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規中矩的裝機其實就是整個主機按照標準或規格來搭建符合自身使用需求的主機。那麼這次爲朋友折騰的白色PC主機也是根據朋友日常需求和預算來推進的。要是你喜歡這類趨向於簡潔、美觀實用性更強的傳統無光DIY主機,又可以把燈效減到最低而又不失美觀的DIY主機的話不妨請繼續。其實這種簡單的搭配更符合大多數桌面PC玩家日常環境使用需求,在有限的預算下,合理分配在主機主要配件上,沒必要把原本投放到硬件上的錢去額外折騰太多的燈效,折騰過多的燈效就會在預算內去縮減其他硬件預算來彌補上這部分上,要是想保持原硬件的性能又同時追求燈效的,一句話:加錢吧。#我的硬件配置單#
主機展示:
箱體內部沒有過分張揚的燈效,主流的簡歐風的玻璃側透機箱,點亮後適當的硬件燈效作爲簡單的裝飾僅此而已。
硬件配置:
配置也是採用當下主流中高端向主機的搭配:
處理器:intel 13代酷睿I5 13490F
主 板:ASUS ROG STRIX B760-G D5主板
顯 卡:Colorful iGame RTX 4070T Ultra W
內 存:Apacer ZADAK DDR5 6000 16*2 32G
固 態:XPG 翼龍S70B 1TB M.2 SSD
機 箱:JONSBO U4 Mini 白色
散 熱:DEEPCOOL 冰立方500 白色風冷散熱器
CPU使用上搭配的一顆非常主流的I5 13490F 小黑盒處理器。無核顯,擁有10核心16線程,24MB三級緩存。對於應付需求多核心處理器辦公以及遊戲家用處理器來說這顆定位中端的I5 13490F處理器(實惠型)是個不錯的選擇,畢竟主頻和三級緩存對於網遊幀率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而在功耗上起始功耗爲65W,最大睿頻功耗也只有100多瓦,對於散熱的要求真的不高。
主板搭配:華碩ROG STRIX B760-G D5主板。對於華碩爲數不多的白色馬甲M-ATX主板來說確實是M-ATX白色主機選用最多的白色主板之一。相較於上幾代吹雪來說在細節上又做出了不少的變化,採用元素更豐富的黑白灰銀三色作爲主的拼色搭配,色調分明的科技感+電競風融合也在主板外觀上。
供電散熱馬甲設計依然是採用L型兩段式散熱結構,在供電設計上 12 + 1相組供電,板載供電可達60A電流輸出,並且主板BIOS支持最新的XMP3.0技術,內存頻率支持最高7600MHz。主板提供了2條PCIe×16插槽和2條PCIe×1插槽,而M.2插口則由兩個80MM的PCIe4.0*4插槽承擔,主插槽支持最新的PCIe 5.0*16技術,這也得益於新的帶寬技術上帶來了大幅的提升,爲以後搭配採用PCIe5.0技術的旗艦顯卡做好了準備。主顯卡插槽還加入了上一代吹雪的顯卡易拆鍵設計等等這些日常使用到最常見功能上都是非常齊全。
顯卡部分: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Ultra W OC ,散熱外殼是從新設計的,散熱外殼主色調是以白色搭配波普視覺藝術,並添加上淺色藍紫的漸變色印刷,在不同角度下可在淡藍和淡紫色之間切換轉變來達到漸變的效果。顯卡散熱上採用了三個環型100mm扇葉三風扇設計,扇葉轉軸使用了雙滾珠軸承設計。
更大面積的散熱鰭片將加速導熱效率,其中包括6x6mm熱管搭配“迴流焊”工藝使熱管與鰭片緊密接觸,從而優化散熱效果來壓制這張功耗280W的OC顯卡應該是綽綽有餘的。加上側面前段的波普概念設計的ARGB發光區域襯托。
