作者及電影導演所發起之電影改革運動.電影主要呈現寫實風格,其題材貼近現實社會,回顧民衆的真實生活,由於形式新穎、風格獨特,促成了臺灣電影的新風貌.臺灣新浪潮餘波(1988年至1996年).

    臺灣這一時期代表電影(選取部分)

    光陰的故事  (1982)

    該片被譽爲臺灣"新電影"的開山之作.四位導演拍攝的四段故事(《小龍頭》、《指望》、《跳蛙》、《報上名來》)構成了童年(小學)、少年(中學)、青年(大學)、成年(社會)四個人生時期(階段)

    風櫃來的人(1983)

    阿清、阿榮等男孩生於風櫃長於風櫃,他們在高中畢業後等待徵兵的日子裏百無聊賴,每日通過賭博、打架、看白戲等形式來揮霍過量的精力.因爲一次較嚴重的打架事件,也因對周遭環境的厭倦,他們懷揣幾顆忐忑的心,離開風櫃來到高雄.起始,自然只能如迷途羔羊般,在大都市的五光十色中亂撞...

    鼕鼕的假期 (1984)

    因爲媽媽生病在牀,臺北某所小學畢業生鼕鼕攜帶妹妹婷婷來到鄉下外公家度暑假,在和當地小朋友共度快樂時光的同時,也逐漸見識到成人世界的各色臉孔...

    我這樣過了一生  (1985)

    桂美孤身從南京來到臺灣尋找未婚夫未果,暫住表姐家中,卻被當下等傭人對待,爲擺脫寄人籬下的生活,她委身下嫁遭妻子遺棄的中年男人侯永年,成爲三個孩子的繼母,可是因爲侯永年的嗜賭如命兼外養女人,令她猶如剛出狼窩又入虎穴...

    恐怖分子  (1986)

    老顧率領警察搗毀一個賊窩,唯一跳窗逃走的女孩淑安腿骨折斷,被路過的男孩小強送去醫院...

    悲情城市 (1989)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後臺灣光復,基隆一戶林姓人家眼見也要過上好日子,但人算不如天算,林家大小波折從此不斷."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家中的四兄弟更是隻剩下老老實實開有一家照相館的聾啞人老四林文清.然而悲劇並沒到此終止,因爲和進步人士有聯繫,林文清也沒能逃脫被逮捕的命運,到此,林家男子只剩林文清和吳寬美的幼兒——他尚呆在襁褓中咿呀咿呀地學語...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1991)

    結識小明前,小四是典型的乖仔,是父母的希望和兄妹的驕傲(一家人指望他考上名牌大學將來提升全家的社會地位),他有一個喜歡搖滾樂的自稱"小貓王"的好友,兩人雖會去樹林看人幽會,但過的是與周圍諸多在"小公園"混的少年人完全兩樣的生活...

    美國新好萊塢電影,又稱美國新浪潮

    美國新浪潮,是指在1967年-1976年的好萊塢電影經歷了外來影響之後,以及經歷了從50年代到60年代的商業影片製作的衰退與電視興起對電影的衝擊,從形式到主題進行了的一些改變.

    美國這一時期代表電影(選取部分)

    雌雄大盜 Bonnie and Clyde (1967)

    根據美國曆史上著名雌雄大盜邦妮•派克和克萊德•巴羅的真實經歷拍攝

    畢業生 The Graduate (1967)

    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本恩對前途十分茫然,偏偏在這時遇上了風流的魯濱遜太太.雖然不再年輕,但魯濱遜太太卻一再勾引本恩,二人發生了關係...

    逍遙騎士 Easy Rider (1969)

    比利和懷特用一次毒品交易的錢騎着他們的機車上路了,他們的目的地,是新奧爾良的狂歡節...

    教父 The Godfather (1972)  經典電影

    你甚至都不願意叫我一聲教父

    竊聽大陰謀 The Conversation (1974)

    哈里·考爾在舊金山開了一家偵探公司,他最近的一單生意是去竊聽一對男女的對話.他精心地在一個廣場附近佈下層層的竊聽裝置,來捕捉這對男女所說的每一句話.竊聽進行得很順利,聲音很清晰,但他不理解他們所說的話到底什麼意思...

    出租車司機 Taxi Driver (1976)

    特拉維斯從越戰中退伍回來後一直在紐約以開出租車爲生.戰爭後的他多少有些失落,加上開出租車目睹了紐約夜幕下的種種罪惡,令他變得憤世嫉俗、痛恨社會.在追求總統候選人帕蘭坦競選辦公室的祕書貝西失敗後,特拉維斯決定去刺殺帕蘭坦 以證明自己...

    飛越瘋人院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

    麥克墨菲爲了逃避監獄裏的強制勞動,裝作精神異常,被送進了精神病院,他的到來,給死氣沉沉的精神病院帶來了劇烈的衝擊...

    日本新浪潮

    日本新浪潮是影評人對於1950年代末至1970年代的一些日本導演與他們的電影作品所給予的稱呼,他們主要受到法國新浪潮的影響.

    日本這一時期代表電影(選取部分)

    青春殘酷物語 (1960)

    真琴是個叛逆的女高中生,一次搭便車時她險被車主非禮,幸好被路過的藤井清救下.次日二人再次相遇,相約到水邊遊玩,然而阿清卻粗暴對待真琴並企圖強暴她.事後真琴並沒有遷怒於阿清,還給他留下了聯繫方式...

    絞死刑 (1968)

    影片故事的原素材是在日朝鮮人李珍宇,在種族歧視之下,精神空想到變態地步.不僅殲殺兩名年輕女子,而且把經歷寫成小說參加報社徵文,甚至在殺人之後還用平靜的聲音打電話給報社.在被判死刑後,一名在日朝鮮女記者與他通信,希望喚起他的民族意識.影片基於這樣一個現實事件,但情節又幾乎出離了故事本身.

    心中天網島 (1969)

    江戶時代,紙店老闆治兵衛厭倦了日漸醜陋的妻子阿御和索然無味的生活,他長期與妓女小春待在一起,並許諾爲其贖身.三年時光倏忽而逝,治兵衛的贖身錢始終無法湊齊,小春無法忍受每天接待不同的男人,她與治兵衛相約共赴黃泉...

    太陽的墓場  (1960)

    1960年日本人民反抗美國"日美安全保障條約"的鬥爭正是如火如荼的時候,全國上下以學生、工人爲代表展開大規模示威遊行,並遭到政府的暴力壓制...

     蘇聯和德國,還有其他地方的新浪潮時期影片本次就不加進來.

    圖侵刪#雙節日記#   #盒友日常#  #電影#  #gd影視動漫#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