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千字阐述科技小绿书--酷安网简史

#手机评测#   #盒友日常#  #手机# 

一知半解的小白不懂装懂,深谙技巧的机油遭到排挤;开发者开始浮躁地追逐名利,在进步和在努力的却已经潜水不见;热心分享的酷友被迫删帖,打包党和病毒开始招摇过市;抄袭蔚然成风还受到庇护,维护开源和版权却遭到批判;当年叱咤风云的酷安大 V 逐渐离开,猖狂的小学生开始涌进酷安;用户对捐赠嗤之以鼻,对公益和慈善不屑一顾;使用盗版和破解版的人高高在上,坚持入正的酷友却遭到攻击;不负责任的开发者装着委屈,拒绝 HTTPS 的开发者傲然表示无所谓;收购神器拿来作恶的公司被打脸,没经历过历练的商业“团队”辱骂用户、主动下架了自己的作品。

---源于某乎评论区

前言

不知道有多少的朋友还记得“中华酷联”代表着什么?

于我个人而言,这四家品牌,在2013年前后就代表了国产智能手机的形象。2010年,谷歌退出中国,在失去了GooglePlayStore这样的应用市场之后,大部分人要下载APP除开在互联网上搜索之外就要依靠第三方的应用市场,譬如豌豆荚、安智和机锋论坛等平台应运而生,本文的主角酷安也搭上了时代的快车,当时,它还叫酷市场

自由生长的“酷市场”时代:2010--2016

约莫在2010年4月前后,酷安小编和阿酷合伙创立了酷安网,据小道消息,当时创立之初是为了打造作为“Androidapk”这样的安卓应用网站,然鹅Androidapk.com已经被抢注,最后阿酷转念一想,不如打造“Coolapk”这样的最酷的应用市场网站,于是乎就出现了如今的酷安的前身:酷市场。

当时的酷市场尚无手机客户端,只有简陋的网页端,其中除开作为应用市场的软件分享站之外,还开放了酷安社区来供用户上传应用、定制ROM、主题和插件。同时,由于酷市场上传的多是国内下载不到的国外应用,所以广受好评。当时有句吐槽,说的是酷市场的应用更新比GooglePlayStore还快。

同年11月,酷市场网页迎来改版,加入了对于手机端的网页支持,优化了首页、资讯和用户界面。

2012年1月初,小而美的酷市场手机客户端上线了,短短的时间内,从0.1版本,迭代到了酷市场2.0,添加了扫描下载和推送提醒的功能,有了现在应用市场的雏形。

转型期间的“酷安”时代:2016--至今

2016年底,酷市场改名为酷安,也就是今天的数码科技社区,slogan也改为了发现科技新生活,从此,酷安的范围大大增加,从应用市场逐步拓展到摄影、汽车、电脑、美女等其他领域。

当时的酷安,名气还是比不上豌豆荚和91助手之流,于是乎酷安另辟蹊径,积极收录Play版本应用,鼓励用户交流,同时吸引小众软件来酷安落户。

2017年初,由于新互联网法规的出现,酷安开始大批量下架应用,尤其是破解版,修改版。与此同时,酷安开始进行社区化转型。

个人意见:转型是成功的,也是失败的,成功是让酷安活了下来并且活的挺好,失败的是从此“酷安”已死。

转型的阵痛:酷安316事件

原动态已无

感觉以酷安316事件为转折点,部分开发者、用户离开了酷安,由此酷安变成了社区而非以前的市场,下面简单讲一下事件的始末,不足之处请见谅,毕竟没有经历,当时还在准备考试。

起因,对于酷安造成了较大影响

当时酷安元老 阿酷 发表了一条动态,大意为酷安是一个数码社区,在酷安,只聊数码,于是大量的酷友开始自己举报自己乃至于其他人,大量用户被封禁,连官方也下场表态。

原动态已无,图源哔哩哔哩

部分酷友看不惯官方态度于是开始下场拉扯其他用户,于是经此一役,大量用户出走,酷安转型成功。

目前已改

总结:酷安转型期间用户群体间的矛盾,再加上官方的不当言论,最后以一方彻底失败告终,酷安转型成功。

其实这事也不能怪酷安官方,过快增加的体量和更新不及时的管理机制导致两种用户的矛盾爆发,官方下场拉架结果言语失颇,最后变成这幅模样。

“话只要一出口,就没有办法再收回去的。人讲的话就像刀刃,用错了就会变成棘手的凶器”

结语

酷安网是个很好的平台,然鹅,平台规模的扩大和管理的跟不上严重拖累了后腿,随处可见的广告,灵敏到爆的摇一摇广告,无不彰显着酷安已经不是o( ̄ヘ ̄o#)曾经的酷安,它转型成功了,酷安却寄了,希望小黑盒不要变质,不要向着酷安转化,毕竟这样的论坛已经没多少了。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