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生物日誌215]鹿鹿我啊,可是會吸血的哦

中國水鹿Hydropotes inermis

也叫獐,是偶蹄目鹿科的哺乳動物。爲小型的鹿,體型略大於麝。

因其有着尖銳突出的兩顆牙齒,也被人們稱爲吸血鬼鹿。

1870年,英國博物學家Robert Swinhoe羅伯特·斯溫霍,首次向西方世界描述了它。

目前有兩個亞種:中國水鹿H. i. inermis和韓國水鹿H. i. argyropus。

分佈:

原產地爲中國、韓國和朝鮮,後也被法國和英國等引進。

被認爲是最原始的鹿科動物。《本草綱目》說注:“獐無香,有香者麝也,俗稱土麝,呼爲香獐”。

主要棲息在河流沿岸(湖邊)的土地上,高大的蘆葦和燈芯草可以保護它們,不那麼容易被捕食者注意到。

也出現在高山、沼澤、草原,甚至開闊的耕地上。

相傳,凡灌木茂密的生境多麂而無獐,茅草山坡或稀疏林區多獐而無麂。

小拓展:據統計,在鄱陽湖草洲,獐選擇較矮的苔草叢者佔比79.3%,而較高的芒草叢則爲20.7%。

外貌:

體長77.5~100cm,肩高約42~65cm,重量約9~14kg。

耳朵短而圓,雌雄均無鹿角。毛色整體呈金棕色,散佈着些許黑色毛髮。錐形臉呈紅棕色或灰色,下巴和喉嚨上部呈奶油色。

幼崽出生時呈深棕色,上半身有白色條紋和斑點。

它們的胸帶和骨盆帶狹窄,腿長,脖子長。強健有力的後腿比前腿要長。

因此臀部比肩部高,這導致它們會像兔子一樣跳躍奔跑。

在每條腿的腹股溝處有一個用於氣味標記的腹股溝腺,雌雄均有。

它們也是鹿科動物中唯一擁有這種腺體的成員。

尾巴很短,短到幾乎看不見。長度不超過5~10cn。

牙齒:

水鹿長有長犬齒,雄鹿的犬齒相當大,平均長度從5.5~ 8cm不等。

牙齒通常在該種鹿的第一年秋天長出(大約 6~7個月大的時候)。

到早春,最近長出的牙達到其最終長度的大約50%。隨着發育,牙的根部會一直張開,直到鹿長到大約18個月到兩歲。完全長大後,只有約60%的牙在牙齦下方可見。

這些犬齒鬆散地固定在它們的牙槽中,由面部肌肉控制,是一種很好的,可以用來自我保護的武器。

正是由於這些牙齒,這種動物通常被稱爲“吸血鬼鹿”。

生活習性:

除了在發情期交配外,水鹿大多是獨居動物,很少成羣結隊。通常獨居或成雙活動,最多3~5只在一起。

雄性具有很強的領地意識,每隻雄鹿都會用尿液和糞便標出自己的領地。

經常會使用牙進行領土爭鬥。

水鹿能夠發出多種聲音。主要的叫聲是很尖銳的吠叫,它們會通過短暫的吠叫來提醒彼此接近危險,作爲警告的發聲。

行動時常爲竄跳式。生性膽小,受驚擾時狂奔如兔。感覺靈敏,人難以近身。

善於隱藏,它們安靜、不引人注目的行爲,隱藏在茂密的植被中,是它抵禦敵人的最佳保護。

善游泳,中國水鹿可以遊幾公里,經常在小島之間來回移動以躲避捕食者和尋覓食物。

飲食方面:

中國水鹿有點挑食,主食雜草嫩葉,多汁而嫩的植物樹根、樹葉和甜菜等。也喫蘆葦、雜草及其他植物性食物。

它們有四腔胃,但瘤胃柱不發達。因此,鹿不能非常有效地消化植物材料中的碳水化合物。

所以,它們必須選擇纖維含量低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繁殖方面:

在每年11月和12月的發情期,雄性會尋找並跟隨雌性,發出輕柔的吱吱叫聲,並通過垂下脖子,轉動頭部並拍打耳朵來檢查是否有發情跡象。

氣味在求偶過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兩隻水鹿都會互相嗅聞。

是一夫多妻制。最多可以產下七隻幼崽,但大部分只產下兩到三隻,是所有鹿類中相當多產的。

與其他類似物種相比,小水鹿生長得更快,也更早熟。雄性在5~6個月達到性成熟,雌性在7~8個月達到成熟。

平均野生壽命狀態爲12.0歲,平均圈養壽命狀況爲11.5歲。

保護狀態:

在野外,中國水鹿被大量獵殺以獲得初乳,出售後用於民間醫藥。初乳是一種蛋白質和抗體含量高的牛奶,在鹿分娩後會分泌幾天。此外,每年有數以千計的中國水鹿作爲食物在歐洲出售。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4年 ver3.1——易危系列。 以及《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名錄。

 #奇奇怪怪可可愛愛# 

總感覺尖牙長在食草動物上,感覺怪怪的hhh不過也有點反差萌吧...(大概

我是奇怪的bot,我們下期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