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到底是安康還是快樂?

前言:大家端午節好,端午節作爲我國獨有的紀念性節日。因爲地域不同,所以都有着不同的含義。貌似統一的也就清明節的掃墓踏青。因爲是不同的節日,所以清明節和端午節的爭議也是比較大的,首先的就是端午節和清明節的稱呼,到底是快樂還是安康呢?

這就要提到端午節的由來,要追溯到很久以前先秦時期,那時候就有端午節的相關記載,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了不同的含義。喫糉子,飲雄黃,燒艾草之類的。端午節又稱端午節,或者是沐蘭節,一般端午節都是按照農曆計算,也就是農曆的五月初五。

首先是端午節最普遍的一個說法就是紀念屈原投江,所以包菱角一樣的糉子可以讓屈原喫到。不管真的假的,首先這要必須感謝屈原。有了屈原纔有這來之不易的假期。

關於包糉子也是五花八門,最早的甜鹹糉子之爭已經是落版本了。現在的糉子餡料早已超脫普通的糉子範圍,知名相聲演員于謙老師喫過的就有豬頭肉餡的毛血旺餡的,甚至還有大腸餡的。天津還有煎餅果子餡的。個人還是比較愛喫白糉子,就是那種什麼都不加的糉子,最好蘸點白糖。

而划龍舟也是人們爲了當初打撈屈原的屍體而出現的紀念活動。同時也有祈求風調雨順的意思!

除了包糉子以外就是飲雄黃酒和艾草了,就涉及到端午節的另外一種說法。也就是是祛病防疫,大家認爲,農曆的五月是天氣的炎熱,高發期也是毒物出沒的的季節,五毒,也就是蛇、蠍子、蜈蚣、壁虎和蟾蜍踊躍的時期。所以要用艾草和雄黃來驅趕五毒,以免讓自己受到傷害。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不同的說法,因爲中國實在是太大了,甚至一個地方都有可都有許多不同的習俗。再加上幾千年來文化的變化,讓節日越來越多元化。我們這裏則是煮一些大蒜和雞蛋,還有五色繩。

香菜可以叫芫荽,土豆也可以叫馬鈴薯。

雖然端午節有紀念屈原的因素,確實不能用快樂來形容,但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看法,你是用來紀念屈原,而我則是驅蟲防疫。而有些人只是單純的當做節日來進行放鬆,確實可以用快樂來形容。

還有現在除了在網絡上祝別人端午節安康,或者是端午節快樂,很少會有人在現實中祝別人端午節快樂或者安康吧?

如果一味的吹毛求疵,強調端午節快樂或者端午節安康,或許有點本末倒置和矯枉過正了。記得幾年前,雷軍曾發佈微博祝大家端午節快樂,結果在經過評論區的洗禮以後,改成了端午節安康。

再者說了,現在大家都有逆反心理。你越說端午節安康,大家就越說端午節快樂,大家就越會反駁你。

而且爭論端午節安康和端午節快樂這個事情實在是無聊至極,就跟爭鬥糉子到底該喫甜的還是該喫鹹的一樣。如果持續較真,或許會讓這個節日變得不那麼的有味道。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