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AMP實驗室
你沒核顯F什麼?
誰都想不到,走過了9年的AM4平臺居然在最近又推出了新的產品。AMD的AM4平臺於2016年9月與Bristol Ridge APU一起推出,然而當時沒有人能預料到這是一個如此長壽的處理器平臺。
如今,僅AMD的銳龍5000系列就已經超過24款處理器,而這還是AM4平臺下的最後一個系列,在此前推出的銳龍R5-5500我們都認爲它是最後一款產品。
就在這個時間節點上,AMD悄然推出了銳龍R5-5600F,官方給出的規格瞭解到,其基礎核心頻率爲3.0GHz,睿頻頻率4.0GHz,相比原身的銳龍R5-5600下降了300和400MHz,下降的有點多了。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款F後綴的處理器。我們知道F後綴在英特爾和AMD中都代表着無核顯的意思,然而銳龍處理器直到AM5平臺開始纔是標配核顯,AM4平臺的銳龍處理器原身都是不帶核顯的,你這個F是F了什麼呢?
AMD並未對此直接解釋,那麼從規格來看,除了頻率下降略多,其他參數均保持一致。也就表示,5600F削減的其實就是頻率。
並且這款CPU並不是基於移動的Cezanne APU,而是正兒八經的Vermeer臺式機系列。這一款“新”5600F預計面向OEM和整機方案商,或者是大規模商業PC方案商。
到目前,AMD依然沒有官方宣佈某某某是AM4平臺最後一款處理器,5600F的推出表示,後續可能還會推出某種新改款,改改名字又上來了。
同期,AMD在其ROCm計算軟件堆棧上發佈重大更新,據稱 AMD 爲打破英偉達 CUDA 在 AI 領域的壟斷,發佈 ROCm 7.0 計算軟件堆棧,官網頁面顯示支持最新算法和模型、擴展 AMD 銳龍 AI 處理器和 AMD Radeon 顯卡支持等。
AMD 官方已經發布 ROCm 7.0 更新日誌,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改進,在於優化 AI 推理任務。AMD 宣稱,在 DeepSeek R1 基準任務中,Instinct MI355X 的 FP8 吞吐量比 NVIDIA Blackwell B200 高出 30%。
AMD還提供了ROCm7的實測結果,相較於ROCm6,在 Llama 3.1 70B 模型上性能提升 3.2 倍,Qwen2-72B 上性能提升 3.4 倍,而 DeepSeek R1 性能提升 3.8 倍。
功能升級方面,ROCm 7.0 集成了最新算法與模型、先進的 AI 擴展特性、對 MI350 系列 GPU 的支持,以及集羣管理與企業級功能,這些改進旨在提升大規模 AI 部署的可擴展性與穩定性。
新版本引入對 Instinct MI355X、MI350X 的支持,並新增 Ubuntu 24.04.3 與 Rocky Linux 9 系統兼容,同時淘汰了舊版 Ubuntu 與 SLES 15 SP6。
AI 框架支持也同步更新,包括 PyTorch 2.7、TensorFlow 2.19.1、ONNX Runtime 1.22.0、JAX 0.6.0、Triton 3.3.0、vLLM 等。相關數學庫、通信庫與工具鏈全面提檔,進一步提升大模型和 HPC 場景表現。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