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如舊約中巴別塔般的宏偉城池,被一艘天外飛船撞毀。
被稱作球比倫的城市隕落,留下形似阿比斯的深淵。
無數尋寶獵人被深淵中的財富吸引,於是踏入其中。
故事並不複雜,卻以某種新奇的角度,引人好奇。
![]()
測評結論:
9/10(★★★★★,季白十一)“核彈融黑洞,誰用誰知道”
初見《球比倫戰記》像極了從微信遊戲廣告裏“潤色”出來的那種作品,半甙一度對它不抱期待。
然而其獨特的玩法拓展性,配合局外成長和豐富不重疊的角色特性,把下班後疲憊的季白最後那點能量完全抓握,一週就狂打了50小時。
本文依舊從畫面,反覆遊玩性,劇情,音樂四個部分來簡單介紹一下這款讓我上癮到電腦都忘記關機的超絕爽遊。
![]()
一、『像素打磚塊,簡單不簡陋』
一座如同大理石鑄造的巴別塔一樣的城池矗立在大地之上,相當細膩的像素畫風,結合灰撲撲的昏黃濾鏡質感,一股蕭瑟的秋風似乎掠過耳邊。
遊戲內操控的小人都有各自獨特且鮮明的立繪,卻又和我想象中不同。
角色立繪獨特鮮明,卻意外地胖乎乎,帶着一種Q彈的肉感。大概是這世界的人人都揣着個大胃袋,不過整體觀感舒適,毫不違和。
![]()
當然,本作的重點不在此。畫面屬於“看得慣的會喜歡,看不慣的也能接受”的類型。
———————————————————————
二、『微信小程序,越打越上癮』
與打磚塊不同,球比倫允許你全屏亂跑;
與吸血鬼倖存者不同,球比倫重點在於局內build效果融合;
與雷霆戰機不同,球比倫會讓你在局外瘋狂成長。
遊戲允許你開局選一個優缺點明顯易懂的角色,然後帶着他的彈珠入場,擊殺小怪獲取經驗升級,球的等級隨之提升,傷害與屬性也逐步增強。
![]()
當小球到達3級,遊戲內小怪抵達落得融合核心便從單純的瞬間升級選項,擴展至三個,包含一個“進化”和“融合”選項。
而這就成爲了本作遊戲的底層邏輯和爽感來源。
“進化”,就是把兩個三級球融合成一個全新的球,很符合邏輯。
嗯,意思是那兩個三級球成了苦命鵪鶉。
![]()
例如火球+光明球=太陽球;在這個基礎上把太陽球+黑暗球=黑洞球(秒殺小怪)。
如果只是進化這一機制,那麼並不能帶來多少變數,build可玩性也會隨着大神研究出的套路固化,讓遊戲成爲刷開局的“刷子游戲”
精髓在於另一個選項:融合
![]()
將兩個未融合過的三級球組合,產生全新效果,就是那麼簡單,但是卻因此帶來非常多種的build變化:
閃爍,本體是靠黑暗和光明進化得來的樸素球,效果是打中讓整個屏幕扣一次血,加幾秒致盲,傷害很低,要靠它刷怪基本是不切實際。
血流如注,本體是靠鐵球和刺球進化得來的debuff球,效果是給打中的怪貼上流血debuff,挺痛的但是射的慢。
如果你把閃爍球(全屏扣血+致盲) + 血流如注球(附加流血debuff)=全屏扣血並附加流血的強力組合。
頻率太低怎麼辦?
你可以搭配擊中分裂的育母和卵囊進化成的蜘蛛球,與增加子彈數量的被動技能,站在屏幕左下角實現全屏彈幕覆蓋。
掛機,升級,躲一下boss的高傷彈幕,一把拿下。
如果你開局選了夫妻那麼小球子彈數量還能翻倍,選了盾哥,你就能玩到反彈半個屏幕的超級打磚塊。
本作的build成型後割草體驗就能再次拔高,像獎池一樣不停累積。
![]()
好巧,我們這裏不止球可以融合。
在局外通過局內藍圖建造“婚介中心”後,你可以同時攜帶兩名角色開局,其Buff與Debuff同時生效。
把盾哥和夫妻融合結婚一下,你還能看到一個只能在旁邊看着自己丈夫被大盾護在身後狂暴發射的無能的妻子。
(但是很強)
———————————————————————
三、『局外成長設計巧,推圖建造全閉環』
提到婚介中心和藍圖,我們就可以順理成章地進入局外成長部分。
本作的局外成長給了我很有趣的感受,因爲你不僅是點技能樹,更是實打實地建造、種田、挖礦,然後再次依靠發射撞擊建築的形式收集材料和建造建築。
每完成一局遊戲,無論輸贏,你都能在局外發射一次,發射數量取決於你擁有的角色數量。
角色則通過推圖獲得藍圖並建造解鎖。
於是,遊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閉環:
打關卡 → 掉藍圖 → 造建築 → 解鎖新角色/新成長 → 用新角色打關卡……
![]()
因爲你一直在解鎖新人物和新的局外成長,所以你的局外一直在成長,你的推圖就會越來越順利,但是這裏有一個小漏洞。
你或許會問,如果我只玩一個角色,不就打破這個循環了嗎?
