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失地”之作
年度FPS巨作《战地6》终于发售,STEAM峰值人数破70W大关,媒体均分80分,不过一看STEAM全球好评率仅仅是75%,而简体中文好评率才48%。
查看了大多数差评都是武器配件肝度过于离谱,当然也有一些其他小问题(更新可修复),作为从《战地1942》入坑的老油条,还是很愿意将《战地6》收入囊中的。
因为硬核所看重的,正是那浓厚的战地氛围,这是其他游戏无法比拟的特色。同时,《战地6》回归了经典核心玩法,摒弃了《战地2042》中的那些硬伤,这无疑坚定了本人的入坑决心。
目前游戏时长近30个小时,内容上已经了解得七七八八,今天就给大家用7款A卡验证一下《战地6》对于显卡的需求,后续还有针对CPU的单独测试,最后也给大家分享一下多人游戏16级和战役通关后的体验感受。
七款参测的AMD显卡介绍
第一款是来自旗舰级的蓝宝石RX 7900 XTX白金版,外观风格主要是采用红线点缀更为简洁,也符合AMD主题色,它拥有14层PCB、铝制电容、6根镀镍热管等高规格用料,代表着A卡阵营最强4K理论光栅性能。
第二款则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4K游戏卡——蓝宝石RX 9070 XT NiTRIO+氮动OC,外观采用一体式框架、独特纹路形成了简洁和大胆的工业风格,它拥有12层多倍铜PCB、16相数字供电、6根复合热管等豪华配置,采用全新12V-2x6供电接口并且隐藏在背部。
第三款则是介乎于4K和2K定位的蓝宝石RX 9070 PURE极地OC,全新设计的极地白导流罩依然是一种简洁、优雅现代美学,非常适合白色主题装机方案,它内置了12相数字供电、5根复合热管、一体式散热模组等配置用料。
第四款则是2K全能卡定位的蓝宝石RX 9070 GRE PURE极地OC,为国区特供型号,也是同样风格的纯白设计,内部用料和RX 9070比较相似,配备5根优化复合热管和PTM7950超导热膏,并有一体式框架加固设计。
第五款是定位介乎于1080P和2K的蓝宝石RX 9060 XT 16GB PURE极地OC,采用RX 9000家族新一代极地纯白导流罩,侧面有RGB LOGO灯,双飞翼轴流扇主打紧凑型——只有240mm可兼容不少ITX机箱,它内置了3根复合热管、PTM7950导热膏、一体式散热模组、一体式框架设计等扎实用料。
第六款显卡是蓝宝石RX 9060 XT 8GB PULSE脉动,本体设计和极地系列轮廓和线条基本一致,只是整体变成了黑色带红色线条点缀、LOGO变成了更低调的无灯设计。240mm机身下,同样也有3根复合热管、PTM7950导热膏、一体式散热模组、一体式框架设计这些配置。
第七款则是定位主流的蓝宝石RX 7650 GRE 8GB黑钻版OC,外观采用带钻石、金色三角形点缀的灰黑色导流罩,内部拥有3根镀镍热管、加厚鳍片以及显存和供电散热模组,能胜任1080P畅快游戏体验。
配置选项、FSR 4和测试场景
考虑到《战地6》多人游戏对于CPU性能尤其苛刻,本次处理器直接使用锐龙9 9950X3D最大程度降低CPU瓶颈,各位如果也是双CCD的处理器,安装芯片组驱动之余,切记勾选Xbox Game Bar以便正确调度。
主板是技嘉B850M电竞雕,搭配两根DDR5 6000C26 16*2内存套装,操作系统是Windows 24H2最新版本,搭载显卡驱动是AMD Adrenalin 25.10.1 Preview预览版,针对《战地6》有优化支持。
《战地6》预设画质是分为低、中等、高、超高和极致,BETA版那会只有超高档,重新测试显然更有意义,大概过了一遍图像设置,光影部分相比上一代《战地2042》增加了局部光源、阴影质量、太阳阴影质量和全局光照这些选项,而且实战中明显能感到贴图更精细,破坏效果也更细节。
