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 而写,想要深入了解的,可直接阅读本书第24项实验。
首先,我们做个小测试,有两组人,他们所有人都在参加过一项极其枯燥的实验后“自愿被迫”向其他人撒谎说这项实验很有意思,然后这两组分别奖励200块钱和10块。你觉得这两组人哪一组会更喜欢这项实验?
按照常识,我想大部分人会觉得收到200块的那一组会觉得实验有意思,但根据利昂·费斯廷格(1919-1989) 的认知失调理论,收到10块钱的那一组会更喜欢实验。这一结论当时给我很大震撼,深刻意识到人类之复杂,仅依靠常识不能很好的推测人类行为。
理论主张
费斯廷格主张,当你同时持有两种或多种彼此间不协调的认知时,你便会经历认知失调。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它将导致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和紧张感,其程度取决于该认知失调对你的重要程度。进而,这种不适感会促使你做出某种改变来减少失调。既然你不能改变你的行为(因为你已经这么做了,或是因为环境的压力太大),你只能改变你的态度。
![]()
利昂·费斯廷格
研究背景
上世纪20至50年代,行为主义在美国心理学界占据主导地位,创始人约翰·华生(1878-1958)主张所有人类行为都是学习和条件作用的产物,但人类作为一种高级灵长类动物,并非像其宣称的那般简单,单纯的行为主义范式无法解释很多复杂的心理现象。费斯廷格创立认知失调理论的灵感来自1934年印度发生的一场大地震,地震发生后,在震区以外的地方会发生范围和震级都更大地震的谣言传遍整个印度。费斯廷格对人们为何会散布这种毫无根据的谣言感到费解,他后来意识到,这是为了缓解焦虑。震区以外的人对地震的恐惧与安全的现实不符,散布谣言也是为了让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与自身的感受保持一致。
理论假设
费斯廷格的观点认为,通常情况下,个人所公开表达的看法与其私下里的观点相一致。因此如果你相信某一件事,却公开反对该件事,那么你将会体验到认识失调引起的不适。但是如果你意识到自己公开反对原先的观点是由于压力、奖励或惩罚,那么你的认知失调将会大大降低或消失。所以,越将不一致的行为归因于自己的选择,你的认知失调就会越严重。而缓解认知失调所引起的不适感的一种方法是改变自己原有的观点。认知失调越严重,改变的程度就越深。假如某人给你一大笔钱让你公开反对自己原有的观点,而另一情形只给一点点钱。这两种情况下,收到钱较少时会体验到较重的认知失调,则会有更大程度改变原有观点。
实验验证
1959年,费斯廷格与其助手卡尔史密斯主持了一项实验。工作人员首先告诉参与者实验要做一个小时,参加完实验之后接受访谈。然后便开始了实验,第一项内容:有一个装有12个线轴的托盘,参与者要将线轴从盘内拿出放到桌子上,然后再放回盘里,如此循环半个小时。然后,又拿来一块钉有48个方栓的板子,任务是将每个方栓顺时针旋转90度,如此持续半个小时。目的是使参与者感受到一致的枯燥。之后将参与者随机分为控制组、实验组A、实验组B。控制组在完成实验后立即接受访谈,内容是对刚才实验的感受。剩下两组参与者继续进行实验。工作人员设计了一种情形,使得实验组的参与者自愿地接受向其他参与者(假定的,但实验组并不知情)谎称刚才实验很有意思,工作人员会为他们的付出提供奖励,实验组A给1美元,实验组B给20美元(注:以黄金等价物计算1959年20美元折合当前人民币约13700元)。当实验组的人都撒完谎之后,请他们接受访谈,要求他们对实验进行评价,主要有4个问题:
这些实验任务是有趣且令人愉快的吗?
你对自己完成这些实验任务的能力了解多少?
你相信该实验及你所完成的实验任务是在测量某些重要的东西吗?
你是否还.愿意参加另外一项与之类似的实验?
上述4项问题的回答均以11点量表进行评定,-5表示最消极,0代表中性,+5代表最积极。最终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每项值以平均数体现。
![]()
我们主要关注问题1和问题4,可以看到1美元组对比控制组和20美元组都有显著差异,得到1美元的参与者比另外两组更喜欢这项实验,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得以验证。
最后
以费斯廷格的话说,认识失调理论主张:
如果一个人被别人劝说做了某种和他原来的观点相反的事或说了某些与他的真实观点相反的话,他会产生一种改变原有观点的倾向以使之与已做过的事或说过的话相一致。
引起公开行为的压力越大,则改变原有观点的倾向越弱。
费斯廷格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是:当人们从事某种与态度不符的行为(撒谎)时,如果他们有这样做的充分理由(20美元),他们将体验到较少的认知失调,因此他们改变观点的动机并不强烈。相反,如果他们的理由并不充分(1美元),他们的认知失调将比较严重。因此,为了减少认知失调所引起的不适感,他们对原有的观点将做出较大的调整。该理论可以用图解的形式表述如下:
![]()
后来的心理学家对认知失调理论做出了一定修正,库铂和法齐奥概括出由认知失调所引起态度改变必须经过4个必要步骤:
这种与态度不符的行为必须导致你不乐于接受的消极结果。
参与者必须觉得个人必须对消极结果承担责任。
生理唤起也是认知失调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因紧张焦虑引起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
个体必须意识到自己所体验到的唤起是由自己所做的与态度不符的行为引起的。
结语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 在某信读书上可以读到,实体书各大电商亦有销售,zlib上也有电子版,没法获取的可以留下邮箱,我有空发邮件分享。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