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Yui
有關《泰坦之旅》的讚譽,我想在其實今天也不需要說太多了——在一衆暗黑like裏頭它無疑處在前列位置,大約是跟隔壁《火炬之光》齊平的水準,在你暗黑刷膩的時候是個不錯的代餐。
遊戲的各項數據也可以佐證這一點:2W5+評價、91%好評率,雖然不算太耀眼,但考慮到暗黑like的日薄西山(畢竟渾身上下都有種復古味兒,屬於老登專屬了),這一數字其實早就站到了類型前列——隔壁大名鼎鼎的《火炬之光2》也就這水平。
不過這並不是他們故事的終點,因爲《泰坦之旅》的初代已經是2006年的作品了,Iron Lore Entertainment的幾位主創相繼出走,成立了新工作室Crate Entertainment,帶來了那部劃時代的《恐怖黎明》——有趣的是,這年是2016年,剛好是隔壁版權方THQ上架《泰坦之旅》十週年紀念版的日子。
最後的對壘當然是以《恐怖黎明》的大獲全勝而告終,簡中評價超過2W條(佔比高達25%),累計評價8W5+,就跟《博德之門》復興CRPG一樣,板條箱則是復興了暗黑like,你不得不感嘆廚力永遠是遊戲設計的至高準則,只有被愛包裹着的產品,才能做出玩家心目中最美好的模樣。
但是,咱們今天要聊的是《泰坦之旅2》(TQ2),跟板條箱團隊早已無什關係,只是版權還在THQ手上而已,而這次他們找來的代工廠是打造過《Spell force 3》(RTS+RPG)的Grimlore Games——昔日的輝煌已成過眼雲煙,二十年後重新開啓的新徵程,又會有着怎樣的表現呢?
淺淺體驗過後,簡單寫個總結吧。
高規格畫質下的俯視角戰鬥
雖然Grimlore Games在暗黑like上可能經驗不足,但是對中世紀題材的美術搭建卻是相當有心得了,基本上把《Spell force 3》的一些素材照搬即可——作爲中世紀建造遊戲,又怎麼可能在奇觀上落了下風?再加上圖像引擎技術的日新月異,《泰坦之旅2》比之前作以及《恐怖黎明》至少在畫質上贏下一城。
遊戲UI也極具中世紀風格,跟場景美術相得益彰,總體給人一種很舒適的感覺。當然,雖然畫質很不錯,但是局內方面Grimlore Games就要暴露出自己的稚嫩了——或者乾脆說,他們選擇了一種保守的做法:千古唯一抄爾!
原汁原味的純正刷刷刷體驗
暗黑like本身就是個有着強烈復古屬性的類型,畢竟它的核心其實就是「刷刷刷」,無論有多麼豐富有趣的構築,最後還是要回到一個「刷」字上,這種機械性的重複勞作還是蠻考驗玩家耐心的。因此其玩家羣體大多都是早就形成路徑依賴的老登,大家從當年的刷刷刷網遊裏一路走過來,在《暗黑破壞神》這塊金字招牌都要給自己蓋上棺材板的當下,看到類似的作品肯定會更加欣喜。
而Grimlore Games顯然深諳這一點,因此它們乾脆就沒有對玩法進行任何變革,一股腦將《泰坦之旅》以及《恐怖黎明》中的優秀設計都照搬過來——咱都是系列續作了,這麼幹倒也沒毛病——唯一的問題是,製作團隊好像跟前作沒半毛錢關係?嗨,設計師們的事,怎麼能叫偷呢!總之老粉們見到本作的構築框架應該會感到親切,畢竟系列精髓的「雙職業」系統得以保留,雖然目前還只有四個職業專精,但是兩兩組合在一起就是6種流派!
可惜因爲目前版本還在相當早期的Early Access階段,基礎職業過少,還是繼續期待未來能不斷完善吧。
壞消息:沒有中文!好消息:至少有漢化補丁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暗黑like的小衆屬性,它在中文圈子裏的熱度一直不高——如果沒有暴雪以及《暗黑破壞神》對國區做出的貢獻,現狀可能還要更加慘淡一點。因此,這類刷刷刷作品多以歐美市場爲主,大部分是沒有中文的,就連這款堪稱TOP級作品的《泰坦之旅2》也不例外。
但它既然是TOP作品,粉絲可能不多,廚力絕對管夠,再加上如今的AI技術日新月異,LLM翻譯水平也是水漲船高,所以對於這種“熱門”遊戲倒也不用太擔心本地化。官方雖然沒有,但是咱們還有民間高手嘛!我用的漢化補丁就是由民間大神msao製作,已經迭代了好幾個版本,簡直比官方還勤快。另外Grimlore Games也在EA路線圖裏承諾將於26年加入中文的,只不過尚且還在路上,讓大家再耐心多給一點時間。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