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平定後劉邦在擔心什麼呢?

張良

天下平定以後,張良隨劉邦入函谷關回到關中。張良素來多病,平日裏閉門不出,修身養性,不久後對劉邦說:我家世代爲韓國丞相,後韓國滅亡,我不惜萬金;爲韓報仇起兵反秦,天下震動。而今我憑三寸不爛之舌成爲陛下軍師,封萬戶侯。已爲布衣之極也,良已知足,願棄人間世事,隨赤松子神遊去也。

“赤松子,秦漢傳說中的上古仙人,號太虛真人(全稱:左聖南極南嶽真人左仙太虛真人),傳說是神農時期的雨師,入火不焚,隨風雨上下天地之間”

 

劉邦

韓信因爲平定天下時功績卓越,被封爲齊王后徙爲楚王。

公元前201年 十月,有人上書告楚王謀反。劉邦問計於羣臣,武將們都說:因當立即發兵,坑殺這豎子。這要是換個別的諸侯,劉邦這麼做沒什麼問題,但是韓信嘛.........

劉邦聽後沉默不語,隨後又問陳平


 陳平

陳平說到:有人上書韓信謀反,韓信知否?

劉邦:不知。

陳平:陛下您的兵馬和韓信比韓信如何?

劉邦:不及。

陳平再問:陛下您麾下將領,誰人用兵能過韓信呢?

劉邦:無人。

陳平:而今兵不及楚精而將不能及,舉兵攻之,豈不是自討無趣。如此,我爲陛下心憂。

劉邦:這該如何是好。

陳平答曰:古時天子巡遊四方,會見諸侯,陛下可假意巡遊雲夢(雲夢澤),可在陳郡會見諸侯,陳郡離楚國咫尺之遙,韓信聽聞陛下出遊,必然前來,到那時一力士便能擒住韓信。

 

 


韓信

韓信聽聞劉邦巡遊雲夢,心中不安,因爲韓信之前收留了項羽手下大將鍾離眜(mei第四聲),韓信手下建議殺了鍾離昧帶着他的頭去見劉邦,這樣必然無事。韓信欣然採納,帶着鍾離眜的頭去見劉邦,劉邦很領情,頭和人一起收下,劉邦命人將韓信綁了放在自己隨行車隊的副車上,就在此時韓信說出了那句千古名言:

果如人們說的那樣,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不過劉邦並沒有殺他,而是將其貶爲淮陰侯,將其留在長安。韓信知道皇帝忌憚自己,無論朝見還是出行都稱病,不願參加,一天到晚悶悶不樂,因爲自己和周勃,灌嬰同級而感到恥辱,一次去拜訪樊噲,樊噲對韓信十分尊敬,還是以楚王的禮遇接待,樊噲迎送都是跪拜,以臣子自稱,但韓信走後並不感慨樊噲的情義,卻反倒說:“現在活着竟然與樊噲這樣的人爲伍了”。如此看來韓信情商實在一般。

不過很快就有人回應了韓信的抱怨。劉邦出兵討伐叛亂,呂后害怕韓信謀反便將其殺害,劉邦聽到這個消息很是高興,自己最大的威脅死了,但是也有些可惜。

 

張良與韓信同爲漢初三傑,二人下場卻各不相同。

司馬光對此評價道:人有生便有死,如同晝夜交替一般是必然的,從古至今無人跳出獨存。以張良的才智,明辨達理,足已知曉神仙不過是虛幻罷了,但是他卻說要隨赤松子神遊,足可見其過人之處,功名利祿之間,正是爲人臣子最難立足之處。即便高祖稱讚的不過三傑而已,但是韓信被殺,蕭何坐牢(善終),不就是因爲不滿足於功名利祿嗎!張良假意追隨仙人而去,捨棄人間世事,視功名爲身外之物,將榮華富貴拋諸腦後,所謂明哲保身便是張良這樣的人吧。


 平定天下後,劉邦需要的是像周勃那樣的能幫他守四方的猛士,而還不是韓信這樣的猛虎。

劉邦在大風歌中便已經說出了一切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風歌堪稱絕唱,短短兩句說盡了自己的一生,最後一句將對漢朝未來的擔憂表現得淋漓盡致。


參考書籍

資治通鑑


往期作品可點擊頭像尋找

喜歡的話請點贊,充電支持一下吧

如果喜歡這類型的文章的話就點個關注吧,過兩天給大夥整個大活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