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享前言:
分享之前,先來談下自己對於現在主流PC的一些看法:嘗試打破常規主機固化思維,大膽的使用創意概念尋找更具個性化的外觀元素慢慢的走進PC桌面端主機,這意味着傳統的DIY元素已經慢慢滿足不了我們年輕一代消費羣體的需求了,根據個人喜好來選擇硬件並且還可以添加上多元素的次元IP圖案進去進行主機裝飾在時下也是非常熱門的DIY主機方案之一,用豐富的定製圖案或者加上適當的燈效來改變主機的原來的外觀,達到私人定製概念的個性化主機的轉變。那麼這次用具有國潮風格的“月光女神”的虛擬IP人物來打造的I5 13490F+RTX4070Ti主題主機不知是否有耳目一新的視覺?
二、裝機展示:
隨着次元文化的不斷發展與普及,次元文化已經在年輕一代中非常的普及,隨着越來越多的本土化次元文化的興起,原創的國風IP融入主機外觀上,不但讓主機外觀更有辨識度,還可以更好的展現和表達更具個性化的主題。這次以國風IP—月光女神爲主題(AIGO爲了星璨嵐所推出的虛擬次元人物)的主機安裝完成後,淺藍、淺紫和白三組色調的圖案主要是爲了突顯整個主機的主題。
除了主機外觀擁有更具個性化的噴塗之外,箱體內部的採用了白色硬件搭配上淺紫色燈效和外觀配色相呼應。
要是覺得單色的變化不多?那也可以試下常規的幻彩漸變,DIY的樂趣是靠自己去發掘的,如何詮釋更具個性化的變化也是當下燈效主機不同的玩法。
三、硬件搭配:
裝機展示後,各位應該更關心主機的整體價格和硬件搭配是怎樣的吧,那麼我也弄了份表格再來看下這次裝機硬件配置以及價格讓大家做個參考。
PS:價格上大於取最便捷的整數。所以在價格上還是有些浮動的,實際入手價格根據不同平臺來參考。
採用的處理器方面,也是市面上非常常見的裝機搭配低功耗處理器--I5 13490F(無核顯),擁有10核心16線程,24MB三級緩存。對於應付需求多核心處理器辦公以及遊戲家用處理器來說這顆定位中端的I5 13490F處理器(實惠型)是個不錯的選擇,畢竟主頻和三級緩存對於網遊幀率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而在功耗上起始功耗爲65W,最大睿頻功耗也只有100多瓦,對於散熱的要求真的不高。當然了要是預算緊張的話,可以入手比這顆處理器更低100塊左右差價的I5 13400F也是可行的。
對於這款作爲華碩首款下放M-ATX板型的ROG STRIX B760-G D5吹雪,對於這款主板熟悉的玩家來說確實是M-ATX白色主機選用最多的白色主板之一。對於上幾代吹雪來說在細節上又做出了不少的變化,採用元素更豐富的黑白灰銀三色作爲主的拼色搭配,色調分明的科技感+電競風融合也在主板外觀上。
比如供電散熱馬甲設計依然是採用L型兩段式散熱結構,在供電設計上 12 + 1相組供電,板載供電可達60A電流輸出,並且主板BIOS支持最新的XMP3.0技術,內存頻率支持最高7600MHz。主板提供了2條PCIe×16插槽和2條PCIe×1插槽,而M.2插口則由兩個80MM的PCIe4.0*4插槽承擔,主插槽支持最新的PCIe 5.0*16技術,這也得益於新的帶寬技術上帶來了大幅的提升,爲以後搭配採用PCIe5.0技術的旗艦顯卡做好了準備。主顯卡插槽還加入了上一代吹雪的顯卡易拆鍵設計等等這些日常使用到最常見功能上都是非常齊全。
顯卡部分:七彩虹RTX 4070Ti Ultra W OC V2 ,Ultra W這代已經看不到黑色版了,而是全線定位爲白色系顯卡,而40系顯卡除了性能的提升之外,在外觀上也帶來了不少的變化:散熱外殼是從新設計的,散熱外殼主色調是以白色搭配波普視覺藝術,並添加上淺色藍紫的漸變色印刷,在不同角度下可在淡藍和淡紫色之間切換轉變來達到漸變的效果。顯卡散熱上採用了三個環型100mm扇葉三風扇設計,扇葉轉軸使用了雙滾珠軸承設計,更大面積的散熱鰭片將加速導熱效率,其中包括6x6mm熱管搭配“迴流焊”工藝使熱管與鰭片緊密接觸,從而優化散熱效果來壓制這張功耗280W的OC顯卡應該是綽綽有餘的。加上側面前段的波普概念設計的ARGB發光區域襯托。
