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甲:本文章素材來源於網絡或實地拍攝。本文章所採用的圖片的來源城市不唯一。
本文章盡力提供覆蓋場景較全的地鐵教程。但受於作者所在城市未開通地鐵,所以描述中難免會有疏漏,請諒解。
本文章的文體規範:讀者可能會有的疑問極其解答會以 Q&A 方式在引用上出現,註釋、注意事項也是如此。大標題用 X.X XXX 顯示。涉及到中英文混排時,會使用空格分隔。較爲重要的事物名字或重點會以藍字或粗體標出。
截止到 2024 年 10 月,中國開通地鐵的城市共有54座,但仍有約 9 億人沒有乘坐過地鐵。
馬上又到一年一度的開學季啦。除了想象令人激動的大學生活之前,擺在面前的還有一個問題:對於到大城市生活或讀書的大學生,除了火車站後,乘坐地鐵到學校是快捷又便利的方法。但是,有很多學生並不會。本着有需求就有市場,筆者決定寫這麼一篇文章,來比較詳細的科普如何乘坐地鐵。
Q:如何知曉我要去的城市有沒有開通地鐵?
A:一般只有省會城市(西藏、青海、海南省、寧夏除外)、副省會城市、直轄市開通了地鐵。你也可以在網絡上搜索。
1.1 在開始之前,你需要進行一些準備工作...
爲了不節外生枝,本文章不會講授購買實體票、使用實體或虛擬交通卡這一方式。
在乘坐地鐵之前,你需要準備一些 App。他們其中有的是爲了規劃路線,有的是爲了能更快速方便絲滑的過閘機...
注:傷殘軍人、現役軍人、符合條件老年人或小孩可憑證件走人工通道或自助通道免費乘坐地鐵。具體以當地政策爲準。
筆者文章中會以高德地圖和Metro大都會(上海地鐵乘車 App)爲例。
如果你希望使用 微信 / 支付寶「乘車碼」(適用於不想多下個 App 的用戶),請跳轉至章節 1.2 或 1.3。
注:儘管長三角的其他城市的地鐵也可以使用 「Metro大都會」刷碼乘車。但是畢竟這只是上海地鐵的專屬,在其他城市使用不會享受地鐵乘坐優惠。所以建議還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各自城市使用各自城市的專屬地鐵刷碼乘車 App。
「微信乘車碼」或類似產品也可以刷碼乘車。但不能享受乘車優惠。一般乘坐公交時纔有用武之地。
Q:如何知曉我的城市該用什麼 App?
A:在應用商店搜索城市名稱 + 地鐵就能搜索到大概。你也可以詢問當地地鐵工作人員知曉。由於全國地鐵城市稍多,所以這裏不一一列舉。
你也需要閱讀城市軌道交通禁止攜帶物品目錄(點擊即可閱讀,以北京地鐵的規定作參考)。會對你很有幫助,起碼不會出現高高興興買來的東西在安檢被扣的情況。
接下來,你需要開通地鐵刷碼 App 的免密支付以及學習如何使用。
注意:其他 App 的操作步驟或邏輯可能會與示例有所差異,但萬變不離其宗,共同點總是相似的。如果不想麻煩,也不在意優惠,你可以在支付寶或微信搜索「乘車碼」並按引導開通,或直接使用「Metro大都會」。
打開「Metro大都會」或類似 App,你會看到醒目的登錄(或註冊)按鈕(如圖 1.1-2)。按照指示註冊登錄即可。
圖 1.1-2 「Metro大都會」初始登錄頁
完成登錄後,請允許「Metro大都會」或類似 App 索要的任何權限。
如果你使用的不是「Metro大都會」或使用此 App 但在上海本地上學的,你可以根據指引開通免密支付服務,如果能在「乘車」頁顯示二維碼即爲成功。
如果你希望使用「Metro大都會」在其他城市刷碼乘車的,請看下面。
注意:以下教程僅適用於使用「Metro大都會」但不在上海上學的學生。
在登錄完之後,你會看到如圖 1.1-3 的頁面。
圖 1.1-3 「Metro大都會」乘車頁
看到右上角的「上海」了嗎?點擊他,你會看到更多支持的城市,點擊「去開通」。
注:並非所有城市地鐵都接入了「Metro大都會」。如果你到這一步沒有找到你的城市,那還是老老實實用那個城市地鐵自己的 App 或使用微信 / 支付寶「乘車碼」。
根據指引開通即可,在「乘車」頁顯示乘車二維碼即爲成功。
1.2 使用微信「乘車碼」
打開微信,點擊右上角「搜索」,輸入「乘車碼」(如圖 1.2-1 所示)。
圖 1.2-1
然後打開小程序,如圖 1.2-2 所示。
圖 1.2-2
然後點右上角的那個城市,在裏面搜索並選擇你要坐地鐵的城市你可能會回到開通頁面,如圖所示
圖 1.2-3
完成後會來到一個頁面,如圖 1.2-3 所示。
圖 1.2-4
當然,你也可能不會跳到這個頁面,而是如圖 1.2-4 所示。
選擇「地鐵」,然後點「去開通」。然後按照我說的主線繼續操作。
勾選協議,然後點「立即開通」,會跳轉到服務訂閱頁面,如圖 1.2-4 所示。
圖 1.2-5
選擇你的扣費方式,然後點擊「開通」,會要求你同意協議,如圖 1.2-5 所示。
圖 1.2-6
然後輸入你的支付密碼,再點擊「完成」即可。回來到如圖 1.2-6 的頁面。
圖 1.2-7
你可以查看他的教程。然後點擊「刷碼乘車」。
出現乘車二維碼即爲成功,如圖 1.2-8 所示。
圖 1.2-8
以後乘車都可在 微信上滑小程序頁面>「乘車碼」小程序>「地鐵」 向閘機出示乘車二維碼。
1.3 使用支付寶「乘車碼」
打開支付寶,首頁會有「出行 / 旅行」或「乘車」,如圖 1.3-1 所示。
圖 1.3-1
由於支付寶截屏限制,某些步驟不會有配圖,見諒!
