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低預算即可平替5600G丨618性價比便攜小桌面裝機單分享

#數碼大佬幫幫忙#

距離發佈已經過去了兩年,AMD的R5-5600G依舊是裝機選擇最多的核心平臺之一,畢竟不錯的線程數和足夠應付常規網遊的核顯在這兒,全套裝機算下來預算也足夠低,但隨着迷你主機的廠商優化和用戶普及,現在已經有比5600G臺式機更好的選擇。

相比常規臺式機,R5-5500U的迷你主機勝在全套入手價格更低,機能同樣也能滿足常規辦公以及輕度遊戲,並且佔用桌面更少更方便攜帶,所以個人認爲更適合家用一些,下面給大家帶來全套性價比裝機單,覺得有所幫助歡迎關注點贊收藏三連,有複雜問題諮詢請單獨聯繫。

⏹ 本文目錄

相信這個文章標題會有不少人有疑問,畢竟同級別的移動平臺性能必定低於桌面平臺,然而在我看來,用盡可能少的錢滿足既定需求就是性價比,R5-5500U的性能確實能滿足大部分家用場景,所以本文下半段更注重於場景測試,先看完測試數據再考慮要不要噴,感謝。

⏹ 裝機思路

在分享本次裝機單之前整理一下相關基礎知識,畢竟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樣,瞭解這些要素之後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配置單進行微調。

1️⃣使用需求整理

家用環境和生產力環境區別比較大,常規裝機會有不少機能是高出實際需求的,也就是說花的錢有一部分會長期閒置,不如把預算放在提升使用舒適度的外設上,湊合型用戶拿省下來的錢直接買排骨水果喫也是不錯的選擇。

常規家用裝機最先考慮的點其實並不在整機性能上,而是在於不折騰穩定使用,身邊大部分朋友連主板接口都認不全,更別提動手裝機了,另外排障難度也是需要考慮到的點,所以個人更推薦小白用戶選擇迷你主機,支持自行更換的也就內存和硬盤,弄不出來幺蛾子。

另外還有很多打工人選擇的是租房,由於桌面級主板的尺寸在那兒,即使是不支持常規獨顯的ITX主機也的要佔用9L體積,搬家時候會比較麻煩,迷你主機一般也就是0.6L,如果是無線鍵鼠+便攜屏的組合就更方便了,任意電腦包都可以輕鬆裝下全套配件。

2️⃣核心平臺選擇

前兩個月剛寫過迷你主機的選購清單,2023年真不用擔心迷你主機的機能不夠常規使用,大部分在售型號使用平臺和筆記本電腦相同,常規家用的需求拆解如下:

主頻需要大於3.8GHz,這也是大部分網遊的最低要求。

線程數需要大於8,注意是線程數不是核心數,可以滿足同時微信、WPS等軟件的多開需求。

核顯不用考慮,Xe和RDNA2通喫1080P+中畫質的常規網遊,有3A需求請上常規桌面級。

功耗盡可能低,低運行功耗意味着更少的電費+更小的散熱噪音。

就以上這四點來說,使用移動平臺的迷你主機會比常規桌面平臺的臺式機更有優勢。

AMD銳龍以5系、6系和7係爲主,其中5係爲DDR4內存,6係爲DDR5平臺,7系部分型號爲全新的RDNA3架構核顯,部分型號參數可以參考下圖,按個人需求升級或者降級。

Intel酷睿以11系、12係爲主,DDR4和DDR5都有,具部分型號體參數可以參考下圖。

PS:另外還有全新的N系列,線程數太少個人不太推薦家用,當瘦客戶端或者工控機更合適。

考慮到VEGA/RDNA核顯的遊戲表現確實比Xe要好一些,所以低預算桌面級主機的裝機單一般以R5-5600G爲核心,下面放一下同級別定位的R5-5500U參數對比圖:

先說相同點,兩者均爲六核十二線程,核顯均爲VEGA7,均只支持DDR4內存。

移動級R5-5500U在功耗上更有優勢,待機功耗僅爲10W,TDPu僅爲25W。

桌面級R5-5600G的性能上限更高,CPU最大主頻爲4.4GHz,核顯最大頻率爲1.9GHz,同時由於是桌面平臺,後期可以自行加裝獨立顯卡提升整機渲染+遊戲性能。