內存採用的是宇瞻 Zadark Spark RGB DDR5 6000 32GB(16GBx2)。畢竟現在6000~6400頻率也是市面上在售價格比較適合的頻率搭配選擇。
在馬甲設計上與一衆內存品牌有着非常明顯的區別,辨識度還是非常高的,採用銀色包邊設計,上方柔光罩被髮絲紋鋁合金罩包裹,下方爲白色噴塗散熱裝甲,上方凹凸印有科技棱線,整體設計感十足。
這套內存一共有2種頻率可選:5600和6000MHz,時序 C40-40-40-96,電壓 1.25v,32GB(16GBx2)。高 5cm、寬 13.6cm、厚 0.97cm,整個內存的體積還是較大的一款。特色:採用電源管理芯片,強化散熱設計,支持 ON-DIE ECC 糾錯機制,通過了 AMD EXPO / Intel XMP 雙平臺認證。頂部發絲紋保護罩中央黃色字體的 ZADAK Logo。頂部柔光罩專利五段式超廣角燈效,藉由材質交錯設計,呈現有寶石形狀的鏤空導光效果,支持各大廠家主板 ARGB 燈光同步。
機箱部分就不用多說了,是來自最近非常熱門的---愛國者星璨嵐M-ATX機箱。現在的海景房設計基本主打全方位視角設計,取消了前置A柱的270°的環繞式玻璃設計,再加上簡約精緻的簡歐風格設計,確實在一衆海景房機箱中有着自己獨特的設計。
對比左右分倉結構的海景房,星璨嵐採用的是上下分倉結構,這樣也大大的縮減了機箱的寬度,整個箱體的體積:455.8*235*430MM,體積46L算是中規中矩的,但是箱體內部設計則是定位在緊湊型M-ATX,所以這個機箱的體積還是非常適合放置在桌面。
平整的面板設計更適合DIY玩家用以變裝外觀,估計不少噴圖商家也會把這款機箱設計出不少類似這次使用的—月光女神的主題改裝方案了。適當的變化也更能迎合時下年輕玩家的審美和需求。這也展現出DIY那更爲多變的可玩性。
雖然定位緊湊型箱體設計,但是在兼容上也是很恰到好處的,該有的基本都有,那麼兼容那些硬件在安裝時再詳細聊了。這款機箱一共有黑和白兩種色調可選擇。試想下,要是能和愛國者M2機箱那樣提供多色調的選擇,應該會更受玩家歡迎,抑或是使用上現在非常流行的拼色搭配讓機箱在色調上擁有更多的可選性呢?
ATX3.0規格的金牌電源作爲今年主推的電源產品白色的金牌電源也是有不同的選擇的,而這次使用的是AIGO ES850 ATX3.0款的金牌全模組電源,外觀上白色電源的顏值還是很能打的,相對於顏值更關心的是其採用的方案,售後年限和內部用料等這些與電源實際使用更切合的問題。
電源採用的主流的 LLC諧振電路搭配主動式PFC驅動電路、DC-DC純直流低損耗轉換電路打造金牌電源在轉換效率效率,動、靜態測試、12V輸出穩定性等功能上都有出色表現,爲電腦整機提供穩定持續純淨的電力供應。而內部大板主電解電容選用2顆臺系智寶耐高溫長壽電容來保證可靠的用電效率和供電穩定性。主動式PFC電路保證內置OPP/過載保護、OVP/過壓保護、UVP/欠電壓保護、OCP/電流過高保護、OTP/溫度保護、SCP/短路保護等多重防護測試。+12V單路輸出提供70A電流峯值,總功耗瓦數可達840W。電源提供了原生的PCI5.0標準的12+4 16 PIN 原生供電接口,搭配附帶的12VHPWR 16 Pin模組線,可以直接爲 PCIe 5.0 系顯卡供電,850W電源最高可以提供 450W 的供電能力。
四、安裝展示:
安裝部分,比如CPU、固態、內存的安裝這些最基本的安裝就不在這裏一一細說了。
