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認爲最像日語的方言是什麼?

大家好,說起日語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

我猜大家肯定在過去跟別人討論過自己的家鄉話像不像日語或者說哪裏的方言像日語。我在大學生活中也不例外,爲了瞭解真相這裏我專門查了資料,想看看大家是怎麼認爲的

日語裏的漢字發音,有音讀、訓讀兩種。其中,模仿漢語發音的是音讀。常見的音讀又分三類:“吳音”、“漢音”、“唐音”。

那吳音是什麼?又是在哪裏的方言呢?

日本自大和時代從南朝京師建康(今南京)傳入在日本使用的漢字音。吳音指的是當時南朝京師建康(今南京)的金陵雅音,金陵雅音在東晉衣冠南渡後繼承洛陽雅音並融合金陵當地吳音而產生。

日本元慶年間(877-884)由僧安然著的《悉曇藏》一書明確指出,吳音是指中國江南地區語音。可見,吳語很早就是國際語言了。


吳音交流通行於上海、浙江、江蘇南部、皖東南+贛東北邊界。其中上海、浙江北部大部分、江蘇南部大部分,同屬吳語最大的一個分片:吳語太湖片。包括了蘇州話、上海話、寧波話、常州話、紹興話、無錫話等一系列方言。

那漢音是什麼?又是在哪裏的方言呢?

漢音是隋唐時期由日本遣唐使和留學僧傳入日本的我國長安音。《日本書記》中的音假名便屬於漢音系統

漢音模仿自唐代的關中方言。關中,顧名思義,就是以關而劃分的一個區域,

主要有一關論,二關論,四關論,五關論,六關論等五種說法。而這幾種說法以徐廣四關論最爲流行,影響最大。函谷關、武關、散關、蕭關四關之內就是關中。也就是今天的陝西。

東晉著名史學家徐廣在《史記·項羽本紀》名句“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註釋時說:關中在“東函谷,南武關,西散關,北蕭關”之間。

那唐音是什麼?又是在哪裏的方言呢?

唐音也稱爲宋音,是由日本僧侶和商人在宋及宋以後由中國傳入的漢字音。

原型是浙江土話和南京官話,基本和現代江浙話差不多。

可能會有錯誤,文獻有多種,不能保證一定正確。這個個只能交給歷史學家了

那大家的方言屬於哪個音讀呢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