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生物日誌]我纔不是樹枝呢,是什麼你猜啊

圓掌舟蛾Phalera bucephala

爲鱗翅目-舟蛾科-掌舟蛾屬。

大自然裏,有很多擬態大師。它們有的是爲了躲避捕食者,有的是爲了更好的狩獵,還有的只是爲了能夠躺平好好休息。

今天來介紹一種我不說你絕對看不出來是蛾子的蛾子~

它們的擬態,很像斷掉的一截樹枝,尤其是銀樺樹。甚至連橫截面都模仿的惟妙惟肖。

這種“樹幹”蛾子就是今天的主角——圓掌舟蛾。

大致分佈:

廣泛分佈於整個英國,在南部數量更多。

是不列顛羣島大部分地區的常見物種,也是該地最容易辨認的蛾類之一。

棲息於各種有落葉林的地方,在整個歐洲和非極地溫帶亞洲很常見。

在海拔約1700m的阿爾卑斯山脈,也能看見它們的身影。

命名:

Carl Linnaeus於1758 年首次描述了該物種。

他是一位瑞典植物學家、動物學家、分類學家和醫生,被人們譽爲“現代分類學之父”。是歐洲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

外貌:

是一個相當大的、相當重的物種(當然是和別的蛾子對比)。

體長約爲2.2~2.6cm,雄性翼展爲5.2~5.6cm,雌性體型較大,翼展爲6~6.4cm。有性別二態性。

額呈棕黃色,頭頂和頸板呈淡黃褐色。

通常胸毛爲淺黃色。前翅主要爲灰褐色,稍具光澤。後翅漸變爲乳白色,前緣稍暗,在末端會有一個很大的淺白黃色相間的斑塊。

生活習性:

該種飛蛾通常在5月到8月初的夜間在混合林地飛行,會被光源所吸引。

飲食方面:

喫的很雜,什麼都喫。

喫楓樹、白楊、樺樹和柳樹等等的葉子,也喫栗子和榛子,還喫玫瑰等各種花。

幼蟲:

幼蟲爲羣居,發育期在6~9月,它們在14~21天內孵化並在大約30天內完全生長。喜歡呆在陽光充足的地方。

完全長大的毛毛蟲身長可達7.5cm。具有獨特的黃色和黑色網格狀圖案,上面覆蓋着細小的淺色毛髮。

臉是黑色的,通常帶有一個倒置的黃色“v”圖案。

可以從它們的黃色和黑色着色來識別,毛毛蟲的年齡。年長的幼蟲呈帶有白線和黃線的黑色,非常醒目。

它們以落葉喬木和灌木爲食,例如橡樹、柳樹、楊樹以及樺樹和榛樹。

會在土壤中以化蛹的方式越冬。

注:該毛毛蟲的毛髮會刺激皮膚,因此玩弄它們時應小心或者直接佩戴手套。和洋辣子差不多。

生活史:

成年蛾在5~8月初的夜間飛行,並會被光所吸引。會把卵成簇的產在供毛毛蟲食用的植物下面。卵會於14~21天內孵化,長得像大眼珠子。

蛹階段在土中結輕繭越冬。

毛蟲從6~9月開始發育。羣居生活,從遠處看一大堆趴在光禿禿的樹枝很顯眼。它們生長迅速,有 4 齡,並在大約 30 天內完全長成。一旦完全長大,它們就會離開食用植物,在土壤中化蛹並過冬。

然後陷入循環。

危害:

由於在1900年代,它們曾在立陶宛的蘋果樹上大喫特喫,所以曾被稱爲害蟲。

但後來經過研究發現,該種的毛毛蟲羣居覓食,會導致小樹大量落葉,但通常不會造成任何永久性損害。

#奇奇怪怪可可愛愛# 

我是奇怪的bot,本文爲補檔,感謝觀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