球比倫在這方面給了兩軟一硬的手段。
硬性手段是,只有新角色通關才能獲得“齒輪”,用於升級主城,才能進入更深的地圖解鎖更多的體驗。
軟手段則是從藍圖和成就係統下手。
藍圖方面,首先你不可能在一次探索拿到一張地圖全部的藍圖,其中包含強大的局外成長戰力,或者強大的角色。
因此你必須多刷同樣的圖,而反覆用同樣的角色打同一張圖實在無趣,你就會不由自主的嘗試其他角色,畢竟你剛剛打完又成長了一波。
此外,每張地圖首次通關後,會解鎖一個1x1建築,效果是“本圖使用不同角色通關越多,局外戰力越強”。
那麼爲了讓自己割草更爽,你就需要嘗試每一種角色。
![]()
既然又提到了角色,我就又可以順理成章的介紹一下本作的角色。
因爲其豐富度實在是過於充實,導致你幾乎每玩一個新角色,都要嘗試一種幾乎全新的流派。
(以下內容建議希望自己體驗新奇感的讀者謹慎閱讀)
一開始的角色,筆者正在研究球的組合,把各種圖鑑都先開一下爲build做準備,直到我解鎖了沉思者,哥們上來就開始自己選升級,自己點融合,我要做的只剩走位。
後來解鎖了婚介中心開始研究角色機制聯動,搭配了類似雜耍配合鞭笞,夫妻配合盾哥等玩的上頭。
在此過程中解鎖了一個叫極端分子的哥們。
他比沉思者還過分,他讓我我完全的掛機,他還有個好哥們戰術大師,直接把遊戲弄成了泡泡龍一樣的回合制,這倆一起更是可以自動掛機30分鐘看他們操作。
從角色回到局外成長,推進後期解鎖了自動挖礦砍樹的建築,自己推圖的建築,無限升級的建築,甚至離線掛機收。
遊戲從此又一轉掛機遊戲,只要你願意,你可以帶着全s屬性和全+10入場,碾壓之前打不過的所有關卡。
順便分享一下筆者目前的佈局,射一次2000元加建築全升級
![]()
跟着遊戲內的腳步,一步一走,我發現成就也都解鎖的七七八八,剩下的一些也完全可以靠極端分子帶其他角色掛機通關,給我帶來的全程都非常舒適,節奏也非常快的肉鴿體驗。
甚至還有不少可拓展內容,比如近戰系列的彈珠和角色,和材料數量掛鉤的角色等等等等
———————————————————————
四、『劇情略詭譎,如喫靈感菇』
球比倫在劇情方面着筆其實是想當少的,但是卻從某種角度很吸引我,與《夢之形》的簡單白話不同。
球比倫的劇情幾乎可以說是不涉及任何劇透的風險,從始至終就和喫了菌子一樣。
但我還是要劇透警告⚠以下內容涉及劇透,請謹慎閱讀⚠一下
和開頭所述,形似巴別塔的城池被外星飛船撞毀,隕落後留下了一個深坑,無數探險家都來這個深淵尋找寶藏。
而在最終關卡“月球”擊敗外星飛船後,
我們的角色鑽了進去。
直到鑽進去8人後,他們攜手,帶着「只要出現飛船就有的彩虹色光污染」從深淵底部飛了出來,之前的外星飛船,或者說是“月亮”變成了巴別塔城池的樣子,衆人一起升空。
這段演出離奇得如同喫了菌子一樣迷幻,讓我不由自主的去想有關舊約相關的內容。
![]()
此外,筆者也對小人立繪都神情感到好奇,所有人都眼睛都是陰沉的黑塊,卻有人哭有人笑,有人咬牙切齒,有人平靜如水。
除了角色簡介中的隻言片語,我們無從得知更多,實在是可惜。
———————————————————————
五、『悅耳又弔詭,終不明覺厲』
開頭飛船朝着球比倫城池砸過來的時候,音樂非常的肅穆,如同在聽教堂禮讚。
遊戲內則是根據每個地圖特色有着自己的音樂,但常被爽快的彈幕割草音效覆蓋。
因此中間你可以放自己喜歡的音樂,主打一個爽。
結尾的時候聲音從開始的感受變得更虛無,有一種升格了感覺,配合那個不斷變化的彩虹色精神污染畫面,整體呈現一種弔詭的宗教氣質。
![]()
簡而言之就是開頭結尾不明覺厲,中間舒緩好聽,也不妨礙自己放音樂聽,是筆者個人非常喜歡的一種形式。
———————————————————————
結語:『它的目的是讓你結束遊戲』
《球比倫戰記》帶給我接連不斷的驚喜。
如果現實生活中,我是個喫快餐,刷短視頻的碎片化現代人,那麼他則是把我的網絡一塊補全。
用持續的玩法創新、彈幕密度與Build組合,一次次點燃我的熱情,而最後遊戲又明確告訴你:後面沒有新內容了,該結束了。
這與它肉鴿的屬性和考慮日活的遊戲觀念看似背道而馳,卻從另一種角度滿足了我,不必被無聊的DLC拖累,不必因沉沒成本而勉強留存。
這就是一部你可以打完、白金、長吁一口氣,然後安心刪除的優秀肉鴿遊戲,你不會有被他釣着的感受。
他從一開始就轟轟烈烈,直到你們一同燃至終章,最後化爲純粹且純淨的烏有,只剩你腦中對他有那麼一句感情殘存。
“謝謝你來過。”
![]()
感謝你的閱讀
附:發行商DD社代表作
《色灰》《NEVA》《英雄薩姆》《火線邁阿密》《影子武士》《武裝原型》《挺進地牢》《紅弦俱樂部》《野餐大冒險》《武士零》《我的朋友佩德羅》《紅怪》《循環英雄》《邪惡冥刻》《咩咩啓示錄》……
你崛起罷。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