然後在右上角選擇你的城市。在大標籤選擇「公交地鐵」或者「地鐵」。然後點擊「地鐵碼」(某些城市的乘車碼不會有這一步)。然後點擊「前往查看」。選擇一個有乘車優惠的卡即可,然後點擊「前往開通」。
然後你會來到協議同意頁面,如圖 1.3-2 所示。
圖 1.3-2
勾選協議,然後點擊「同意協議並領取」。通過支付驗證後,回來到如下頁面
圖 1.3-3
點擊「立即使用」即可。出現乘車二維碼即爲成功。
以後乘車都可在 支付寶首頁>「出行 / 旅行」或「乘車」>「地鐵(碼)」 向閘機出示乘車二維碼。
2.1 規劃乘車路線
首先,打開我們的高德地圖。在「搜索欄」處輸入你要到達的目的地,這裏以復旦大學邯鄲校區爲例。然後點擊右下角的「路線」,然後在上方選擇「公共交通」按鈕(如圖 2.1-1)。
圖 2.1-1 高德地圖規劃的去復旦大學的路線
然後選擇一個用時時間較短的即可。你會來到如圖 2.1-2 的界面。
圖 2.1-2 詳細路線
向下滑動,你就可以看到較爲詳細的站點說明、換乘提示等,接下來,我將帶你逐一介紹這些名詞。圖例對照在圖 2.1-3。重要信息會用「❗」標出。
圖 2.1-3 圖例對照
XX 分鐘表示你從出發地到達目的地所要花費的時長(可能會包含等車時間),需步行 XX 米表示你坐地鐵前或者後需要步行的路程。
表示你到達目的地的時間點。
❗表示你在乘坐地鐵的途中,共計需要乘坐地鐵的線路的名字,每一號線都有自己的主題色和名字。後面的小人帶着數字則表示你出地鐵後需要步行的時間。
X 站表示你要經過的地鐵站的總數。¥4 表示票價。XXX 進站表示你出發地乘坐地鐵的站點的名字。
❗小藍箭頭表示你當前所在地(出於某些原因,定位可能不準確)。
❗X 號線表示你要乘坐的線路。XXX 方向代表你要乘坐的地鐵的運行方向。
7. 紅色小人表示擁擠程度。綠色爲不擁擠 / 輕度擁擠,橙黃色爲擁擠,紅色小人表示重度擁擠。
注意:如果你攜帶大件行李並發現需要乘坐的地鐵線路特別擁擠時。應儘量錯峯出行或另選他線乘坐,除非無法避開,否則不建議攜帶大件行李的情況下擠地鐵。
8. 表示列車車廂空調製冷情況。
注:只有部分城市的部分線路有這項功能,你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按需選擇車廂乘坐。通常這項說明也會貼在站臺內的屏蔽門裝置上。
9. 上車站 首XX 末XX 表示你上車站的首末班車時間
注:部分「夜貓子」應特別注意此信息。部分城市部分地鐵儘管末班車還未到來,但可能仍會在末班車地鐵到站前幾分鐘停止售票。爲了不給你出行帶來麻煩,建議還是提前乘車,能不卡點就不卡點。另外,「早鳥」也應注意此信息。
10. XX X側開門表示換乘站 / 下車站 的站點名稱和開門方向信息。
注:開門方向信息在車廂內廣播或顯示屏內也有提示。
11. ❗XX 換乘表現你將以 XX 方式換乘。XX 米和XX 分鐘表示你在此次換乘途中需要走過的路程和消耗的時間。
Q:爲什麼需要換乘?
