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復活老遊戲,GOG聘請偵探尋找“隱居”版權人

爲了把更多“老遊戲”帶回數字發行平臺,GOG在遊戲版權追溯上遇到不少麻煩:團隊不得不尋找失聯的權利人、翻查紙質合同,甚至在一例中委託私家偵探尋找一位在英國隱居、幾乎與世隔絕的版權繼承人。GOG高層在近期訪談中披露了這些鮮爲人知的幕後故事,揭示了老遊戲上架背後既法律又技術的雙重難題。 

GOG 一直以收錄大量復古、DRM-free無數字版權管理遊戲聞名,但要把這些老作合法上架,並非只是“移植”那麼簡單。GOG 的高層在接受媒體與行業播客採訪時表示,許多早期遊戲的權利關係混亂或記錄缺失,找到真正的版權持有人往往比修復遊戲本體更費工夫。爲此,團隊不得不採取包括法律檢索、聯繫舊公司、查閱紙質合同,甚至僱傭私家偵探等非常手段來確認權利歸屬。 

在被提及的具體案例中,GOG 僅知道某英國人繼承了多部經典遊戲的版權——但對方“人在哪裏”卻沒有任何數字線索。GOG 團隊最後請來英國本地的私人偵探,結果發現該權利人幾乎不使用手機與互聯網,過着近乎隔世的隱居生活,甚至不知道自己繼承了這些遊戲版權。此類情況令尋權過程極其耗時且不可預測。 

除了“隱居繼承人”外,GOG 還遇到過其他古怪或棘手的情形:有的開發者後來轉行成爲其他行業的大亨,有的作品相關文書在火災或搬遷過程中丟失或被銷燬,使得證明權屬更爲困難。再加上早期很多公司並未留下完善的電子記錄,查證工作常需翻閱幾十年前的紙質檔案。 

法律之外,技術問題同樣不能小覷:即便成功獲得許可,許多老作的源碼、構建工具或依賴早已失效,要讓它們在當代操作系統與硬件上穩定運行也需要大量工程投入。此外,早期遊戲有時被綁定舊式 DRM 或與已消亡的第三方中間件緊密耦合,處理這些問題既耗時又容易觸發新的法律討論。 

這些困難也說明了爲何遊戲保存工作至關重要:相關機構估算,絕大多數早期電子遊戲在現代平臺上已無法正常運行,有研究與組織指出被認爲“不可玩”的遊戲比例很高。因此像 GOG 這樣的保存與再發行項目,不僅是商業行爲,也具有文化遺產保存的意義。 

GOG(原名 Good Old Games)由波蘭公司運營,以“無 DRM”與復古遊戲目錄著稱,後成爲 CD Projekt 的子公司並持續擴展其現代與經典遊戲庫。

GOG 近年來推進“保存/復刻”類計劃,鼓勵玩家提交“Dreamlist”希望上架的遊戲清單,並據此優先尋找並談判版權;但正如公司高層所言,從線索到達成協議並最終將遊戲發佈到店鋪,中間可能要經歷漫長的法律與工程流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