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 Science 在科隆遊戲展開幕夜(Gamescom Opening Night Live)公佈了《黑神話:鍾馗》的先導 CG 預告片——畫面以鍾馗騎虎、斬鬼的強烈視覺印象收尾,但並未放出實機戰鬥畫面或發售窗口。多家主流媒體與平臺對該先導片進行了轉載與報道,播放量在各大平臺上迅速走高。
Game Science 對新作的開發階段表述很直接:工作室方面多次強調該作仍在早期開發階段,因此目前公開的僅爲 CG 先導,細節尚未披露。創始人馮驥也同時表示將把《悟空》的 DLC 暫緩、把精力放在新作上。
在《黑神話:鍾馗》公佈後不久,中文社交渠道上的《暗黑破壞神》官方賬號發佈動態,轉發/展示了(或貼出)由相關團隊製作的概念影片/圖像,文案大意稱對《黑神話:鍾馗》表示驚喜與讚歎,同時介紹《暗黑破壞神 IV》中“無常、鍾馗”概念造型的初步樣子,並呼籲業界共同推動中華文化以遊戲形式的傳播。多家國內媒體轉載了這條官博動態與配套視頻。
據多家媒體轉述,概念視頻由“網易雷火工作室”參與制作/出品(或以該團隊風格完成概念演示)併發佈於官方渠道以供玩家先睹;媒體在報道中把這次動作解讀爲暴雪方面在“致敬/互動/借熱度”之間的一種快速反應式內容分享。
多數遊戲媒體以中性或正面的調性報道了《黑神話:鍾馗》的先導預告,強調美術風格、題材轉向“志怪/辟邪”類型與對中國神話體系的再挖掘。另一方面,網民與部分媒體對《暗黑破壞神》官博迅速曬“鍾馗/無常”概念素材的動作有不同解讀:有人認爲是跨文化互相致敬,亦有人把它解讀爲“蹭熱度”(在《黑神話》公佈後馬上推出類似題材的概念展示)。
Game Science 通過《悟空》的成功已把“國風神話”帶到了全球視野,《鍾馗》這一題材本身具有強烈的“東方式暗黑/辟邪”美學,容易引發國外廠商、創作者與媒體的注意。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