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整了个“走猫步”的机器人:真人?机器人?双生舞伶?

小鹏在「涌现 Emergence」主题科技日上展示了不少新东西。


特别是其展示的新一代人形机器人 IRON,一上台就来了段猫步,步伐轻盈、重心流畅、摆臂自然,不少人当场觉得背后拉着根隐形的时尚T台。

这身材,这猫步,这姿态......这很难不让人想到游戏《原子之心》里面的双生舞伶。

但最有意思的其实不是这个机器人,而是底下反应两极分化,就我个人观察,争论一路从大眼睛、睿站等这些平台一路烧到 V2X 这种半极客平台。

有人惊叹技术终于要跨进科幻的门槛了;

也有不少人盯着屏幕看半天,最后得出结论:

“里面有人。”


确实,以目前全球机器人普遍的“铁皮人走路风格”来看,小鹏这玩意儿的动作太“润”了。肩胯协调、脚踝收束、重心落点柔软,这些特征此前更多出现在——人类骨骼驱动上。


但我们先别急着扣“皮套人”帽子,先看看官方宣称的到底整了哪些料。

IRON的硬件堆得很凶。


仿人脊椎、仿生肌肉、全柔性皮肤,加上22自由度的灵巧手,目标直指“真人手部比例”。为了做到轻量化,还用上了全固态电池;再塞进三颗图灵AI芯片,算力2250TOPS,让它在对话、步态规划和交互上都有了“大脑”。

不仅外表像人,算力上也在疯狂堆料,试图学习人类。


官方还宣称这是行业最小谐波关节方案,这意味着它不是做个“铁罐子类人”,而是靠结构级的精细化去逼近生理动作逻辑,这也是其猫步的关键实现。


如果这一切都没吹,那确实已经挺吓人了。

不过,就算小鹏讲了这些,可惜网友不讲武德,还是在继续深扒。


讨论点包括但不限于:

耳朵轮廓是不是太像真人?

走路姿态是不是自然过头了?

外八走路这么自然,机器人哪学来的?

展示时间为什么这么短,不敢多走几步?

还有人说一个很致命的问题:

这种质疑我理解。


因为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机器人要么像机器人走路;要么……就是真的人在走(此事参考马斯克当年用真人冒充机器人一事...)。


但目前综合多个观察细节,比如身体的晃动程度、肩部旋转轨迹,以及现场静止时的平衡系统控制,我反而倾向于它确实是真的机器人。


真人穿皮套要精准模拟这些机械驱动“缺陷”,难度更高,也更容易穿帮。


如果小鹏真敢拿真人冒充机器人,并且当场直播给全国媒体看,那这胆子怕是有点太大了...


目前小鹏也没有进行辟谣,放任各位讨论,给大家留足了想象空间。但不管怎么说,只要引起了争论,有了讨论度,小鹏就已经赢了......

最新消息,小鹏董事长何小鹏在xhs已经发了最新的一镜到底视频,直接打消大家疑虑,真牛逼啊小鹏!


不过,如果机器人能做得足够像人,有情绪表达、有社交流畅度,那对某些社恐人士来说,可能真就是“缓解孤独小助手”。


找对象不至于靠机器人,但先靠它练练社交,未必不是个方向。

再继续讲关于双生舞伶的事。


当IRON那段猫步走出来,很多玩过《原子之心》玩家估计会立刻脑补出原子之心里那对钢铁冷艳舞伶。


动作流畅、肢体协调、个头身材比例也接近。

只是游戏里那种高级身体语言和肢体动作演绎还遥远得很,毕竟那需要庞大的能量、极其复杂的感知和模拟网络。


但方向已经摆在那了——让机器变得优雅,让动作能表达内容,让“拟态”不是装饰,是社交能力的一部分。


未来,机器人不止于是“工具形态的拟人”,而多是“社会形态的拟人”——就像《原子之心》的世界观一样,机器人高度融入人类生活,并替代一部分人类工作。


这一步迈出去,争议就是必然的。


小鹏说计划 2025 年底量产、2026 年底规模量产。先进商业场景,再开放 SDK 和开发者一起来搞生态。

如果真兑现了,那未来上街遇到个背影极像真人的家伙,你得犹豫一秒:


“这是人是bot?”


现在这个节点,也许我们该问个更深的问题:


当机器人越来越像人时,你更害怕它“装得太像”,还是更害怕有一天它“活得太像”?


以前科幻里说:


机器装得像人,会让人不安。


现实里看下来:


人开始怀疑机器人是真人,也让我们不安。


恐怖谷不是机器人造成的,而是我们对人是什么的边界越来越拿不准


这事儿,一想就有种微妙的后背发凉感。


它到底有多像人,不是靠嘴说,是靠用户在真实世界遇到它那一刻的犹豫。


你希望这个东西是真机器人,还是假机器人?

我是 CyberImmortal,关注我们,带你畅游AI世界!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