內存採用的是宇瞻 Zadark Spark RGB DDR5 6000 32GB(16GBx2)。畢竟現在6000~6400頻率也是市面上在售價格比較適合的頻率搭配選擇。馬甲設計上與一衆內存品牌有着非常明顯的區別,辨識度還是非常高的,採用銀色包邊設計,上方柔光罩被髮絲紋鋁合金罩包裹,下方爲白色噴塗散熱裝甲,上方凹凸印有科技棱線,整體設計感十足。
時序 C40-40-40-96,電壓 1.25v,32GB(16GBx2)。高 5cm、寬 13.6cm、厚 0.97cm,整個內存的體積還是較大的一款。特色:採用電源管理芯片,強化散熱設計,支持 ON-DIE ECC 糾錯機制,通過了 AMD EXPO / Intel XMP 雙平臺認證。頂部發絲紋保護罩中央黃色字體的 ZADAK Logo。頂部柔光罩專利五段式超廣角燈效,藉由材質交錯設計,呈現有寶石形狀的鏤空導光效果,支持各大廠家主板 ARGB 燈光同步。
主要硬件瞭解完後,再來看下其他剩下的硬件:支撐主機外觀的機箱,給主機提供穩定供電的電源和CPU散熱器三件套。首先是這次使用的機箱是朋友自己選擇的--喬思伯 U4 mini M-ATX機箱。可以從下圖展示中不難看出,U4 Mini採用簡約設計外框全部鋁鎂合金也是喬思伯機箱的一貫的設計了,並且提供黑、白兩款配色可選,在外觀審美上和早前推出的U4/D30這類機箱非常相似,也有着一定的受衆玩家青睞。
兩側面板:左側鋼化玻璃,右側網孔。在觀感上也是有着不錯的體驗,但是要挑毛病的話,就是玻璃面上還是採用比較古早的四顆大螺絲固定,都什麼年代了還用這樣的玻璃固定設計確實有點說不過去,估計是開模後不好做出更改的緣故又或者是爲了節省成本吧,但是對比於現在卡扣易拆的玻璃面板這種大螺絲固定確實有點“另類”,甚至是有點落後的設計了。
M-ATX規格,整體尺寸爲222x440x385mm,支持接口背插設計的M-ATX主板,從機箱的背線開孔就是很明顯可以看到這個設計,並且沿用了D30這種前置的背插式電源設計,用左側前置的擋板做個裝飾遮擋。
機箱的五金厚度:主框架應該是0.8MM厚度的五金,而外框的鋁鎂黑金厚度則是保留了喬思伯的一貫厚度水準:2.5MM厚度。
CPU散熱方面,採用的是九州風神的冰立方500 白色風冷單塔散熱器,來壓制這次使用的I5 13490F是完全足夠了。單緒片散熱面積較上一代冰立方400增加50%,採用高水準衝壓工藝,整齊牢固的扣合Fin+折邊Fin工藝,高效散熱的同時也保證了外觀顏值
散熱器的尺寸爲:127×117×158mm,158MM對於機箱的兼容性還算比較友好,5條6mm的鍍鎳熱管,迴流焊技術,熱功耗設計:240W。散熱器採用“歪脖子”避讓內存設計,所以在內存兼容上基本可以忽略其高度了,在頂部加裝了平整的頂蓋裝飾。
電源:本來是搭配上九州風神的DQ750M-V3L 白色金牌全模組電源的,因爲在安裝時電源的快遞還沒到,所以就使用了我手上這款追風者AMP GH1000W ATX 3.0 白金全模組電源先使用了,正好搭配AMP GH1000W的模組線材是白色的不至於影響整個裝機效果展現。
安裝展示:
在安裝環節上,因爲篇幅問題省略一些較爲常規的安裝步驟,可以看到在主要硬件的安裝情況,在安裝中這種常規的機箱在安裝時因爲整個箱體的體積還算適中,雖然勉強算是緊湊型的設計,但是內部空間的佈局合理,在安裝時熟練工的話應該是沒什麼難度的。從上面全方位的硬件介紹不難看出整個主機是以白色爲主。
