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覺得,自己缺少一種“覺知”的能力,生活每天都是“鈍”的。比較通俗的講就是處於一種,渾噩中度過相同的每一天的感覺。倒不是說矯情,是實實在在的有種失去覺知的跡象。
自從這個學期開學以來,內心就頗不寧靜。一來現在也處於一個比較重要的、承上啓下的節點了,會有一些不適應與手足無措;二來也可能是因爲自身的一些原因。
之前會有過一直躺在牀上,什麼也不幹,飯也不喫,水也不喝,廁所也不上,就一直刷b站刷個不停的情況。
牀和手機就好像一對默契的漩渦,讓我怎麼也逃不開。直到刷到肚子咕咕叫個不停受不了了,一直刷到實在憋不住上廁所了,於是才下牀。
下牀的一瞬間,我就好像一個溺水的人拼盡全力掙扎上了岸邊,喘着粗氣,慶幸自己還活着。在手機裏和牀上,我是沒有活着的感覺的,我只覺得自己成了垃圾數據流的一部分。當我從裏面掙扎出來的時候,我的一天才正式開始。可悲的是,我還能隨時一個猛子就“扎回去”。
這樣時間一長,我發現逐漸失去了耐心與對外界的覺知。習慣了碎片化的垃圾數據後,我沒有耐心再去看好書,翻一頁我就完全看不下去,看見一頁稍微長一點的文字只覺得眼睛生疼;
電影也更不要說了,根本看不進去,就好像在浪費時間,看一個開頭就想知道故事的結尾。乾脆去找找影評,或者直接刷刷電影解說吧......我一切喜好都在開始變得快餐化。
這是一個超級大的漩渦,吸走了我幾乎所有的目光,也包括我的的魂。如果我是一輛車的話,我敢說這個時候儀表盤上肯定在瘋狂響警報了,是的,我的腦子也在警告我,一定一定一定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於是爲了一些改變,我在上週痛定思痛,刪掉了罪魁禍首“B站”以及幫兇“知乎”。
我開始多和朋友交流,多出門。
(好多人在這裏拍結婚照,太有意思了)
上一次讀詩寫詩是什麼時候?我已經忘記了,可生活不能沒有詩意。我重新提起筆,寫起詩。
上一次埋着頭狂奔是什麼時候?好像自從陽康後就沒有再好好的流一次汗了。於是立馬在操場上去進行一次沒有終點的狂奔。
在書本里,在公園裏,在路上,在湖邊。坐着吹吹風,絕美晚霞伴着落日在我眼前展開。上次因爲美麗落日而微笑是什麼時候?我也不知道,因爲之前的每一次,我可能都在看手機吧。
我真是一個混蛋,一個傻瓜,我究竟錯過了多少?
但是還好,我感覺她們慢慢地回到了我的身邊。
不過我必須保持誠實,其實情況也沒有一下子就變好(當然我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b站、知乎走了過後,我又找到了別的可以刷的東西——雖然終究還是不如b站、知乎好刷。更重要的一點是,我發現其實問題的根本還是在我自己。
一個對於廉價樂趣成癮的人,想要戒除它的根本方法還是,從一切可能的情況遠離它,並且讓自己變的更豐富,以至於不需要這種廉價的樂趣。
我太容易被外界影響到了:手機每次亮屏都迫不及待地拿起來,時時刻刻確認有無新的消息,哪怕是在幹一些需要專注的事情的時候。
太容易受影響也在於,自己很容易進入內耗的狀態,胡思亂想的時候,正是那些廉價樂趣能給與短暫的安慰,所以沉迷;而當掙扎出來的時候,就又會陷入全新的,更痛苦的情緒。
現在我的手機常開勿擾模式(如果有急事,電話還是能打進來的),做事情的時候,也會把手機放在自己看不見的地方。不見就不想,我還沒有到那種完全無視手機干擾的狀態,但是我會慢慢努力。
更值得我慶幸的是,我找回了一些我的覺知,我的敏銳。我喜歡真正“活着”的感覺,我喜歡能因日出而喜悅,因天鵝起飛而感動。
我時刻不忘記讚頌生命,讚美自然,是她們在我陷入內耗的時候拉了我一把。
當然,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腦子裏依然會有一些負面的念頭滋生,我也想到了對策:那就是早點睡覺早點起牀!:)
(我發現要是睡懶覺的話,看起來像是多睡了不少,但是一整天都會沒有什麼精神。)
每天起牀的時候,我都要告訴自己,今天我也要“活着”。
或許,早起喫個早飯,喝一杯熱騰騰的牛奶,看自己喜歡看的書,學習,然後喫午飯,然後小小的睡一個午覺,下午繼續學習,跑步,去看看小鳥,看看花,然後喫一頓美味的晚餐,和朋友聊聊天,或許可以打一會兒遊戲,然後洗個熱水澡,躺在牀上,背背單詞,聽會兒歌就甜甜睡着。
我一定要認真地過好我的每一天。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