綜上所述,個人覺得迷你主機會更合適一些,本次裝機單選擇的就是R5-5500U,具體表現可以看後段展示部分,迷你主機不會因爲可選配件導致極大的性能差,基本衆生平等。

3️⃣相關配件選擇

不管最終選擇入手R5-5500U平臺的迷你主機,還是圍繞R5-5600G組裝臺式機,這倆平臺對拓展硬件的協議支持都比較低,所以配件也比較便宜。

首先是內存,這倆平臺均只支持DDR4內存,DDR5內存裝不上去,同時常規平臺最高僅支持到3200MHz的內存頻率,切記上雙內存組雙通道,對核顯加成巨大。

其次是固態硬盤,這倆平臺均只支持到PCIe3.0協議,也就是說買更貴的PCIe4.0固態硬盤裝上雖然能使用,但性能損失接近一半,當然戰未來也不是不行,反正現在便宜。

單獨說一下R5-5600G,由於PCIe3.0協議的限制,後續加裝獨立顯卡不要選擇30系和40系,帶寬限制在這兒,甜品卡還好點,旗艦卡會有肉眼可見的性能損失。

⏹ 設備清單

這一段分享下我個人覺得比較合適的一套配件,全員主打性價比,可以調整的地方也會給出更換建議,總計2626元,合理湊單可以做到更低。

1️⃣迷你主機丨零刻 SER5(R5-5500U準系統)

簡介:準系統版本售價爲1130,和單買5600g板U套裝差不多價格,如果沒有很強烈的專業軟件或者遊戲需求,買它就足夠用了,還能省下買電源、機箱、散熱器、無線網卡等配件的錢。

前文也說過了R5-5500U協議比較低的問題,SER5的接口只能說夠用:

正面包含電源鍵、USB3.2Gen2*2、殘血Type-C*1、3.5mm音頻接口*1和復位孔。

背部包含千兆網口*1、USB3.2Gen2*1、USB2.0*1、DP1.4*1、HDMI2.0和DC電源孔。

其中正面的殘血Type-C不支持PD供電,除此以外的數據傳輸和視頻輸出都可以。

自行安裝配件蠻簡單的,擰掉背部的四顆固定螺絲即可完成拆卸,支持更換的硬件再強調一遍吧:

自帶兩個SO-DIMM內存槽,僅支持DDR4。

自帶一個PCIe3.0的M.2固態硬盤槽位,支持2240和2280等不同長度,原裝還有個散熱墊。

如需加裝硬盤,只有一個排線連接的SATA3.0硬盤位,由排線連接主板,拆的時候小心點。

最後提醒下,R5-5500U玩3A遊戲的體驗肯定比較差,建議等7x40的迷你主機,或者選擇上R5-5600G組臺式機,亦或者考慮帶USB4.0/雷電4接口的迷你主機外接顯卡,都是可以的。

2️⃣內存丨金百達 DDR4 筆記本內存

簡介:放在前幾年,所有內存產品我都會無腦推薦鎂光,從去年開始,低價位我都推薦金百達,確實性價比超高,而且筆記本和迷你主機這類高度集成設備也很少出現兼容性問題。

怕有朋友是跳着看的,再次提醒各位:

上雙內存!3200MHz足夠了!

上雙內存!3200MHz足夠了!

上雙內存!3200MHz足夠了!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雙通道對核顯的提升相當大,D4建議兩條8G,常規用足夠了,並且DDR5已經進入平價階段,上8G*2的DDR4能虧錢少點。

3️⃣固態硬盤丨金百達 KP260 Plus 1T

簡介:其實我也有點糾結到底是推薦PCIe3.0還是PCIe4.0的型號,就R5500U這平臺,選誰都喫虧:

選擇PCIe3.0吧,價格比PCIe4.0型號便宜不了太多。

選擇PCIe4.0吧,又有性能浪費,反正怎麼都不合適。

所以還是推薦大家入手PCIe4.0型號,起碼後續升級平臺的時候不至於落後太多,也就貴了一包煙的價格,不至於心疼,爲了省錢上KP230Pro這類PCIe3.0型號也沒啥問題。

金百達這款KP260Plus賣的和PCIe3.0型號價格一樣,性能上屬於第一代,也就是5000MB/s+4500MB/s的順序讀寫能力,和本文其他硬件一樣勝在價格便宜。

