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三國裏最聰明的人,很多人會想到諸葛亮、劉備、曹操、司馬懿等,其實縱觀三國志整部書,可以看到三國第一聰明人,他就是賈詡賈文和(147年-223年)
很多人也稱他爲三國第一毒士,這是因爲賈詡眼光深遠,很有謀略,但所獻之計往往損人利己,不考慮百姓的死活,爲李傕等獻計攻進長安,不僅加速了漢朝的滅亡,而且使得天下大亂
對此人物的評價:(一小部分)
曹操: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
白居易:天下論智計並歸賈氏也。
閻忠:詡有良、平之奇。
《唐會要》:魏晉以賈詡之籌策、賈逵之忠壯、張既之政能、程昱之智勇、顧雍之密重、王渾之器量、劉惔之鑑裁、庾翼之志略,彼八君子者。
蘇轍:公不用其計,以兵入吳境,遂敗於赤壁。夫詡之所以說曹公,則李左車之所以說淮陰侯,使乘破趙之勢,傳檄以下燕者也。方是時,孫氏之據江東已三世矣。國險而民附,賢才爲用,諸葛孔明以爲可與爲援而不可圖。而曹公以劉琮待之,欲一舉而下之,難哉!使公誠用詡言,端坐荊州,使辯士持尺書結好於吳。吳知公無併吞之心,雖未即降,而其不以干戈相向者可必也。
易中天:賈詡能在亂世中審時度勢,自己是活得時間最長的,還保全了家人。這纔是真正的大智慧,賈詡可能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
可能盒友們沒了解過賈詡,聰明的很高級又是怎麼回事,通過對比,盒友們應該就能瞭解到了。
爲什麼要說賈詡聰明得很高級的呢?因爲這世間從來就不缺腦子靈的人,但總有一些聰明人,因爲太聰明,所以在作死的道路上,反而要跑得比一般人更快些。
比如:真·花樣作死小能手·聰明人·楊修。
經過《三國演義》的描寫以後,楊修簡直成了喜歡玩小聰明的代名詞。他最爲出格的,不是喜歡在家人親戚朋友同僚面前秀智商,而是居然喜歡在智商上碾壓領導。
小楊作死案例
1、曹操在大門裏寫個“活”字,工匠們不懂向你請教,你並沒有一定要回答的道理,何必於去揭穿曹操的把戲?
2、曹操在盒子上寫了“一合酥”三個大字,你管他什麼意思,何至於直接就拿過來分給大家喫呢?喫完了還振振有詞,說上面寫的是“一人一口酥”,這種行爲的目的又是什麼?
3、曹操怕有人暗害他,謊稱會“夢中殺人”,你偏偏要揭穿,你這時候又是在表達一個什麼樣的訴求呢?
細究下來,只怕也不是。你戲這麼多,其實無非就是要告訴大家:
快看!老子實在是太、聰、明、了!
然後,沒有什麼然後,曹操最後忍無可忍便處理了楊修。所以你看,楊修的死,完全是自找的,就是被他那點小聰明給害的。
而賈詡又是怎麼做的吶?
賈詡之謀首先是建立在他知人之能、洞察人性的基礎上的,他知李、郭強盜土匪使其窩裏鬥,知曹操英雄勸李、郭、張繡投降,知袁紹不用能人拒其招降使者,知馬超有勇無謀獻離間計等。有了這個基礎他才能出奇制勝,每劃必中。在第七十四回龐德抬棺決戰 關雲長水淹七軍一回中,賈詡就曾有“龐德恃血氣之勇,欲與關某決死戰,臣竊慮之。”的預言,直叫人歎爲觀止。
主要功績:
1、【兵犯長安】
最初賈詡以西涼謀士身份跟隨董卓餘黨李傕郭汜等人,董卓死時,李傕等人上表請求赦免而王允不準,於是李傕等人打算散去逃難。這時賈詡獻計說如果死時四散而逃無疑是送死,不如糾結人馬殺回長安。李傕聽從了建議,於是乎長安攻陷,呂布逃走。
2、【獻計張繡】
賈詡後來成爲張繡帳下謀士。與曹軍交戰最初,賈詡認爲打不贏,所以力主請降,張繡同意。後來張繡嬸母被曹操侮辱後,張繡怒不可遏,力主一戰,賈詡獻計讓張繡引軍圍攻沒有戒備的曹操,此役令曹操幾乎失陷,並折損了大將典韋、長子曹昂及侄兒曹安民等。再後來曹操擊敗袁術後,再議征討張繡。賈詡以將計就計之法,再次令曹操中伏,大損兵馬,將領于禁、呂虔亦受戰傷。曹操退兵,張繡、劉表議欲追襲,賈詡認爲必敗,果如其言;然而賈詡又勸二人再次起兵追襲,張繡聽從其計,結果大勝而還。
3、【勸張歸曹】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袁紹遣人招降張繡,並與賈詡結好。張繡準備同意,賈詡卻當着張繡的面回絕了袁紹的來使,準確地指出袁紹不能容人,而投降曹操有三點優勢: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名正言順;曹操兵力較弱,更願意拉攏盟友;曹操志向遠大,一定能夠不計前嫌。張繡聽從賈詡的建議,率衆歸順曹操。曹操聞訊後大喜,親自接見賈詡,執其手說:“使我的信譽揚於天下的人,是你啊!”曹操拜賈詡爲執金吾,封都亭侯,遷冀州牧。由於當時冀州爲袁紹所佔,賈詡便留參司空軍事,同時拜張繡爲揚武將軍,並讓其子曹均娶張繡之女爲妻。
4、【離間計】
馬超興兵討曹操,賈詡隨軍西征,並獻離間計,致抹書予韓遂令馬超疑惑,使馬超與韓遂失和相攻,曹軍因而得勝。此後曹操徵張魯時,欲得猛將龐德歸順,賈詡故技重施,通過賄賂楊松,離間龐德與張魯之間的關係,亦成功令龐德降曹。
5、【力挺曹丕】
曹丕爲了爭奪子嗣之位屢屢請教於賈詡。後來曹操就立嗣子之事問賈詡時,賈詡淡淡地提到袁紹、劉表二人,讓曹操聯想到二人立幼廢長終致覆滅的故事,然後決意立曹丕爲後嗣。
6、【輔政安國】
曹操死後,臨終託孤,賈詡爲顧命大臣之一。曹丕繼位後,封賈詡爲太尉,位列三公。曹丕曾問計於賈詡:“我想統一天下,吳、蜀應先征討哪個?”賈詡建議應先治理好國家再動武,曹丕不聽,征戰東吳果然無功而反。
文末評價:
自私的人,很多;自私而有能力傾覆天下的人,很少;自私而有能力傾覆天下,還能榮華善終的人,更是鳳毛麟角。賈詡先生就是這一小撮人的傑出代表,他完美詮釋了一個自私的人,一個因自私而傾覆天下的人,是如何贏得高官厚祿、長壽而終的。
碼字不易,如果盒友們喜歡本文,請多多點贊👍🏻盒電🔋
感謝!感謝!感謝!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