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7全系都買了,這次大家都說最香的是標準版17,那就下週取貨再看,先看看系列裏能頂大梁的17PM,各位安卓人、蘋果人看看這到底如何!
這次選擇的是今日橙或者是戶橙風配色!不再用16Pro的鈦金屬,換成了堅固耐磨(??)、輕便還能導熱的鋁製一體化機身。
瓷晶面板爲17PM機身前後提供雙面保護,背面抗裂能力提升至4倍;正面升級爲全新超瓷晶面板,抗刮劃能力提高到3倍,不過這個背面對比16PM是怎麼看怎麼醜···
屏幕性能,戶外峯值亮度從16Pro的2000尼特,漲到了iPhone史上最高的3000尼特;戶外對比度翻了一倍,防反射的能力(減少眩光)也提升了33%。
充電15分鐘室內26℃情況下,17PM機身溫度34.5℃左右,16PM則是38.4℃,這個溫度不知道各位覺得差別是否巨大呢。
室外錄製4K60P錄製15分鐘,17PM大約是45.6℃、16PM則是49.2℃,比遊戲還有充電時候溫度高的多了。
那麼這次17PM散熱比上代優化的最大原因就是上了VC均熱板,內部密封去離子水,可通過蒸發冷卻爲A19 Pro芯片散熱,帶來更出色的持續性能表現。鋁合金材質格外輕盈,熱傳導性能也極佳。
17PM看視頻的時長,從16Pro最長25小時延長到了最長33小時,17PM甚至能到最長39小時;這個官方數據是隻支持eSIM的機型,利用原來裝物理SIM的地方裝了更大的電池,目前只有全系都eSIM的美版能做到,因爲時間原因沒有詳細的測試。
實際測試的時候,主要用來拍照的話,12小時後還有48%的電;一直播4K的B站視頻的話,30分鐘後還剩98%的電。
如果是蘋果全新的40W動態充電器的話,20分鐘能充到50%(比16Pro快);要是用最大140W的酷態科,17PM充電功率能到25~30W,17PM甚至能到40W以上,快充速度明顯變快了。
雖然快充的時候iPhone肯定會發熱,但實際用起來感覺比16Pro更不容易發燙,對夏天用起來怎麼樣也更期待了。
17PM的3個後置鏡頭(主攝、超廣角、長焦)都是4800萬像素的,蘋果說口袋裏能裝下8種專業鏡頭的性能(雖然意思能懂,要是按照不同焦段算一個鏡頭,那何止8個啊···)
新的4800萬像素長焦攝像頭,比16Pro的1200萬像素5倍長焦強多了,傳感器比前代大56%,用了下一代四棱鏡設計,亮的地方拍得更清楚,暗的地方照片細節也更好。
新增了100mm的4倍光學變焦,還支持iPhone史上最長的200mm 8倍變焦;照片的數碼變焦從最大25倍提升到最大40倍。
人像模式也能4倍變焦,背景的壓縮感更明顯;不過各位看影視颶風拍的是他們拍的,自己拍就純按一下,還是能感受到拍照依然拉,被兩年前的安卓旗艦暴打,下圖順序0.5X、2X、4x、8x、40x···
背景虛化上塗抹感感覺不自然
室內光源不足情況下,連拍後效果也一般,說是一般其實就是沒有國產機搞得濾鏡看着順眼了。
這是微距拍攝,水果撈顏色略微暗了一點,當然iPhone目前也有濾鏡功能,不過我這裏就還是直出了。
1X也就是24mm實拍
2X也就是48mm的效果還是看着可以的
1800萬像素的中央取景前置攝像頭也是個亮點,這是iPhone第一款正方形傳感器,支持廣角、4KHDR防抖視頻、雙捕獲、視頻通話中央取景;
豎着拿的時候能和橫着拿視角一樣拍,眼神更自然,自己拍或者想把背景都裝進去的時候也更方便,但是這個功能center stage我記得是之前口罩時候先給Macbook加上的,就是純讓視頻期間人物居中,現在一個技術名詞又改了個用法···
拍照雖然不行,但是視頻上依然遙遙領先,Pro機型能拍ProRAW是核心優勢,可以後期處理,能當專業相機用(所有鏡頭都支持)。實際拍的時候,雖然主攝畫質最好(需要自然虛化、足夠亮度的話,用1倍或2倍拍更好),但最後用超廣角、長焦拍的作品更多,拍出以前拍不到的照片的樂趣特別大。
