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時長對心理健康不產生影響,遊戲質量與個人遊戲體驗纔會影響

Nature Portfolio於8月26日公佈了一篇題爲(《Video game play and well-being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的論文。論文由波蘭亞當·密茨凱維奇大學的Łukasz D. Kaczmarek等人撰寫,分析了遊戲遊玩時間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尤其在公共衛生安全問題期間,探討人們增加的遊戲時間對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影響。

隨着2020年全球衛生安全問題頻發,人們開始在家待着,許多人通過電子遊戲度過“宅家”時光。遊戲成爲了舒緩壓力、社交互動和消磨時間的一種重要方式。

雖然遊戲可以作爲一種休閒娛樂方式,但也有人擔心長時間的遊戲會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尤其是過度沉迷可能導致焦慮、抑鬱或社交隔離等問題。

該團隊通過整合和分析現有關於衛生安全期間遊戲時間與心理健康關係的研究數據,進行了一項元分析。目標是瞭解大流行前後遊戲時間的變化,以及這種變化是否對心理健康產生了積極或消極影響。

研究發現關鍵結論:

1. 遊戲時間略有增加:研究表明,大流行期間人們的遊戲遊玩時間確實略有增加,但這種增加並未顯著改善玩家的心理健康。

2. 沒有明顯改善:儘管先前的調查數據曾表明,大流行期間遊戲時間顯著增加,但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際情況並未呈現出這種預期的趨勢。

3. 幸福感未受到顯著影響:研究發現,遊戲時間的長短與玩家的幸福感之間並沒有顯著的差異。

4. 質量比時長更重要:相較於遊戲時間的長短,研究團隊認爲遊戲的體驗質量可能對玩家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有更爲深遠的影響。遊戲內容的種類、深度以及玩家的參與感、成就感等因素,可能比單純的遊戲時長更加重要。

積極體驗的重要性:與其專注於遊戲時間的增加,研究團隊強調遊戲體驗的質量和內容纔是決定其對心理健康影響的關鍵因素。例如,休閒類、社交互動性強的遊戲可能對心理健康更有利,而競爭性強、壓力大的遊戲可能會對部分玩家產生負面影響。

健康休閒活動:研究團隊認爲,電子遊戲作爲業餘愛好似乎不會對玩家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且可以被逐漸接受爲一種健康的休閒活動。這一點與很多人的擔憂相反,即遊戲並非一定會導致沉迷或心理健康問題。

許多先前的研究也表明,遊戲的類型和內容對心理健康的影響要比遊玩時間更爲重要。例如:

社交互動遊戲:多人在線遊戲或合作類遊戲通過增強社交互動和團隊協作,通常對玩家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產生積極作用。

沉浸式體驗:角色扮演類遊戲(RPG)和故事驅動型遊戲因其深度和情感投入,可能讓玩家感到更加滿足和愉悅。

競技類遊戲:雖然競技遊戲可能帶來成就感,但也伴隨着壓力和焦慮,尤其是對那些表現較差的玩家。

這項研究表明,遊戲時長對心理健康並不產生顯著影響,真正影響心理健康的是遊戲的質量與個人的遊戲體驗。健康的遊戲體驗、適度的社交互動和積極的情感投入,是遊戲在公共衛生安全期間帶來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關鍵。因此,遊戲不僅可以作爲一種消磨時間的方式,還可以成爲促進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重要工具。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