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於《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第7版) 而寫,想要深入瞭解的,可直接閱讀本書第24項實驗。
首先,我們做個小測試,有兩組人,他們所有人都在參加過一項極其枯燥的實驗後“自願被迫”向其他人撒謊說這項實驗很有意思,然後這兩組分別獎勵200塊錢和10塊。你覺得這兩組人哪一組會更喜歡這項實驗?
按照常識,我想大部分人會覺得收到200塊的那一組會覺得實驗有意思,但根據利昂·費斯廷格(1919-1989) 的認知失調理論,收到10塊錢的那一組會更喜歡實驗。這一結論當時給我很大震撼,深刻意識到人類之複雜,僅依靠常識不能很好的推測人類行爲。
理論主張
費斯廷格主張,當你同時持有兩種或多種彼此間不協調的認知時,你便會經歷認知失調。一旦出現了這種情況,它將導致不同程度的不適感和緊張感,其程度取決於該認知失調對你的重要程度。進而,這種不適感會促使你做出某種改變來減少失調。既然你不能改變你的行爲(因爲你已經這麼做了,或是因爲環境的壓力太大),你只能改變你的態度。
利昂·費斯廷格
研究背景
上世紀20至50年代,行爲主義在美國心理學界佔據主導地位,創始人約翰·華生(1878-1958)主張所有人類行爲都是學習和條件作用的產物,但人類作爲一種高級靈長類動物,並非像其宣稱的那般簡單,單純的行爲主義範式無法解釋很多複雜的心理現象。費斯廷格創立認知失調理論的靈感來自1934年印度發生的一場大地震,地震發生後,在震區以外的地方會發生範圍和震級都更大地震的謠言傳遍整個印度。費斯廷格對人們爲何會散佈這種毫無根據的謠言感到費解,他後來意識到,這是爲了緩解焦慮。震區以外的人對地震的恐懼與安全的現實不符,散佈謠言也是爲了讓他們對世界的看法與自身的感受保持一致。
理論假設
費斯廷格的觀點認爲,通常情況下,個人所公開表達的看法與其私下裏的觀點相一致。因此如果你相信某一件事,卻公開反對該件事,那麼你將會體驗到認識失調引起的不適。但是如果你意識到自己公開反對原先的觀點是由於壓力、獎勵或懲罰,那麼你的認知失調將會大大降低或消失。所以,越將不一致的行爲歸因於自己的選擇,你的認知失調就會越嚴重。而緩解認知失調所引起的不適感的一種方法是改變自己原有的觀點。認知失調越嚴重,改變的程度就越深。假如某人給你一大筆錢讓你公開反對自己原有的觀點,而另一情形只給一點點錢。這兩種情況下,收到錢較少時會體驗到較重的認知失調,則會有更大程度改變原有觀點。
實驗驗證
1959年,費斯廷格與其助手卡爾史密斯主持了一項實驗。工作人員首先告訴參與者實驗要做一個小時,參加完實驗之後接受訪談。然後便開始了實驗,第一項內容:有一個裝有12個線軸的托盤,參與者要將線軸從盤內拿出放到桌子上,然後再放回盤裏,如此循環半個小時。然後,又拿來一塊釘有48個方栓的板子,任務是將每個方栓順時針旋轉90度,如此持續半個小時。目的是使參與者感受到一致的枯燥。之後將參與者隨機分爲控制組、實驗組A、實驗組B。控制組在完成實驗後立即接受訪談,內容是對剛纔實驗的感受。剩下兩組參與者繼續進行實驗。工作人員設計了一種情形,使得實驗組的參與者自願地接受向其他參與者(假定的,但實驗組並不知情)謊稱剛纔實驗很有意思,工作人員會爲他們的付出提供獎勵,實驗組A給1美元,實驗組B給20美元(注:以黃金等價物計算1959年20美元摺合當前人民幣約13700元)。當實驗組的人都撒完謊之後,請他們接受訪談,要求他們對實驗進行評價,主要有4個問題:
這些實驗任務是有趣且令人愉快的嗎?
你對自己完成這些實驗任務的能力瞭解多少?
你相信該實驗及你所完成的實驗任務是在測量某些重要的東西嗎?
你是否還.願意參加另外一項與之類似的實驗?
上述4項問題的回答均以11點量表進行評定,-5表示最消極,0代表中性,+5代表最積極。最終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每項值以平均數體現。
我們主要關注問題1和問題4,可以看到1美元組對比控制組和20美元組都有顯著差異,得到1美元的參與者比另外兩組更喜歡這項實驗,費斯廷格的認知失調理論得以驗證。
最後
以費斯廷格的話說,認識失調理論主張:
如果一個人被別人勸說做了某種和他原來的觀點相反的事或說了某些與他的真實觀點相反的話,他會產生一種改變原有觀點的傾向以使之與已做過的事或說過的話相一致。
引起公開行爲的壓力越大,則改變原有觀點的傾向越弱。
費斯廷格對實驗結果的解釋是:當人們從事某種與態度不符的行爲(撒謊)時,如果他們有這樣做的充分理由(20美元),他們將體驗到較少的認知失調,因此他們改變觀點的動機並不強烈。相反,如果他們的理由並不充分(1美元),他們的認知失調將比較嚴重。因此,爲了減少認知失調所引起的不適感,他們對原有的觀點將做出較大的調整。該理論可以用圖解的形式表述如下:
後來的心理學家對認知失調理論做出了一定修正,庫鉑和法齊奧概括出由認知失調所引起態度改變必須經過4個必要步驟:
這種與態度不符的行爲必須導致你不樂於接受的消極結果。
參與者必須覺得個人必須對消極結果承擔責任。
生理喚起也是認知失調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如因緊張焦慮引起的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等。
個體必須意識到自己所體驗到的喚起是由自己所做的與態度不符的行爲引起的。
結語
《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第7版) 在某信讀書上可以讀到,實體書各大電商亦有銷售,zlib上也有電子版,沒法獲取的可以留下郵箱,我有空發郵件分享。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