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人改良了空氣炸鍋

這是引文

讓薯條少80%脂肪的創新者——空氣炸鍋誕生記

2010年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上,一款蛋形空氣炸鍋引發轟動——它製作的薯條脂肪含量比傳統油炸少80%。這款改變大衆飲食方式的產品,源頭是荷蘭工程師弗雷德·範德維傑的煩惱。

2006年,減脂期的弗雷德被電視購物 零脂肪油炸鍋 吸引,到手後卻發現其體積龐大、操作繁瑣、口感糟糕。工程師的創新基因讓他萌生念頭:“不如自己造一臺”。

他拆解舊炸鍋發現,若用空氣循環替代油脂導熱,或能實現無油酥脆口感。弗雷德將車庫變實驗室,反覆調整加熱管、風扇等核心部件,家人成了試喫員。

2006年底,他做出首臺原型機,雖外觀粗糙,卻已實現空氣炸制核心功能

2007年,弗雷德優化原型機併成立KCS公司,尋求產業化合作。

2009年,他的團隊與飛利浦聯手,攻克高速空氣循環專利技術——環形加熱管與風扇配合,讓熱空氣360度循環,鎖住水分並形成酥脆外殼。

2010年,第一代飛利浦空氣炸鍋亮相即引爆市場。其實空氣炸鍋技術早有萌芽:1944年有對流烤箱雛形,1990年有商用無油炸鍋,但弗雷德的創新才讓它真正走進家庭。

這是優點

低脂健康:以高速空氣循環替代油脂導熱,製作食物(如薯條)可減少80%左右脂肪,兼顧美味與健康需求;

操作便捷:體積小巧易收納,多數機型一鍵操作,無需複雜設置,新手也能快速上手;

用途廣泛:可實現炸、烤、烘等多種功能,適配薯條、雞塊、蛋撻、蔬菜等各類食材;

易清潔:內膽多爲不粘材質,使用後簡單擦拭或沖洗即可,減少廚房清潔負擔;

高效節能:密閉空間熱循環效率高,升溫快、耗時短,相比傳統烤箱更節省能源。

不過空氣炸鍋並非完美無缺,其缺點也與自身設計和工作原理緊密相關。

But,這是缺點

容量有限,爲保證熱循環效率,多數家用機型容量在2-6升,一次僅能滿足2-4人需求,家庭聚會時需分批製作,較爲耗時。

口感有侷限,對於需依賴油脂增香的食材(如五花肉、油條),無油烹飪易導致口感乾澀,需額外刷油才能接近傳統風味。

易產生乾硬問題,密閉高溫環境會加速食材水分流失,長時間加熱後,蔬菜、肉類易出現外皮乾硬、內部柴澀的情況。

噪音與異味問題,高速風扇運行時會產生40-60分貝的噪音,部分機型使用中還會因食材油脂滴落受熱,產生輕微異味。

削微的有些耗電,此外,部分低價機型存在加熱不均問題,食材靠近加熱管處易烤焦,需中途翻面才能保證受熱均勻。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