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只是我的个人思考,不代表购买建议
这也是外设真相这个系列的第三期,最后还有更新,希望大家多给我点个关注。(点赞和盒电也拜托啦)
https://api.xiaoheihe.cn/v3/bbs/app/api/web/share?link_id=e2eb711522f6
不知道大家会怎么去买一个鼠标?上网搜一个最近被大家推荐的就直接买了?
不对!我有在思考 对于握姿,不同握持习惯也看了网上更多的介绍。
![]()
双击可爱fufu!拜托啦
关于握姿
![]()
之前一般都认为主要有这三种。
但现在关于鼠标握法,卓威给出来不同握姿对应的类型:
![]()
指握:只有5个手指接触鼠标,手掌基本悬空。
前抓握:手腕悬空,握持位置靠前,手指部分抓握鼠标。
后抓握:手指与掌根捏住鼠标,握持位置靠后。
抓趴:掌心与鼠标背部贴合,手指部分的握法类似抓握。
趴握:手指和手掌都贴合鼠标,是一种较为饱满的握持方式。
大家可以根据这个更细致的握法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鼠标。
如何去寻找呢?因为之前都是通过参考第一张图的那三种握法的。
但是我这里可以给出一个比较可以参考的:就比如说抓趴这个握法。大家可以去寻找高背设计以及相对于对称且鼠标后跟是更贴掌心的。以这种模具来寻找,更容易找到自己适合的鼠标。
![]()
这样我们就找到了适合抓趴的裂空z1(非广告)
如果是指握,就会发现ROG龙鳞Ace Mini是那个和模具相似的款式。
量手长
手掌自然伸展,测量掌根到中指指尖的直线距离,以此划分三类手型:
![]()
小手(<17cm):适配长度<120mm的鼠标,比如罗技GPW4“小狗版”、VGN F1 Pro Mini,这类迷你型能让手指轻松覆盖按键,避免操控时手掌悬空疲劳。
中手(17-19cm):可选117-125mm区间的鼠标,像艾石头HE6(120mm)、雷柏VT3S、ROG战刃3标准版,尺寸平衡了握持感与灵活性。
大手(>19cm):优先选长度>125mm的型号,例如雷蛇蝰蛇V3 Pro(130mm)、ATK裂空X1,大尺寸能让手掌自然贴合,避免“握不住”导致的操作变形。
传感器
我在上一期对于鼠标传感器的部分讲的比较少,而且我觉得传感器确实差距不是很大。
![]()
但是但是我发现大家有些朋友会去使用玻璃垫。确实会有一些老型号的传感器是不支持玻璃垫的,可能会出现鼠标丢帧,抖动的现象。这一点大家一定要多参考。也无法找到到底哪些鼠标传感器是不支持玻璃垫(就连鼠标垫品牌方都不说清楚)
![]()
但是哥们也查了很多家,基本上只要是中高端的鼠标传感器都是支持玻璃垫,像- ROG AimPoint 原相PAW3950 Ultimate- 原相PAW3805系列- 原相PAW3395等等。
下图为rank list在2024年底的传感器性能排名,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然后就是传感器虽然支持的dpi幅度很大,但DPI日常用800-1600足够,过高的DPI对普通用户意义不大;
![]()
![]()
![]()
那中端鼠标传感器是否值得购买呢,其实中端传感器已能满足多数办公和轻度游戏需求。预算有限的用户可以优先考虑传感器稳定性和品牌调校,而不是盲目追求高规格。
现在!大家应该有些了解鼠标的选择方法了!像 日常办公/轻度娱乐的优先选无线双模鼠标带静音微动的那种。
电竞玩家就重点关注“低延迟、高精准”就选搭载原相PAW3950- ROG AimPoint/罗技HERO 2传感器这样的传感器。
最终的最终
适合自己的,才是性价比最高的。
如果觉得这篇攻略有用,不妨点赞收藏,后续还会出不同价位鼠标的推荐合集,记得关注哦~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