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功利性阅读

本文不针对任何人,仅针对这种理念进行纯粹理论批判

前些年看完《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才发觉自己曾经有过功利性阅读的坏习惯,但获取知识不一定是为了即刻的,瞬时的作用,而是让它在脑中形成久久的回响,这样你在以后再遇到困境的时候会重新与其共鸣,并在曾经这种尚未能完全理解的思想与情感中产生新的力量。

以下内容是针对初学者的建议,尤其是刚开始尚且不能静不下心去看书的人。

私以为反倒是所谓功利性阅读才是本末倒置,丧失了原有阅读时所应培养的态度,如果读过一本书却后无法在脑海中停留足够长的时间,仅仅是为了获取里面的一点点你想要的东西而存在,其本质上与信息茧房,只刷短视频无异。而拿着这一点所谓你想要的东西就去表达抒发,实质上更是把你所能固定的东西全部抛出去,先扔给他人来评判,满足于知识的分享欲甚至优越感。不是不能分享,而是要秉持着自知自己无知的态度,实事求是,慢慢积累。

人读书肯定也是想要去学到什么,但是也不能老是想着我就是要从这本书里面学到些什么,立刻要用到什么特别的地方去,更不要想着把这些观点当做认同的资本,如果一个人尚且在初学的阶段就培养这种坏习惯,很快连自己当初为什么要读书的本心都会忘记。就像戒社常提的那样“输钱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赢钱”,没获得认同不可怕,甚至遭到批评都是好的,但获得了过多的没有建设性意见的认同才是最可怕的,容易将思想困囿于己见,当真相信自己所希望相信的东西就是这本书的终点,最后要么当做信仰要么不屑一顾。别说学哲,学文,普通写作最后走向这样的更是大有人在,我见过无数惨痛的案例,自己将自己困在茧房而不自知,我无意批判,更无意加以劝说,我只关心我身边实在的人。只有当一个人的心灵(而非信仰)足够强大,已经开始去尝试完全认识自己,自知自己哪里有不足,不畏惧去思考,敢先从自己开始审判自己才有资格去尝试所谓功利性的阅读,否则非常容易误入歧途,将思想束之高阁,甚至陷入自我主义的傲慢,最后反倒将不同意见的一同批驳,只论对错。

人之所以阅读,大多无非是希望从前人身上获得自己所未能及的思想,我们带着好奇与崇敬,也带着叛逆与怀疑。但绝非当做“终极”,更非“垫脚石”,最后功利性地认为这本书就这样了,已经获取了我所需要的东西就再不需要了,囫囵吞枣。我们应当做的是固定它,有些句子,有些情节你可能会忘记,无可厚非。但总有些情感,有些思想却足以刻在你的骨子里,灵魂里,最后在你面对新的困境时可以爆发出你自己甚至都想象不到的力量。那些孤独的,绝望的,那些美好的,激昂的,都会变作你的挚友拽着你向前。

有些时候道路的取巧可以让你似乎跑快些,或者说跑少了几步,而在这种情况下培养自知的态度难上加难,因为已经尝到甜头,人性如此。纸牌屋里面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接近权力让有些人错以为他们拥有权力”,道理是一样的。

看书时不知道读什么,也可以选择读些“无用的书”,像余华一样,阅读不追求即刻性,而是知道它会慢慢影响你,你会知道你慢慢开始对一些事物的眼光发生改变,最后在未来作出某些选择时更加坚定,踏实,至少能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我前阵子写关于卡夫卡文章的下篇,在阅读他的短篇时突然间感受到了他的迷茫,我竭力捕捉它,但仅是昙花一现,无法复现。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了《荒原狼》中哈利因无法理解他所崇敬的歌德,莫扎特为什么当摆出与世俗合流,不符合自己心中崇高的模样时的引起强烈愤恨;《恶心》中自习者的优越感,坚持从图书馆字母a开始读到字母z的书,面对异己便要“超越”;洛根丁写书时因写的那人不符他所期望时而犯起的恶心,他感觉自己是为别人,为了某个特定的理念而存在,而非因自我而存在。

而这些正是这种出于对确切知识的强烈期望导致的负面影响。所以每当我回顾先前浅论加缪的文章时,愈发感到自己的浅薄,同时愈能理解到加缪的荒诞世界观,萨特的对于这种困境的一些方法论。因此我特地将尚且能追求到的卡夫卡的道路与目的以他的方式藏在文字间,而非最后下一个自己都尚且未能完全认同的结论便抛到一边,这时候我深切地感觉到了“存在”,我写这篇文章不再是强行让他来“裹挟”我,也非将他的思想“裹挟”于此篇拙作,为赋新词强说愁。

诚然,我是幸运的,我多次通过这本书找到另一本书中的线索,永远行走在旅途中,我感激随手写下的拙作,胡乱抒发的情感能得到认可与批评。但我也愈发知道,这个道路没有尽头,学海无涯苦作舟,不是先学会苦中作乐,而是先培养能熬苦,不外乎苦的心境,如此这番才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释然。

以前看本《白鲸》断断续续花了一个月,至今尚无深刻感悟。现在看《浮士德》,暂且也没能有太多共鸣。而曾看过的“无用之书”更是数不胜数,现在上班没以前有时间,只能通勤期间或者周末才有时间看书,如遇上想写文则需要花更多时间查资料,这时我也会懈怠,但阅读是不能停歇的,而阅读的心态更是需要时刻端正。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最后送给同志们一句诗,哪怕不是阅读,面对生活时也牢记一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本文纯粹个人观点,仅作对你我的警示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