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这种风格的画面。
小球、蓝天白云草地、泡泡、玻璃一样的质感,不少90、00后的hy应该在不少地方见过:家里的窗帘、公交站台、小区的广告。
环境与未来(2008)
这就是Frutiger Aero美学。
发展历程
它起源于2000前后的Y2K美学,代表新千年的希望与对未来的幻想,大家可能也见过基于这种美学设计的服装、建筑。
Y2K
Y2K美学基于2000年世纪之交的期望与对科技、未来的焦虑。用复古的材质展现设计师们对未来的想象,块状文本与气泡字母也常常被运用在Y2K风格的作品里,这些风格的东西也出现在Frutiger Aero美学的作品中。
Frutiger Aero美学与Y2K美学不同的是,它摒弃了其中的对于未来的焦虑,只留下了乐观的一面:男女主角+蓝色天空+纯净的草地,完美地描述了那个时候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幻想,描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
美好的未来
加上2000年前后互联网发展,大大加速了这类美学的传播。那个时候的互联网充满了类似的美学设计,大家可以看一下windows xp操作系统,ios6之前的ui设计已经一些老手机的图片库,都可以看到相似的设计。
第七代游戏机设计也参考了这种美学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frutiger aero美学在2007年至2017年发展至巅峰。
但不久之后,互联网的设计语言转向扁平化,极简、抽象、符号化的特点越来越受人欢迎,从win8与IOS7开始,扁平化的时代一直延续至今。
PS3操作系统已经有扁平化趋势
Windows拥抱扁平化设计
设计特点
Frutiger Aero美学在互联网操作语言上还延伸出特殊的美学设计——Frutiger Metro,我们可以在Windows xp和IOS6操作系统看到这种设计语言,结合了Adrian Frutiger的无衬线字体和拟物化的设计思路。如在IOS6中Youtube的图标是一台老式电视,备忘录是发黄的记事本,在windows xp中我的电脑、网上邻居等图标更是让人一目了然。
IOS
这种设计亲切真实,给人一种在科技时代被温柔相待的感觉。曲线柔和、自然整洁、大量拟物化设计。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当时还不太了解当时迅速发展的科技的人快速明白这些科技产物的作用,给人一种在科技时代被善意相待的感觉。实际技术深入生活,显得更加实用且易于理解。
拥有这些特质的设计语言当时在广告、媒体、社区不断传播,给人们许诺了一个美好但没有被实现的未来。
创作基础
在2000年前世纪之交前夕,发生了一件让人们无比担心的事——千年虫危机——这场危机可能会导致全球计算机系统错误。最终,在互联网技术不完善的当时,这场没有到来危机引发了大众对技术发展与未来的思考。
社会大众开始关注这些关于未来的社会重大问题之后,发展出了Y2K美学,在1995年至2004年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覆盖当时的科幻片、未来网络幻想、服装设计(辣妹与后街男孩)。
同时,人们对技术发展也保持乐观态度,在2004年前后,对未来的期待开始在美学设计中占据上风,包含了世纪跨越的期待、乐观精神与乌托邦幻想的Frutiger Aero美学诞生。
Windows vista
每个时代的美学都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技术、经济、人们价值观的总体情况。对未来的渴望、对现实的信心塑造了这种美学特质,而当下的我们对那个未曾到达的未来的回忆也在寄托着我们当下的期望。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