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Tank。
年初 ROG 發佈了75%配列的夜魔,作爲首個搭載 gasket 結構的大廠鍵盤給玩家交了一個比較滿意的答卷,不過 ROG 的機械鍵盤中一直沒有各個廠商熱門做的 98 配列,這次玩家們終於迎來了遊俠2 完成了 ROG 機械鍵盤的最後一張拼圖。
之前遊俠分爲 RX 和 NX 系列,RX 系列採用的是 ROG 自研光軸,NX 採用的是凱華代工的機械軸,此次新發布的遊俠2沒有區分 RX 和 NX 系列,軸體只有 NX 雪武白軸,相比之前遊俠系列除了配列不同還支持了熱插拔,擁有和夜魔相同的SpeedNova無線連接技術保證遊戲玩家暢玩,並且使用了ROG最新的Omni同接收器技術。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下這把鍵盤的表現究竟如何~
外包裝是黑紅配色的飛機盒,和之前產品基本一致,不過包裝盒表面印有 Omni 技術。
鍵盤是98配列,因爲右側有旋鈕所以F區做了緊湊處理,遵循遊俠系列一直以來的傳統,會贈送一款磁吸掌拖。
除此之外,這把 ROG 遊俠 2 相比之前的所有產品,最具有辨識度的就是這個敗家之眼空格,RGB 拉滿。
夜魔都沒有這麼帥的空格,不過要注意的是,這個空格是 ABS 材質的,而其他鍵帽是 PBT 材質的,明顯可以感受到這個空格比較細膩,且比其他鍵帽要高一些的。
鍵盤左前方是type-c接口和三模切換開關。
右前方有一個 ROG logo 以及接收器收納倉。
右上角是滾輪,可以上下旋轉也可以摁下,默認功能爲系統音量調節,可以摁下一鍵靜音,旋鈕的靈敏度和刻度感不錯。
滾輪左側有一個 ROG logo,除了可以亮之外還是一個按鍵,用來切換滾輪的功能,字母區和數字區指示燈展示的比較多,上部分數字、大小寫指示燈,中間就是滾輪功能指示燈,下面是藍牙當前連接設備指示燈。
可以在音量調節、音樂切換、燈光亮度、自定義四種功能之間進行調節,自定義功能出廠設置的是鼠標滾輪功能。
如果不用按鍵切換的話,也可以在奧創中心裏面切換滾輪功能,不過還是使用外面這個 ROG logo 的按鍵比較方便。
右上角的這個 logo 默認是和鍵盤 RGB 一致,也可以設置爲電池模式,用來展示鍵盤電量,這點好評。
滾輪這裏的功能雖然看似複雜,但是設置好了非常實用。
鍵盤 RGB 方面一直是 ROG 敗家之眼的強項,如果你有其他 ROG 外設產品設置神光同步,打遊戲氛圍感拉滿。
來感受一下神光同步效果:
軸體方面是 NX 雪武白軸,相比之前的 NX 軸手感非常好,還做了防塵側壁穩定性更高。
觸發壓力 45gf 的常規線性軸,打遊戲用起來比之前的 NX 紅,NX 棕舒服的多。
延遲方面測試:
無線2.4G按下延遲:1.35ms,抬起延遲18.0ms
有線連接按下延遲:0.93ms,抬起延遲16.61ms
最後說下Omni這個ROG的新技術。
就是支持一個鍵盤和一個鼠標共用一個接收器,前提是都是 ROG 的產品,需要在奧創中心中自己手動添加設備進行設置。
添加完成之後可以看到,遊俠2和白龍鱗共用同一個接收器,不過此時需要刪除掉另一個沒有設置Omni的接收器並拔掉。
目前只有遊俠2和白龍鱗支持,後續之前的黑龍鱗也會支持。
總結一下,ROG 遊俠2 終於補齊了 ROG 沒有 98 配列鍵盤的短板,也終於迎來了Omni新技術支持共用接收器,相比於夜魔來說船殼懸浮設計,軸體採用 NX 雪武白軸更適合遊戲玩家。
延遲方面和夜魔一樣,給玩家們交了一個滿意的答卷,不過就是 F 區有些緊湊對於 dota2 玩家不太友好。
遊俠 2 的定價相比遊俠 TKL 來說價格差不多,升級了軸體、Omni 技術還支持熱插拔,需求 98 配列的玩家們可衝。
最後想說一下, ROG 一直以來沒有白色款的旗艦鍵盤,之前測評過的魔導士白色版並不是主流遊戲玩家用的配列,白龍鱗都來了,拿白夜魔還遠嗎?
希望以上測評內容對大家選購機械鍵盤有所幫助。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