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遊戲公衆號:遊戲水獺
作者:天語
- 又一個偉大的運動奇蹟。
4月13日,紅牛運動員 Kriss Kyle帶着他心愛的戰友——一輛特技強化型小輪車,登上了世界上最大的熱氣球之一。
他要在距地面兩千英尺(約600米)的高度下,完成一系列複雜的小輪車特技表演。
要知道,可以蹦極的網紅場地張家界玻璃棧橋,也不過才300多米,這也已經比著名的澳門塔蹦極還要高上許多了。
張家界玻璃棧橋
在這個高度下,很多事情都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其中以“風”最嚴重。
一般來說,在正常的風壓狀態下,距離地面高度爲10米的地方,風速就有個5米/秒左右了,這種風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微風,可以吹吹湖水,打打樹葉。
但在600米的高度中,風速通常會來到20~30米/秒,這種風已經有了足夠的破壞力,也被稱爲“暴風”,別說騎車了,若是在地面上出現連人都站不穩。
同時根據所處的經緯度,這個高度的氣溫也是這次表演的難點之一。
根據介紹,在表演時氣溫已經來到了零下,運動員要穿着運動服的同時,還要兼顧保暖與降落傘,這無疑會對他完成自行車特技產生不小的影響。
不過敢玩這個,Kriss Kyle自然不是普通人。
這位來自蘇格蘭斯特蘭拉爾的車手擁有着令人難以置信的光輝戰績,他每一次踏上踏板都在推動着他自己和這項運動的發展。
很少有人知道他是有恐高症的,原本他應該和這次的熱氣球之旅無緣纔對。
但Kriss Kyle同樣知道這一點。
2019年,決定走出“舒適圈”的Kriss Kyle決定征服高地來克服自己的弱點。
他來到了迪拜,從直升飛機上一躍而出,把這裏的高樓大廈變成了一個遊樂場。
這次同樣,如今已經沒那麼“恐高”的Kriss Kyle,把目光瞥向了天空,決定挑戰這個項目。
爲了滿足在天空中表演小輪車特技的需求,Kriss Kyle需要一個飛起來的場地。
根據他原本的構想,這個場地是由大型熱氣球吊起來的,但顯然他的幻想無法匹配現實中的航空工程技術——即便是英國最大的熱氣球也無法舉起傳統鋼木滑板場結構的負載。
直升機也不行,從在他迪拜的經歷中,他很明白在直升機附近混亂的氣流中表演是件多麼困難的事,更何況當時的直升機要比吊起場地的需要的直升機小得多,同時高度也沒有這麼誇張。
而且由於前面介紹的難度,這個場地的堅固性和恰到好處的重量也是重點,畢竟要做到既能抗住暴風,又不能讓其中的選手受到過多暴風的影響;既要滿足輕便性好被熱氣球帶上去,又不能太輕。
好在身爲紅牛贊助的運動員,從來不需要一個人孤軍奮鬥。
那個在連續四年拿下F1車隊總冠軍背後的1.82秒換胎世界紀錄如此,Kriss Kyle的小輪車項目也不會例外。
紅牛車隊維斯塔潘車組創下的紀錄1.82換輪胎加調整前鼻翼,法拉利直呼不可能
Kriss Kyle和他的團隊找到了車隊的商業部門——紅牛先進技術 (RBAT),提出了需要一個可以被熱氣球承載的自行車特技場地的需求,RBAT的技術總監Rob Gray和商業開發辦公室負責人Andy Damerum很快接手了這個項目。
Rob Gray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重量。
傳統鋼木滑板場結構的重量約爲8噸,但想要把這個場地用熱氣球送到天上去,場地的總重量必須低於2.9噸,其中還包括場地所必須的金屬製品(護欄、螺栓)。
Kriss、Rob(右)和 Andy(左)
爲了滿足該項目的獨特需求,RBAT 團隊使用碳纖維設計了一種場地結構,由22個不同的部分組成,其中每個部分的厚度都經過量身定製,具有強度的同時將重量保持在最低水平,並且經過設計的場地,會顯著的減輕暴風對選手的影響。
得益於碳纖維這種航天航空等高技術器材優良材料的優點,整個場地變得足夠輕,甚至還需要在一些連接處增加配重來滿足穩定性的要求。
說來也是有趣,使用碳纖維這個習慣源自他們團隊在F1中的技術,沒想到有一天卻應用在了場地建設上。
Rob Gray介紹關於碳纖維的技術是如何幫助他們拿到F1冠軍的
紅牛的加入對Kriss Kyle來說,就像是劉備突然拿到了糜氏兄弟的天使輪投資,事情一下就……順了嗎?
Kriss Kyle和他的車從場地邊緣滑下,在天空中開始他們的表演。
鏡頭從仰視的角度開啓,他需要在600米的高空中完成各種各樣的花式特技動作,他輾轉騰挪在柵欄與格板之間,恰到好處的用車輪卡在間隙穩定身體,展開一次次難度超級加倍的表演。
毫無疑問,Kriss Kyle是現在這個舞臺最耀眼的明星,所有人都在上方的熱氣球區域爲他的特技歡呼。
獺在此前從未觀看過小輪車的比賽——可能只是在滑板場曾經見到有愛好者玩過,但不影響獺看得熱血沸騰。
Kriss Kyle的技術與勇氣讓人爲之驚歎,這個視頻毫無疑問的將會成爲他的職業生涯中的又一次高光,更會在“紅牛運動員”這個功勳世家中再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評論區的一片叫好聲中,金主大老爹紅牛官方輕描淡寫地敲出了這樣的回覆:
“搞定,下一個是啥?”
