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貫線後再無縱貫線?

“一切曳然而止,真理在荒謬被證實以前都只是暗室裏的裝飾。”

2008年,它橫空出世。李宗盛、羅大佑、周華健、張震嶽——這四位任何一個名字都足以代表一個時代,竟然擠在一起,組成了一支“臨時樂隊”。

沒有長遠的商業藍圖,只有一場爲期一年的、轟轟烈烈的“預謀告別”。

那時的人們也天真地以爲,這是一場頂級盛宴的開始。直到很多年後才明白,那其實是華語樂壇黃金時代,一次盛大而溫柔的迴光返照。

他們是劃過我們天空的四道軌跡。

羅大佑是時代的註腳,他的歌裏是家國、是社會、是迷惘的青春。當他開口,我們聽見的是歷史的車輪聲。

李宗盛是心底的紋路,他的詞裏是愛情、是人生、是說不清的細碎惆悵。當他低語,我們聽見的是自己的故事。

周華健是陽光下的江湖,他的聲線裏是朋友、是俠氣、是風雨過後的灑脫。當他高歌,我們聽見的是滾燙的熱血。

張震嶽是午夜的公路上,他的旋律裏是孤獨、是自由、是無所適從的溫柔。當他彈唱,我們聽見的是年輕的傷口。

那一場爲期一年的、漫長的告別

從成立的那一刻起,縱貫線就進入了倒計時。我們都知道,唱完這場,就少一場。再見,所以再見。

2010年1月30日,臺北小巨蛋,終場。

他們唱了最後一首歌,然後放下樂器,緊緊擁抱。沒有過多的言語,所有的告別,都寫在了那一年的音樂裏。

他們解散了,像完成了一個浪漫而殘酷的約定。

如今,我們偶爾還會在音樂軟件裏,點開那首《亡命之徒》:

“ 我們都不必在意未來的樣子,像是精神病患寫的詩或是煙花綻放的節日。隨它去吧, 我們都只活一次…”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