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力挺李連杰《投名狀》片酬1億:他值這個價!

8月21日,導演王晶在社交平臺回應爭議,針對陳可辛2007年以1億元天價片酬邀請李連杰主演《投名狀》的質疑,王晶直言:“沒有誇張,他就值這個錢!”並強調李連杰的動作設計起手式與收招姿態“全球無人能及”,其兵器技巧更是被王晶譽爲“影史第一”。

據導演陳可辛當年解釋,李連杰的好萊塢身價達1500萬美元(按2007年匯率約1.2億人民幣),但爲支持華語電影,他主動抹去2000萬零頭,以1億“友情價”接演。陳可辛坦言:“若沒有李連杰,我們不敢投4000萬美元拍華語片。”因其主演的《霍元甲》全球票房分成達3000萬美元,印證了國際影響力。《投名狀》中劉德華、金城武、徐靜蕾片酬總和僅3000萬,不足李連杰的1/3,但陳可辛認爲李連杰的票房價值遠超此比例——最終該片內地票房達3億,驗證其商業回報力。

王晶指出,李連杰的武術造詣源於底層拼搏與天賦,幼年因家境貧困被母親送入武術隊,“天天有雞蛋喫”成爲最初動力,艱苦訓練鑄就五屆全國冠軍功底。他並非少林弟子,卻以“移動功夫字典”之名被業界公認,能精準駕馭任何門派兵器,如《太極張三丰》現學現打的太極拳,成爲後世範本。其動作兼具力量與詩意,“起手如舞,收招如定”,至今無人超越。王晶犀利指出當下武打明星斷層的主因:基本功訓練缺失。“哪個武打明星不是7歲開始練功?”而現今父母不願讓孩子喫苦,導致新人難以爲繼。李連杰、成龍等前輩均以重傷爲代價成就經典——李連杰領三級殘疾證,成龍全身骨折十餘次;對比流量明星“劃傷求安慰”的現象,功夫巨星時代或成絕響。

1億片酬背後,是動作美學、票房實力與文化符號的三重認證。當市場追逐短期流量時,李連杰證明:真正的巨星價值,源於對技藝的極致打磨與對行業的風險擔當。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