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硬件世界
一、前言
如果一臺迷你主機,擁有遠超i9-14900HX的生產力性能,比RTX 5050更強的遊戲性能,能流暢運行70B、120B甚至235B超大模型,還配備了2個萬兆網口……
那它無疑會是一款跨品類的 “性能怪獸”,不僅能填補當前迷你主機在 “極致性能” 與 “AI 本地化”領域的空白,還會直接衝擊傳統臺式機、甚至是工作站的市場。
零刻GTR9 Pro迷你AI工作站正是這樣的一款迷你主機。
銳龍AI Max + 395的CPU部分包含16個超大Zen5核心,32線程,加速頻率5.1GHz,擁有64MB三級緩存,以及16MB二級緩存。
iGPU集顯則擁有40組RDNA 3.5架構的計算單元,共計2560個流處理器,依託統一內存架構(UMA)技術最高可共享使用96GB LPDDR5x專用顯存,位寬256bit,顯存帶寬256GB/s,整體規格已經超越了桌面版的RTX 4060獨顯。
AI 性能方面,得益於銳龍AI Max+ 395支持高達128GB超大內存,其中可分配最多96GB內存作爲專用顯存使用,因此它能運行RTX 5090都無法加載、運行的超大規模模型。
實際上,零刻GTR9 Pro迷你AI工作站可以運行Qwen3-235B-A22B的Q2量化模型,對於最新的OpenAI開源的GPT-OSS-120B原生的MXFP4模型,推理生成速度可以達到40tokens/s,這對於使用桌面遊戲顯卡的用戶來說,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二、圖賞:2個USB 4.0接口 + 大面積VC均熱板散熱系統
全鋁合金機身,經由細膩的CNC工藝精心打磨。
機身尺寸180*180*90.8mm,在保持迷你體型的同時還有足夠的空間塞入強悍的散熱模組。
機身左下角有一個方形電源按鈕、右下角有3.5mm耳麥合一接口、SD插槽和一個USB-C 10Gbps接口,上方的4個小孔爲陣列麥克風拾音孔。


上方是大面積散熱柵格與散熱孔,下方是各種I/O接口。
從背部就可以看出這臺主機擁有非常強大的散熱模組。

從左到右依次是電源插孔、2個USB4 40Gbps接口、3.5mm耳麥合一接口、HDMI 2.1 8K 60Hz、DP 2.1 8K 60Hz、2個萬兆網口、2個USB 3.2 10Gps接口。

整個底部都是散熱孔,同時還設計了一個底座可以託高機身,讓內部空氣交換更加順暢。

打開大概可以看到供電電路的電容部分放在了主板的背面,採用了大量昂貴的片式聚合物電容。
右邊有2個M.2接口,覆蓋着散熱鰭片。

2個M.2接口都支持PCIe 4.0 x4,右邊一個插着一條2TB PCIe 4.0 SSD。

中間是銳龍AI MAX+ 395處理器,旁邊是8顆美光LPDDR5X內存,內存總容量128GB,位寬256Bit、8Gbps速率,帶寬256GB/s。

MSC 2.0散熱系統,整個底部都是大面積VC均熱板。

137mm寬散熱鰭片。

2個超大靜音風扇 、大面積VC均熱板再加上 137mm寬散熱鰭片配合底部進風貫穿式風道設計,可以帶來穩定的性能釋放。

DC電源設計在機身頂部,規格19V12.1A,輸出功率230W。
三、理論性能測試:完勝i9-14900HX
1、CineBench R15

2、CineBench R20

3、CineBench R23

4、CineBench 2024

5、Blender Benchmark 4.5

6、Corona 10 benchmark

7、Indigo Benchmark

8、V-ray Benchmark 6.0

測試數據彙總如下:
![]()
可以看出,不論是理論性能還是生產力效能,銳龍AI Max + 395都遠強於i9-14900HX,平均領先幅度達到了26.6%。
在Vray-Benchmark 6.0這種支持AVX-512指令集的應用中,銳龍AI Max+ 395處理器的領先幅度更是高達42.6%。
四、AI測試:可運行235B大模型
這種產品已經不單純是傳統意義上的迷你機,更是一臺迷你AI工作站,非常適合AI開發者,尤其是個人和小企業開發者。
1、AI Image Generation Benchmark--Stable Diffusion 1.5(FP16)

當Radeon 8060S使用FP16精度進行AI Image Generation Benchmark測試時,總分爲674。
2、AI Text Generation Benchmark

AI Text Generation Benchmark的測試,Radeon 8060S在LLAMA 2 13B的測試中,分數是RTX 5050的三倍。
3、DeepSeek R1
零刻GTR9 Pro迷你AI工作站配備了128GB LPDDR5X內存,最多可以分配96GB顯存。測試時我們設置爲64GB內存和64GB顯存。

