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法师能捉到电子鬼吗?

今天想为大家介绍一部国产恐怖片佳作——《诡丝》。

【以下内容有严重剧透,但没有恐怖图片】

你相信有鬼吗?

2004年三月的某一天,报纸上的一则报道吸引了导演苏照彬的目光:一组以大阪大学科学家宫本为首的日本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叫做“孟杰海绵”的多孔立方体,号称它可以仅用千万分之一秒,就能捕捉住某一频率的电磁波。这个有趣的新闻吸引了他的好奇心:既然可以捕捉电磁波,那能不能用来捕捉灵魂呢?于是,他写下了下面的故事。

帅气男主

腿有残障的科学家桥本率领科学小组发明了可以捕捉电磁波频率的“孟结海绵”,捕获囚禁了一个十三岁男孩的鬼魂。

为了查出该男孩的死因,以便自己死后也能变成类似的鬼,桥本找来有超常能力的探员叶起东(男主),令其跟踪被放出去的小鬼。

最终,叶起东发现男孩是被他的亲生母亲杀害。难道,小鬼不肯消散是因为对母亲的恨意吗?

其后,叶起东从男孩的双眼间看到一条细丝,它似乎连接着某种神秘的力量。这条诡异的丝线便是电影名称《诡丝》的由来。

科学小组成员因为害怕男孩伤害他们,再次将他隔绝拘禁,不想因此扰动了细丝的另一端,也就是小鬼的母亲。

小鬼的母亲因为精神病发作后,突然离世,但是因为自己的孩子还在世上,于是变成了女鬼。

女鬼一但生成,便有着对世人超强的恨意。她造成了小组人员先后的离奇死亡。叶起东也受到该力量的追踪。

几经逃跑也无法躲过女鬼的追赶,叶起东只能绝望的在一辆列车上等待死亡。

然而与小鬼重逢的女鬼最终竟没有杀死他。了解到真相的叶起东最终也明白了小鬼留在世间的真相:不是恨,而是爱。

 

 新奇大胆的构思

很多人都难以将科学与灵异结合起来,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这是两种对立面。然而,《诡丝》大胆的将二者结合,造就了真理与迷信的奇妙碰撞。

 

可以“捉“到鬼的孟杰海绵是真实存在的:

门格海绵(Menger sponge、Mengeruniversal curve)是分形的一种。它首先由奥地利数学家卡尔·门格在1926年提出。

门格海绵的结构可以用以下方法形象化:

1、从一个正方体开始。(第一个图像)
2、把正方体的每一个面分成9个正方形。这将把正方体分成27个小正方体,像魔方一样。
3、把每一面的中间的正方体去掉,把最中心的正方体也去掉,留下20个正方体(第二个图像)。
4、把每一个留下的小正方体都重复第1-3个步骤。

把以上的步骤重复无穷多次以后,得到的图形就是门格海绵。

大概意思就是可以用这种多空立方体捕捉到光谱的一部分,模拟出类似黑洞的效果。

在影片中的一些设定也十分”符合”科学规律:

人死之后,根据能量守恒,转化为另一种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存在于宇宙中地球上某个空间内。

幽灵其实就是人死后积聚而成的部分电磁能量,通过科学手段(电影中的孟结海绵)可将其捕获。

因此,肉眼喷洒了液态孟结海绵制成的眼药水后,透过人造的能量场可以看到波长在非可见光区域的电磁波---鬼。

 【不过说了那么多,我还是信马克思】

切开后的门格海绵,切面是六边形

 

是“诡丝”,也是“情丝”

《诡丝》,按导演苏照彬自己定义的是:因爱而存在的生命之线。强大的爱可以穿越生死或者改变世界,就像影片里出现的每一个“鬼”一样。

站在萱草花从中的小男孩

电影中最让我难忘的一个情节就是,在最后主角起东经历过生死之后,得知了母亲已经去世。第二天早上,他看到了“母亲”坐在对面的椅子上,显然是还有未完成的遗愿,因此迟迟不肯离去。

起东问:“你是因为怪我,所以不走吗?”

母亲的鬼魂没有说话,只是站起来,走到厨房,给儿子最后做了一次水煮蛋。随后便消散了。

原来母亲最后不肯离去的遗憾竟然是:因为之前癫痫发作,而没有给孩子做成的水煮蛋。

致命的诡丝,最后来只是一份温情的爱。

 

 我是一个特别胆小的人,影片中一些画面我都是用手挡着看的,免得晚上不敢睡觉。电影没有那种血腥恶心的画面,最多也只是日式恐怖中那种白色单调的经典女鬼形象。在看完影片后,主角母亲做水煮蛋的那个画面真的让人感触很深,也许很多爱未曾溢于言表,但还是值得人去珍惜。我认为这是一部很值得看的、大成功的鬼片


#暑期观影清单##电影推荐##电影杂谈##电影影评##恐怖电影##经典电影##温馨电影#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