散熱部分的選擇,是根據機箱和自己預算來決定的,但是現在DIY方面的硬件無論在價格上和設計上基本都是非常的內卷,所以在散熱部分也就不多介紹了,直接上安裝圖。上面的配置表有各個硬件的型號。
良好的安裝體驗取決於箱體的兼容和設計是否更貼合玩家的安裝述求,而海景房架構的箱體在安裝體驗上一點都不比傳統的箱體設計的機箱差,特別是前置面板可取下安裝這樣的便捷設計在安裝時就能很好的體現出來,就算你是新手DIY玩家也可以很快速的上手安裝這纔是最重要的。
在散熱兼容上,上置360水冷,中間右側也同時可安裝240水冷。箱體一共可安裝的散熱風扇數量爲9個,因爲電源艙上蓋部分是可以額外安裝3個12CM風扇的,因爲都預留了安裝開孔的。
在箱體各個安裝展示部分可看到,比如高馬甲內存兼容,顯卡長度兼容,大型散熱兼容上這款機箱都可以很好的駕馭,隨着箱體設計越來越成熟,硬件安裝時打架的情況基本不會在現有的機箱內出現了,除非是一些不知名的小機電廠,一般大廠在箱體內部規劃上的出品都是有保證的。
顯卡兼容上,可以看到對於現在主流的40系顯卡那種加寬加高加長加厚的散熱3槽設計都有非常好的兼容環境,但是對於一些舊款式的緊湊型箱體確實在兼容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不少的問題。
下置電源艙設計,不但可以有效的控制箱體的寬度,讓箱體看起來更爲小巧精緻,在兼容長度上這款機箱最大是支持270MM長度的電源安裝(包括線材在內)。
背線部分在這次裝機中也能體現出非常整潔工整的一面,錨點綁線,下置艙位擁有更多的空間用以收納和隱藏線材,不讓過多的線材外露在箱體裏面。
五、性能:
既然都花費了1萬多的預算來折騰,肯定不能單靠外觀來支撐整個主機吧?那麼性能方面也是針對2K分辨率來進行的。首先來看下魯大師的綜合性能得分:2199830。
3D MARK測試方面也是符合預期的各項基準性能測試的綜合幀數表現:speed way 和 Prot Royal 的平均幀數均達到155FPS。
4K Time Spy Extrme和2KTime Spy兩項D12兩種分辨率運行環境下基準綜合得分2K的表現是非常優秀的,而在4K方面的表現並沒有表現很突出,但是遊戲效能的預估幀數也可以達到155FPS。其實很多人都會問到I5 13600KF和I5 13490F這兩顆在中端價位上到底怎麼選擇,要是不追求什麼什麼超頻的話,個人更偏向於性價比更高的13490F或者是13400F,除了在軟件測試或者跑分上有點差距之外,其實遊戲效果真的相差不大。還不如兩者的差額補貼在顯卡上在性能提升上更爲明顯。
在散熱方面特別是夏天室溫高的情況下,首先來看下CPU散熱方面,室溫30℃環境下運行全核心滿載使用360水冷把這顆10核心處理器核心溫度壓制的徹底”沒脾氣”,整體均保持在53℃左右徘徊。
而在軟件測試時也可以通過軟件監控整體的運行溫度,運行3D MARK壓力測試時,CPU溫度保持在44~47℃,GPU溫度平均溫度也只有74℃。
遊戲實測方面,整個主機的性能也是擁有非常出色的表現,這次特地挑選了幾款主流的單機遊戲和FPS遊戲來進行實測,具體測試平均幀數大家可以看下圖。
最後再來給這次的主機搭配來個做個小小的總結,花費了1.2W的預算折騰的主機,雖然在外觀上確實花費超出一點成本,但是這也屬於正常可接受範圍,畢竟DIY就是花自己的錢來折騰自己喜歡的這也也無可厚非,無論在外觀上在定製機箱的加持下有着很濃厚的個性化氛圍,在整體的性能上也是對得起這個定位價格,在2K分辨率下可以輕鬆應付高刷顯示器的實際需求,可以參考各款主流遊戲的綜合幀數對比就很明顯的體現到。好了~嘮叨了半天,結束時也祝各位喜歡DIY的玩家可以折騰上自己心目中的主機吧。全文完……..喜歡的盒友們記得看完來點電吧,最近缺“電”。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