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終極夢想“傳國玉璽”爲什麼缺了一個角

傳國玉璽,一方承載着中國皇權正統的至高信物,這個四寸珍寶的命運比任何傳奇都更加跌宕起伏。它的缺角與下落,共同構成了一個貫穿千年歷史的未解之謎。

玉璽的前身是舉世聞名的和氏璧。秦始皇統一六合後,命丞相李斯以篆書刻下“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這方玉璽從此成爲“皇權神授、正統合法”的至高象徵。秦朝覆滅後,玉璽在歷代王朝間傳承,每一位爭奪它的君主,無不想通過它來宣示自己承接了天命和皇位正統。

而它那著名的缺角,則源自一場驚心動魄的政變。西漢末年,外戚王莽圖謀篡位(我前面的文章也寫了王莽的故事),派其堂弟王舜前往長樂宮,向太皇太后王政君(也是王莽的親姑姑)強行索要玉璽。太后悲憤交加,痛斥王莽背信棄義,盛怒之下將玉璽狠狠擲向王舜。玉璽應聲墜地,一角崩碎。

王莽得到這方殘璽後,惜其破損(也爲了證明自己皇位的正統),遂命能工巧匠以黃金精心鑲嵌修補,這便是“金鑲玉”技藝的傳奇起源。這處金鑲的殘缺,也因此成爲王朝更迭、權力暴力交替的永恆見證。

在隨後的千年歲月裏,傳國玉璽在歷史的驚濤駭浪中時隱時現。它歷經東漢、魏晉南北朝的戰亂紛爭,在隋唐時期曾重現世間,被奉爲鎮國之寶。然而它的命運始終與國運息息相關,每逢亂世便會神祕失蹤。

關於其最終下落,歷來衆說紛紜,但均無定論:

1. 後唐末帝自焚說:這是最被史家採信的說法。公元936年,後唐末帝李從珂在亡國之際,攜玉璽登玄武樓自焚。玉璽可能就此毀於大火,或長埋於洛陽廢墟之下。

2. 元順帝攜走說:另一種說法認爲玉璽曾藏於元朝宮廷,元順帝北逃時將其帶往漠北,此後便杳無音信。

3. 明清重現疑雲:明清兩代雖屢有“傳國玉璽重現”的記載,但經後世考證,這些多是仿造的贗品,旨在爲皇權增添正統光環,真品始終未曾現身。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