4️⃣鍵盤丨阿考斯 BC98(成品)

簡介:敢和VGN對剛性價比的鍵盤廠商現在真不多了,阿考斯作爲一個新品牌,剛入駐正經電商平臺就甩王炸,成品版本僅199元,雙模套件則是129,推薦預算不多又想折騰下客製化鍵盤的玩家考慮下。

BC98確實性價比可以,並且所有配置和代工廠明牌說明,整體由機械師、酷冷至尊同廠的川東電子代工,軸座和軸體是凱華全家桶,驅動由容圓科技定製,虎八兔、御斧同方案商,各種背書可以放心入手。

BC98的硬配置確實拉滿了,三模+可拆卸面板的980配列+Gasket+上置貼片燈+熱拔插凱華軸座+凱華定製軸+PBT鍵帽+4000mAh電池,還有單獨用於增強消音的軸下墊,非常適合動手改造,所以個人推薦入套件版本。

5️⃣鼠標丨VGN 蜻蜓F1 ProMax

簡介:VGN的蜻蜓F1系列應該不用介紹太多了吧,作爲前兩月瘋狂刷屏的性價比雙模鼠標,兩百出頭的頂配版本實在是太過吸引人,堆料令人髮指的同時還是目前主流的輕量化型號,除了發貨慢以外基本上沒黑點。

蜻蜓F1一共有三個版本,傳感器均爲PAW3395,微動均爲凱華黑金曼巴,其他區別如下:

普通F1,芯片採用博通方案,不支持4K回報率,重量爲49g,不支持SmartSpeed技術。

F1 Pro,芯片採用Nordic 52833,支持4K回報率和SmartSpeed技術,續航提升到65小時。

F1 ProMax,芯片採用Nordic 52840,電池較大續航到130小時,重量增加到55g。

除了比較暴力的配置以外,蜻蜓F1全系列支持驅動管理,包括DPI、回報率、宏錄製和自定義按鍵等等,握持和移動手感也相當不錯,硬要說缺點就是沒燈外加不支持藍牙,不過兩百出頭的價格+輕量化設計在這兒,還想要啥自行車,買就完事了。

6️⃣便攜顯示器丨雕塑家 MF16LQ

簡介:正如前文所言,有些租房用戶的桌面實在是小,而且會因爲工作學習經常搬家,所以這裏推薦的是一款便攜屏幕,16英寸的尺寸和常規筆記本基本一致,無論是小桌面擺放還是放包裏攜帶都不會有空間壓力,並且僅需千元即可入手。

作爲一款16英寸的屏幕,雕塑家 MF16LQ分辨率爲2560*1600,也就是2.5L分辨率,面板方案爲IPS,所以色域覆蓋比較好,觀感上舒適度比較高,sRGB覆蓋範圍爲100%+8Bit+2Bit(FRC),色準也比較出色,△E<2,拿來作圖、玩遊戲或者看電影都很不錯。

目前在售的迷你主機沒有全功能Type-C的很少,用大白話說就是可以一線通,便攜屏接主機的C口即可同時供電+輸出畫面,自帶支架不用另外買保護套,自帶揚聲器也可以滿足遊戲與觀影需求,和迷你主機的適配度確實比較高。

7️⃣揹包丨光影行星 凌雲

簡介:聊到搬家就順道安利下剛入的機能包吧,上一個相機包是相當滿意,作爲機能愛好者忍不住又買了剛出的這個雙肩包,專門用於短途出差帶生產力工具(電腦+相機)。

上文也露過臉了,凌雲這款的容量爲16L,能裝多少具體看下圖吧,鍵盤+鼠標墊+迷你主機+便攜屏也就佔用了1/4的空間,支持180°開口就很舒服,並且內膽有帶緩衝氣墊的專用層,對我這種有點小強迫症的人來說非常方便整理。

作爲一款機能包,除了外部防水以外,內部空間設計了相當多個隔層,出差路上這些小件不會因爲相互碰撞導致損壞,拉鍊也做了防盜設計,雖然價格有點高(四百出頭),但性能絕對對的其價格,沒電腦包的朋友可以考慮下。