- “我出錢你玩命”
平時喜歡看各種極限運動和拉力賽的朋友,應該對紅牛的LOGO並不陌生,似乎哪裏有刺激,哪裏就會有紅牛。
這裏的紅牛,更準確來說,應該是“紅牛贊助”。
“紅牛贊助”指一款名爲“紅牛”的運動飲料品牌會贊助一些極限運動的個人或隊伍,並積極的推動極限運動的發展,讓更多的人可以有機會遊走在生與死的邊緣,體驗那種恍如重生的快感,同時也是各大“網友自定義挑戰博主”裏的絕對禁詞。
紅牛支持項目範圍之廣內容之全,已經遠遠超過了一般認知裏的想象。
例如如果你問極限運動都有啥,獺可能吭哧癟肚半天給你說幾個諸如攀巖、跑酷、蹦極一類的,換個喜歡看這掛的,沒準能講得更細一點。
但當獺真的深入去了解紅牛支持的項目的時候,還是會被驚訝到。
比如滑翔機障礙賽。
或者獺只在遊戲裏見過的翼裝飛行。
但這並不意味着前面獺提到的那些運動不夠極限,相反,有着更大認知度的項目,卷王們也把難度拉到了一個幾乎匪夷所思的地步。
比如爬這種近乎垂直的巖壁。
除了這些之外,凡是隻要能和“極限”兩個字沾上點邊的,你都能看到紅牛的身影。
比如F1比賽中的紅牛車隊,剛出道沒多久就豪取四連冠,統治地位可見一斑。
紅牛舉辦的“墜山賽”,更是被稱爲“全世界最可怕的賽事”。
在百萬獎金的誘惑下,賽道的危險使得來參賽的選手依舊沒有多少,但這絲毫不影響墜山賽在極限運動迷心中的地位。
從山上以近乎垂直的角度俯衝的車手,彷彿給每一個觀衆來上一針腎上腺素,無論男女內心都有對這種“破壞般的運動”嚮往的感覺,在這一點全世界達成了共識。
在與極限運動甜甜蜜蜜相處的這些年裏,紅牛創造的“奇蹟”數不勝數,而且每一個的誕生都像是紅牛和你開玩笑一般,在觀衆視角下,就像是小亮翻跟頭整活一樣那麼突兀又自然。
就像Kriss Kyle和他的小輪車一樣,彷彿紅牛和選手坐在一起,有個人說出了一個想法,倆人一拍腦門——好活,開幹!
Kenny Belaey作爲世界上頂尖的山地車手,曾拿下過4屆UCI世錦賽冠軍、九次世界級比賽冠軍、世界歐洲盃冠軍和六次世界盃冠軍。
而這次他和紅牛決定一同挑戰的,是在離地112米的峽谷中間,從一條寬度只有幾釐米的扁帶上橫穿峽谷——騎着車過去。
最終他成功通過了這條18米的“天路”,爲此他訓練了一年,經歷了八十多次失敗。
聽說K2峯(喬格里峯)攀登難度最高的世界第二高峯,8600多米,登頂人數比珠峯都少。
如果你以爲紅牛運動員會爬上去那就錯了。
2018年7月,波蘭滑雪運動員安傑伊·巴吉爾(Andrzej Bargiel)完成了人類滑雪歷史上最冒險的一場壯舉——登頂世界第二高峯K2,並且活着滑雪下山,這是一個比從珠峯滑雪下山更難的挑戰。
而要說到紅牛做過最瘋狂的事情,當屬2012年的那個位於營銷手段巔峯的活動——“紅牛平流層計劃”(Red Bull Stratos)
這個計劃簡單來說,就是奧地利極限跳傘運動員菲利克斯·鮑姆加特納(Felix Baumgartner),想要用人類的肉體挑戰一下超音速。
爲此紅牛聚集了一批科學家、工程師和太空專家,幫助菲利克斯製造裝備,收集他的生理數據,準備了足足兩年時間。
專爲“紅牛平流層計劃”打造的太空艙和壓力服。
所有人都知道這很危險,面對這場足以載入史冊的營銷活動,這位“代言人”極有可能在追求自己的夢想中發生意外。
菲利克斯也清楚這一點,但他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帶有特製氦氣球的座艙,來到了接近平流層,幾乎處於太空的邊緣位置,攜帶好降落傘瞬間跳下。
從3.9萬米的高空中自由落體的菲利克斯,最高時速來到了1357.6km/h(超過一架超音速飛機1278km/h的速度),突破了音障,打破50年來沒有人能打破的人類跳傘紀錄。
“人類是可以超音速的”,這一點對研究高空乃至平流層緊急逃生等項目都提供了新的思路,爲科學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這場直播在網上創造了1.7億次的點擊量,在YouTube上的同步直播吸引了7000萬人次觀看,至今紅牛仍是YouTube上,最受歡迎的品牌。
說來也是有意思,不管是深夜加班的打工人,熬夜開車的司機,通宵學習或上網的朋友,和往野格里懟滿紅牛和冰塊的夜場小王子,紅牛這款功能性飲料堪稱全年齡全階層覆蓋。
這樣一羣人能因爲紅牛和極限運動這個詞搭上線,也算是一種緣分了。
至於意義是什麼?——這樣的問題幾乎遍佈國內外相關視頻的評論區。選手們卻很少去回答。
在獺看來,“意義”也不重要,但是這一切真的蠻酷的,對吧?
↓喜歡我們的文章,勞煩動手點點關注唄!我們公衆號:遊戲水獺!還有很多好玩的喲!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