我們下載了各種模型組,直接使用QWEN3-235B A22B進行測試。
![]()
235B模型顯存佔用41GB,目前爲止在消費級GPU僅有Radeon 8060S(最大可以分配96GB顯存)可以流暢運行。
即便是RTX 5090,由於其顯存只有32GB,強行加載235B模型只會出現爆顯存的情況,算力斷崖式暴跌。
我們試着讓Deepseek模仿杜甫的《登高》,爲黃鶴樓創作一首七言律詩,生成速度爲9.62 tokens/s,總計耗時1分鐘。
五、遊戲性能測試:遠強於桌面版RTX 5050
1、3DMark

在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測試中,RADEON 8060S圖形分數爲13994分,核心溫度最高82℃,核心運行最高頻率爲2867MHz,顯卡最大功耗120W。

在2K分辨率3DMark Time Spy測試中,RADEON 8060S圖形分數達到了11061分,核心運行最高頻率爲2704MHz,顯卡最大功耗120W、最高溫度82度。
2、地平線:零之曙光

3、古墓麗影:暗影

4、怪物獵人

5、黑神話:悟空

6、極限競速:地平線5

7、賽博朋克2077

8、無主之地3

9、戰爭機器5

![]()
綜合所有遊戲的測試數據,Radeon 8060S的遊戲性能要比RTX 5050高了9%,比RTX 4060 Laptop強了10%。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RTX 5050的整卡功耗高達130W,RTX 4060 Laptop也有115W,而Radeon 8060S的120W是包含了CPU與GPU的整機功耗。
六、溫度與功耗測試:整機性能釋放120W 雙烤最高僅76度
1、CPU烤機
![]()
使用AIDA 64 FPU單烤CPU,處理器功耗從頭到尾都穩定在120W,核心溫度90度。
2、雙烤

將CPU與GPU同時滿載時,由於GPU核心分攤的大部分功耗,SOC的散熱壓力小了很多,雖然整體功耗依然是120W,但CPU溫度只有69度,GPU溫度只有76度。
其實將整體功耗放開到140W甚至150W,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3、SSD測試
零刻GTR9 Pro迷你AI工作站採用的是一塊英睿達的P310 2TB PCIe 4.0 SSD。

在AS SSD Benchmark中,這塊2TB的PCIe 4.0 SSD的總分爲10867,順序讀寫超過5500MB/s、5400MB/s,4K隨機讀取85MB/s,隨機寫入214MB/s。
在CrystalDiskMark測試中,順序讀寫速度分別達到了6956MB/s和5639MB/s,4K隨機讀寫速度分別爲59MB/s和248MB/s。
七、小結
作爲一臺迷你AI工作站,零刻GTR9 Pro不論是CPU理論性能、生產力效能、遊戲性能還是AI性能都遠遠超出了以往迷你主機的範疇。
在擁有VC均熱板的MSC 2.0散熱系統加持下,銳龍AI Max + 395可以在長時間保持在120W的性能釋放下,而雙烤時更能將核心溫度控制在76度以內。
在生產力相關應用測試中,銳龍AI Max + 395比起i9-14900HX,領先幅度爲26%,而在Vray-Benchmark 6.0這種支持AVX-512指令集的應用中,領先幅度更是超過了40%。
至於遊戲性能,處理器內置的Radeon 8060S要比RTX 5050高了9%,比RTX 4060 Laptop強了10%。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RTX 5050的整卡功耗高達130W,RTX 4060 Laptop也有115W,而Radeon 8060S的120W是包含了CPU與GPU的整機功耗,實際上GPU功耗應該在80W左右。
也就是說,Radeon 8060S只需要80W的功耗,遊戲性能就比130W的桌面版RTX 5050還要強9%。

對於想玩AI的玩家來說,現在不論是生成式AI還是推理式AI,都極度需求顯存容量。
消費級顯卡顯存容量最大的是售價2萬元甚至更高的RTX 5090D,擁有32GB顯存,而零刻GTR9 Pro迷你AI工作站配備了128GB高位寬LPDDR5x內存,最多可以分配96GB顯存。
因此零刻GTR9 Pro迷你AI工作站不僅僅是能運行32B模型,就連70B、120B甚至是235B模型也不在話下。
在流暢度方面,我們實測了Deepseek R1 235B模型,生成速度爲9.62tokens/s,回答一個普通的問題等待時間約爲1分鐘,應該也是可以接受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回答問題的深度層面,Deepseek R1 235B模型遠非那些在線AI可比。
零刻GTR9 Pro迷你AI工作站128G + 2TB版本的售價是13799元,比起其他搭載銳龍AI Max + 395的工作站還要便宜不少。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