儘管設計緊湊,但頂部支持360mm水冷散熱器,風冷支持高度:165MM。背部和底部共有4個風扇位形成高效散熱通道,單邊側透/MESH互換模式可滿足不同應用場景。此外,兼容330-420mm長顯卡、ATX電源、2.5/3.5英寸硬盤。至於接口,帶有USB 3.2、USB 3.0等。
背線方面,不難看出基本是參照背插主板設計來制定的綁線錨點,當然了也是可以兼顧常規背線的使用,因爲靈活的背線設計,所以佈置整潔的背線難度不大。
性能:
安裝完成後,最後再來看下整個主機的性能表現。3D MARK DX12 2K TIME SPY的基準測試得分:17352 ,平均FPS爲:170FPS。DX光追測試平均幀數爲51.73FPS。表現中規中矩,在CPU和其他硬件不變的情況下和使用RTX 4070Ti顯卡在2K上的表現稍顯弱了點,兩者還是有差距的。
在壓力測試下的表現,2K TIME SPY通過率爲99.3%,也是符合這張顯卡的定位,可以滿足2K需求,對於1080P環境應該也是完全可以做到極致。
魯大師綜合性能得分:
在散熱部分表現又會如何呢?通過常規滿載負荷烤機來看下這套主打全風冷的主機表現,常溫室溫:30.7℃。CPU核心溫度在FPU全開的情況下穩定壓制在72℃,這種極限溫度測試基本符合設計工作者的使用環境要求,要是遊戲進行時,因爲根本不需要喫滿所有核心,所以溫度會更低。
切換成CPU和GPU同時滿載負荷的極限使用環境下,CPU核心平均溫度達到了78~79℃,而GPU核心溫度維持在66℃,熱點溫度維持在86℃,顯存溫度保持在58℃。不難看出,在使用常規風冷時,顯卡的一部分散熱會通過CPU散熱吸走一部分,導致CPU溫度比CPU單烤滿載高除了6℃左右,這個和機箱的佈局也是有關係的,因爲U4 mini採用的風道設計是上下的垂直風道,加上一個後置的出風進行箱體內的散熱循環,要是傳統風冷主機的安裝和散熱有着更好的輔助的話肯定是前置有大面積網孔的機箱較爲合適。當然了考慮到這是一顆65W功耗,滿載100W的I5 13490F在夏天室溫接近31℃的這種極限測試環境下,也能把溫度保持在80℃以下還是可以接受的。要是室溫更低的環境下使用,基本就算全部滿載CPU 100W左右+顯卡200W的滿載功耗整機運行也不會超過500W的功耗,這種散熱表現是可以接受的了。
在內存超頻方面,這套內存的超頻能力不能說表現的非常出色搶眼,但是拉高頻率後,完全是可以通過調整時序和拔高頻率來達到降低內存的延遲。直接使用內存設置把CL調整到34-40-40-98,讀取、寫入、複製的表現均差不多達到10GB的表現,而內存延遲控制在67ns。這得益於SK hynix顆粒的優秀性能表現。
因爲時間關係,也就只下載了2款朋友STEAM裏的兩款FPS遊戲做下幀數、內存穩定、遊戲溫度測試。第一款是絕地求生,平均幀數維持在260FPS(2K 170刷新顯示器)。
第二款是CS GO,平均FPS可達360~370FPS(2K 170刷新顯示器)
總結:
或許這套定位中高端的I5 13490F+RTX4070顯卡的主機在性能上並沒有很出色和亮眼的表現,但是在2K表現下還是可以接受的,當然了想在極限2K環境下暢玩的話對於這套主機來說或許還是有點勉強,但是一般中高特效的話基本是沒有問題。對於高要求性能要求的話,那預示着需要加錢上更高的配置。在預算不超標的情況下,搭配最合理的主機纔是正確的。在外觀上並沒有搶眼的華麗RGB表現,當然需要更出色的燈效氛圍的話或許這套主機並不適合你,這也取決於這次使用的U4 mini機箱來決定的,更趨於簡約的外觀纔是真正展現這套簡約、實用爲主的中規中矩主機的真正目的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