右侧还有显存占用参考和性能影响说明,前者切记要进入游戏后才是准确值,后者则是针对每个图像选项都会给出处理器、图形处理器和显存性能影响参考(低、中和高),对于喜欢自定义调画质的玩家来说更直观。
AMD最新驱动已经对《战地6》支持FSR 4技术,RX 9000系列显卡用户务必更新,FSR可分为FSR NATIVE AA(原生)、质量、平衡、性能和超高性能档,带有FSR帧生成和AMD anti Lag功能,要是原始帧足够高建议可以尝试开启帧生成,效果总好过战地自家的未来帧渲染技术——提升小之余输入延迟还明显增加。
↑2160P TAA截取
↑2160P FSR 4 NATIVE AA截取
↑2160P FSR 4质量截取
↑2160P FSR 4性能截取
《战地6》的TAA抗锯齿调教其实很不错,在默认50锐度情况下大多数情况下物体细节都很清晰,唯一就是电线、栏杆等线状物体处理不好,具体表现为“虚线”、“断续”等。FSR 4 NATIVE AA对于RX 9000系列来说是最好的方案,画质表现最好只是略微比TAA吃多一点性能。FSR 4质量和性能档锐度在4K差距不大,只是比NATIVE AA略输一筹,整体来看比TAA还是要更好的。
↑测试路线前段
↑测试路线后段
和BETA一样,可能考虑到实际玩家战况差距大,《战地6》正式版也没有内置基准测试,所以选择多人游戏征服模式作为测试场景,就是最为贴近实际游玩强度的,具体就是【开罗围城:撤离战略】这个地图,固定选择北约方,总部部署后按照以上路线一直跑向E点,这条路线基本没有友军和敌方,因为测试结束点是刚出我方总部边界,时长大致20秒,设定个人习惯的视野FOV为104。
三种分辨率预设极致画质帧率
1080P分辨率,极致画质TAA原生情况下,RX 9060 XT 8GB平均帧率已经达到74fps,DICE一贯优秀的优化水平果然没让失望,不过也注意到和16GB版本有一定性能差距,并且开启FSR是无效提升,归咎原因其实就是8GB显存,更建议实际游玩时使用超高画质,下方有测试结果参考。
高刷标准方面,看个人是想搭配TAA还是FSR,TAA就建议RX 9070级别,FSR则是降一档RX 9070 GRE即可。至于RX 9070 XT和RX 7900 XTX两者对比,后者大多情况性能更强,看来《战地6》确实是充分发挥了显卡的光栅性能。
2K分辨率,极致画质建议是RX 9060 XT 16GB起步,TAA原生下刚好达到61fps就很甜点了,至于高刷方案入门无论是TAA还是FSR搭配,都是推荐RX 9070级别,主要是9070 GRE的12GB显存只是勉勉强强够用。
对于这款游戏RX 7900 XTX依然是A卡阵营最强,只不过RX 9070 XT可以用画质更好的FSR 4,只能说各有亮点吧。
4K分辨率,如果只是借朋友的号打打战役,RX 9070 GRE原生TAA也能达到平均46fps,凑合玩或者开帧生成是没问题的。对于入门多人游戏来说,还是更推荐直接上RX 9070。
4K高刷则是需要RX 7900 XTX开启FSR才可刚刚达标,当然也可以使用RX 9070 XT降一档FSR模式或者超高画质来满足高刷需求。
两款8GB显存显卡超高画质帧率
对于那些核心性能尚可,但显存只有8GB的显卡,极致画质完全拉满会提示阈值超出,所以降一档为预设超高更为合适,或者也可以单独降低材质和光源品质,当然对于大多数玩家来说一定是图省事选择前者的。
设置成超高画质后,2K分辨率下RX 9060 XT 8GB平均帧率达到了75fps,相比极致画质提升了23%,1% LOW帧也稳过60fps,完全可以放心流畅玩耍了。而对于RX 7650 GRE,降低画质后它在1080P分辨率也能达到平均55fps,估摸再降一个特效就可以稳过60fps。
除了手动降画质以外,对于8GB显存的型号,也可以在DLC选项卸载高清纹理,代价就是贴图精度下降,各位不嫌麻烦可以去试试。当然对于有些年代感的8GB显存型号(例如588这种),建议是直接卸载高清纹理+大幅调低画质,核心性能显然会先不够用的。
