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正式“停服”!Win10難民:壞了!我成釘子戶了?!

今天,“正版” Win10正式“停服”。

10月14日,微軟將正式揮下終止支持的鐮刀。此後,所有仍安裝Win10的電腦將再也收不到任何安全更新與漏洞修復。這意味着,你的系統將如同失去免疫力的身體,暴露在無處不在的網絡威脅之下,同時與未來更新的應用程序兼容性也岌岌可危。

當然,系統不會立刻癱瘓,你依然可以“強行”使用。但無論是家庭版、專業版、企業版還是教育版,一旦出事,後果全由用戶自己承擔。不想在互聯網上“裸奔”?微軟給出的官方路徑唯有一條:升級至Windows 11。不過,正如我同事所調侃:“一大波印度碼農已經在海灘邊蹲着,等着咱們收取Win11的新Bug呢。”

龐大的“不肯往前走”的Win10用戶羣

爲何微軟此次態度如此強硬?答案不言自明——它無法容忍新一代操作系統遲遲無法普及。然而,Win11發佈三年半以來,市場對其的接受度始終未能達到微軟的預期。

這背後,首先是硬件門檻無情地篩掉了一大批“老貔貅”用戶。Win11發佈之初便設立的TPM 2.0安全模塊、特定處理器架構、安全啓動等一整套要求,讓許多老電腦想升也升不了。對於這部分用戶,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只有一條:花錢升級硬件。

但更深層的原因在於,有相當一部分用戶從情感上就不待見Win11。除去界面UI被戲謔爲“跪舔蘋果風”之外,許多Win10鐵桿用戶認爲,Win11缺乏令人非升不可的“殺手級功能”。與其耗費時間遷移數據、適應新交互、並迎接未知的Bug,不如繼續堅守早已得心應手的Win10陣地。對許多人而言,“穩定順手”遠比“追新求異”來得實在。

據權威機構StatCounter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5月,Windows 10仍牢牢佔據全球53.2%的桌面市場份額,而上市已久的Windows 11份額僅爲43.23%。一個更驚人的冷知識是:甚至仍有8.5% 的設備在運行早已被宣佈“死亡”的Windows 7。可見,廣大用戶對“系統安全”的焦慮感,遠沒有廠商想象中那麼強烈。

微軟並非沒有提供緩衝地帶。對於滿足條件的用戶,它推出了擴展安全更新(ESU)計劃。個人用戶最多可支付每年30美元(最多3年) 來購買額外的安全補丁。然而,正如網友所言:“有免費的,誰會花錢呢?”——這恰恰點出了ESU計劃的核心目標:企業用戶

對於企業而言,系統安全性直接關聯核心數據和業務命脈,Win10停服是無法忽視的重大風險。因此,是支付ESU費用延續舊系統的生命,還是投入更大成本升級硬件或整機,成了他們必須精打細算的單選題。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