作爲智能手機而不是相機,17PM第一次支持ProRes RAW、AppleLog2,還有能讓多攝像頭或輸入設備精準同步視頻的Genlock技術;外接存儲的話,能拍最高4K、120幀的ProRes視頻。還支持ACES(學院色彩編碼系統),能更順暢地融入專業影像製作流程;4個工作室級別的麥克風、空間音頻錄製、降低風噪的功能,也讓音頻質量更好了。
雖然我的內容輸出是圖文和視頻都有,而且幾乎都是相機拍攝;但是呢,咱也一樣買了影視颶風的iPhone視頻課程,對於相機、後期瞭解不多的確實有用,我作爲略懂一點的跳着看的,在他們錄音師高樂高的部分還是學到了,之前附贈的調色師青青的lut偷懶使用還是不錯的。
無論是在畫質純淨度、動態範圍、還有最明顯的防抖穩定上,都是很出色的,但是對於16PM來說,你的內容最終輸出在手機、電腦屏幕上,都是被壓縮過的其實看着區別不大,14PM的視頻都能吊打目前各家安卓Ultra了,即便今年的小米17U、X9U、X300U都出來,視頻上依然會被15/16PM按着錘···
存儲上,17PM的最小存儲從16Pro的128GB翻了一倍,變成256GB,17PM甚至第一次有了2TB的選項,價格也到了17999,金價一直在漲,那麼內存比金子貴的蘋果內存貴一些也算合理了(笑死)
連接方面,用了蘋果自己的N1無線網絡芯片,支持Wi-Fi7;USB-C接口還是支持USB3(最高10Gb/s)
17PM用了蘋果史上最強、最省電的A19Pro芯片;CPU爲6核設計,是目前所有手機裏最快的,比iPhone15Pro的CPU最多快20%;
GPU則是全新的6核架構給每個核心都加了神經加速器,AI相關的運算能力比A18Pro提升了4倍,能更好地支持手遊、視頻編輯,還有本地大語言模型運行,極客灣更專業,咱也分析不出來啥,但是手遊很需要本土優化,而國產很多手機都內置了一鍵成片功能,至於AI功能多久能用都是未知數,支持中文成都也另說,所以GPU雖然強,但是天時地利人和都不行····
最後說一嘴遊戲,Apple移植3A的路線是正確的。雖然商業上反響一般,但對GPU發展的益處是巨大的。當年M1系列Apple爲何敢在PPT上打30系顯卡,一個重要因素就是Mac上沒有好用的GPU測試工具,跑個老掉牙的benchmark真覺得能打Nvidia了。
結果3A一上M1系列就不吱聲了。M2是M1小改,改善了GPU利用率並多加了核心。M3開始跟進新特性,支持mesh shading和光追。M4加強了光追,爲M3的完全體。今年A19系列GPU再一次大提升,並加了Tensor Core,一改M1到M4幾乎沒變的計算性能,期待在AI中的表現。蘋果很多決定都有很長遠的眼光,比如magsafe,出12的時候我覺得這玩意純雞肋,現在各種各樣配件真的很好用。
A19算是接近8E和9400的水平,A19 Pro已經接近M3的多核性能,算是一次比較大的提升,而且這倆單核很接近M4的性能,能效也有很大進步,尤其是E核進步明顯,GPU性能提升也非常大,因此我更期待明年M5系列,尤其是M5在ipad和Mac上的表現。
17PM光是超強的續航加上升級的相機功能,就值得換了;喜歡拍照的、重視續航的用戶,必買;平時把iPhone當工具用,認真拍照、拍視頻的人,能實實在在感受到升級。
從整個產品線來看,今年的iPhone17越來越接近Pro機型了,普通用戶優先選iPhone17,目前肯定沒錯(沒實際體驗不敢說一定);就算以前覺得需要Pro機型的人,今年可能也只有少數人該選17PM了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