多人游戏16级和战役通关体验
在《战地6》BETA版的时候听到最多玩家声音是TTK时间很短,而正式版虽然增加了一些新地图,个人觉得TTK似乎没有什么变化,明显就是一些稍广阔的地图,其据点仍拥有密集的掩体,而且加上本作破坏系统属于精准向以及更垂直向,中后期掩体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还有本作新加入的合理滑铲机制,其实对于进掩体、减少坠落伤害都有帮助,虽然没有COD21那么有战术性,但绝对是生存工具,以上这些都需要去适应。
相信大家玩得最多还是征服模式,偶尔会玩上一两局突破模式,也就是攻守方融合据点的形式,如果觉得征服模式战场过于混乱无法Hold住的话,可以试试突破模式,打起来明显会形成一道战线,不过这也反映出一些地图的平衡性问题。
比如上述这地图(忘了名字- -),战线完全是一条直线,掩体分布过于对称,导致防守方清一色支援兵架机枪,对面大多数侦察兵打狙击,偶尔有一两个无知少年冲过战线瞬间融化~
经典四大兵种回归,这可能是老战地玩家最值得欣慰的,延续了《战地2042》的自由武器系统,这个机制最多可能就是一个更符合真实战场的设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个性化组合也许不合适,比如拿着步枪、具有侵略性的侦察兵,因为得丢失职业武器加成。
目前硬核偏向于突击兵和工程兵,突击兵其实对于本作TTK短设计来说相当合适,可惜喷子已经被削弱,不过个人觉得依然强势,因为是双主武器加上两种榴弹发射器可选,如果能有烟雾弹那就太逆天了,所以热压榴弹安排在44级让你肝一下其实也合理。
工程兵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均衡的兵种,比较推荐新手或者第一次接触《战地6》玩家上手,冲锋枪配合一定的滑铲技巧其实并不比喷子近战差,比如滑铲接跳跃,主打一个腰射。手电筒也是一个好配件,早期就能解锁,个人已经习惯设置成开火时开启,平时就关闭。
装备方面前期无脑RPG吧,在一定距离中,大概率可以轰死在掩体后的对面,打打载具也凑合,就是抬手动作慢,当作半个榴弹发射器也不是不行。
《战地6》的战役也顺手通关了,估计是赶工期凑数的,虽然有9个章节但是时长很短,关键那个剧情实在老套,老套之余角色塑造很一般,尤其是队友莫名其妙的牺牲,说实话很难共鸣和感动,而且语音感觉太AI了吧。对于战役期待值很高的玩家,还不如回头看看《战地1》,独立短篇故事,从不同国家的士兵或者小人物切入,硬核认为还是战地系列战役部分做得最好的。
当然战役也并非完全不具备可玩性,首先对于第一次接触战地系列的新手,也可以通过剧情先上手,比如战地系统(拖拽救援、滑铲等)、各种武器装备这些都能提前接触到,毕竟多人游戏肝度一般人是无法想象的。其次至少大部分关卡的氛围感还是在的,比如狙击、抢滩登陆、室内CQB(融入破坏机制很棒)前中期关卡,但是越到后面的关卡就越烂尾,如果觉得不适建议提前弃坑。
总结
《战地6》从游戏内容和玩法来看,本作算是平稳落地,没有过于明显的短板,唯一最大争议就是武器配件肝度,这对于一些肝帝来说很合适,但是上班族就很痛苦对吧,至于其他一些小问题都可以等官方更新。
回到性能优化方面,《战地6》也延续了DICE以往优秀的开发水平,本作对于显存有一定要求,1080P主流分辨率,超高画质+原生TAA,RX 7650 GRE就可基本胜任,再上一档RX 9060 XT 8GB就直接可以2K超高画质下流畅了。如果要拉满极致画质,RX 9060 XT 16GB用来匹配2K分辨率很合适,RX 9070则是战4K无压力。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