⏹ 驅動調試

由於使用的是AMD平臺,初始化之後安裝驅動就很重要,特別是入手後打算玩遊戲的朋友,配置和不配置就是兩臺電腦,百度下Adrenaline下載安裝即可。

R5-5500U並不支持超頻,所以安裝完成後選擇配置文件即可,一般選擇遊戲模式,也就是高性能模式,如果平時不玩遊戲想省點電費也可以修改成省電模式。

在性能的顯卡配置頁面下面有相當多的配置選項,想玩3A遊戲的進階玩家可以針對某個遊戲單獨修改幀數限制等配置項提升畫面穩定度,降低渲染等級提升遊戲幀數也是可以的。

⏹ 硬件負載

和常規主機不同,R5-5500U這塊U的性能說高不高說低也不低,硬件的負載能力就很重要了,所以先測試下不同場景的硬件負載數據。

1️⃣場景測試

如果買的是零刻SER5成品版本,原裝硬盤上就有個正版的Windows11系統,所以這裏也安裝Windows11作爲測試環境,空載狀態如下圖所示,CPU利用率在20-40%中間浮動。

接下來模擬常規家用,開啓若干網頁播放視頻+QQ+微信+騰訊文檔的狀態如下圖所示,軟件啓動時候CPU可能會滿載,正常在20-60%中浮動。

最後模擬遊戲場景,關閉掉網頁和辦公軟件但保留常規聊天軟件,玩英雄聯盟的狀態如下圖所示,CPU基本穩定在30-50%中間,如果是夢幻西遊DNF那些輕量化客戶端估計能實現四開。

2️⃣運行溫度

拿AIDA64烤雞半小時,溫度變化如下圖所示,即使是持續滿載狀態,CPU的溫度也只是在60°以內,不會有獨顯臺式機那種桑拿化問題存在。

零刻的早期用戶都應該遇到過風扇噪音大的問題,目前零刻處理的還不錯,滿載狀態下內置風扇轉速在3000r以內,實際上聽着不會有特別大的風噪。

順道拿溫度計看了下機身溫度,測試時室內溫度在28°,拷機期間機身溫度也只是上升並穩定31°,不用擔心燙爪子。

⏹ 遊戲實測

接下來是遊戲表現,實際表現相當不錯。

1️⃣MOBA丨英雄聯盟

在1080P極高畫質下,遊戲對線期可以保證70-90的FPS。

切換到2K極高畫質,遊戲對線期也有60-80的FPS,考慮到低預算用戶很多使用的是60Hz的屏幕,完全可以保證主機與顯示器的輸出性能匹配外加流暢遊戲。

2️⃣FPS丨CS-GO

在1080P全高畫質下,可以保證40-60的FPS。

切換到2K全高畫質,遊戲下降到30-50的FPS,這類3D遊戲還是建議使用1080P好點。

⏹ 軟件跑分

最後隨手跑個分吧,PCMARK10跑分爲4668分,相比普遍在6500分左右的R5-5600g少了39%,畢竟單核主頻低了0.4GHz,預料之中。

3DMark選擇專用於DX12的核顯測試,跑分如下圖所示:

總得分爲12628

CPU得分爲13791

顯卡得分爲8527

大部分遊戲的1080P畫質預估幀數在100FPS+,2K畫質預估幀數在30FPS+。

⏹ 總結

給一拉到底的朋友簡單說一下:

✔️ 就滿足目標用戶的需求這點,R5-5500U的迷你主機其實比R5-5600G的常規臺式機不會差太多,各場景測試數據上文都有,特別是遊戲,5500U玩不了的也別指望5600G能跑成啥樣。

綜合來看,個人認爲選擇價格更低的迷你主機會比圍繞5600G裝臺式機更好一些,裝機成本更低的同時還能節省電費+桌面空間,省下來的錢用來升級外設或者買排骨喫更划算。

如果選擇組裝臺式機,個人更建議加錢上7600或者7600X搭配二手或者礦卡,無論是貼着i7的單核主頻還是PCIe5.0的通道提升都比5600G要強不少,整機機能屬於質變級別提升。

❌ 說一下這臺零刻的小毛病,不太清楚是USB帶寬不夠還是供電不夠,單插鍵鼠的2.4G接收器沒問題,多接一個移動固態硬盤後鍵鼠就會有很大的延遲,平時影響不大就是了。

以上就是本次測試的個人觀點,感謝觀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