A:一般地,地鐵線路不會一帆風順的一條線直接懟到你的目的地。就像你在道路上行駛也不會永遠走直道一樣。
注:地鐵換乘方式常見的有同車換乘、同臺換乘、站內換乘(包含站內通道換乘)和出站換乘。如何換乘是你坐地鐵前規劃路線時需要掌握的重要信息之一。
🎉恭喜你,你已成功學會了「規劃乘車路線」。
3.1 認識地鐵站
你可以通過章節 2.1 尋找附近的地鐵站。接下來要介紹的是,地鐵站的樣子。這一章會很短。
一般來說,地鐵站一般會有兩個顯著特徵:一個稍高的杆子,上面會寫着軌道交通(或者地鐵),另一個是類似於地下通道入口的地鐵口(如圖 3.1-1 和 3.1-2,以成都地鐵春熙路站爲例)。
圖 3.1-1 醒目的標識 百度百科提供
圖 3.1-2 地鐵口 @Tony小熊 提供
一般有的地鐵入口會內嵌在商場外層或地下。如果在商場外,他可能如圖 3.1-3(以成都地鐵春熙路站爲例)。
圖 3.1-3 內嵌在商場內的地鐵口 百度百科提供
如果內嵌在商場的地下,那麼你需要根據商場內部的指引牌尋找地鐵口的位置。
也有高架地鐵站臺,如圖 3.1-4 所示。
圖 3.1-4 高架地鐵站出入口 @Tony小熊 提供
注:地鐵站部分出入口設有無障礙直梯,有需要者可尋找乘坐。
🎉恭喜你,你已成功學會了「尋找地鐵站」。
4.1 安檢、過閘、乘車
如果不知道有哪些物品不可以帶上車的話,請重新閱讀章節 1.1。
注:隨身物品(例如手機或者其他揣兜裏的物品)通常不會經過安檢機掃描。但不要鑽空子!文明乘車!
在過通過安檢後,打開你手機的刷碼 App,在「乘車」或類似頁面展示你的乘車碼。對準圖 4.1-1 紅色筆標記處(或類似裝置)掃碼(就類似於你付款,注意是它掃你)。
圖 4.1-1 地鐵閘機 @Tony小熊 提供
注意:在刷閘機時,切忌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應與閘機門保持 0.5m 距離或在指示線站立,等待開閘後通過。
攜帶大件行李的,在刷閘時可以將行李稍微往閘機內部放,便於更快過閘。
注:無需擔心你會被夾,閘機有紅外探測裝置。
進站後,你需要根據引導標識找到你需要乘坐的線路。如果是那種有多條線路經過的大站,你就需要特別留意標識的引導(如圖 4.1-2)。
圖 4.1-2 標識引導牌
在下樓乘車時,應仔細觀察標識上寫的線路標識,避免坐錯線路(如圖 4.1-3 所示)。
注:坐錯線路沒什麼大不了的,從相反方向坐回來就可以,除了浪費時間不會有其他的危害,只要你不出站就不會給你結算計費。
圖 4.1-3 下樓乘車標識 @星雨. 提供
恭喜你,你已成功學會了「安檢、過閘、乘車」。
某些地下站或地上站在這裏的乘車標識會標註「往 XXX 方向」(如圖 4.1-4 所示)。這時候就需要特別注意導航軟件上寫的方向,然後選擇正確的方向乘車。
圖 4.1-4 乘車標識上的方向提示
到達站臺後,你可能會看到如圖 4.1-5 的景象。
圖 4.1-5 站臺景象 @Tony小熊 提供
此時你就需要在屏蔽門上的貼紙中關注到哪個是你要去的方向(如圖 4.1-6 所示),一般在下扶梯時大眼一溜就能瞅見。接下來,我會一一解釋圖 4.1-6 中的元素,重要信息會用「❗」標出。
圖 4.1-6 站臺上的列車信息提示貼紙 @星雨. 提供
注意:實際上,現實乘坐列車的信息不會與圖中完全雷同,需要你有一定的舉一反三能力。
1. ❗往 XX 方向提示列車運行方向。應與章節 2.1 中的第 6 條對應。
2. ❗XX 線表示線路名稱。應與章節 2.1 中的第 6 條對應。
3. 下一站 XXX 表示下一站的站點名稱。
4. XX 站表示當前站點名稱。
5. 上一站 XXX 表示上一站的站點名稱。
當然了,除了島式站臺(專業術語)以外,也會有側式站臺(專業術語)。這也就是爲什麼我讓你注意一下類似於圖 4.1-4 中的情況,因爲你無法直接到對面方向乘車,坐反了再回來比較麻煩。他可能類似於圖 4.1-7。
圖 4.1-7 側式站臺 @星雨. 提供
就算遇到這樣的站臺的,前面的方法也仍然適用,你可以正常乘車。
一般地,在站臺上,會有顯示屏,可以查看列車到站時間(如圖 4.1-8 所示)。
圖 4.1-8 站臺顯示屏 @星雨. 提供
注意在人少黃線外處站立等候,車站內也會有板凳供休息。列車到站後,等待屏蔽門完全打開時上車,先下後上。上車時往車廂中部走。注意尊老愛幼,主動給有需要的人讓座。如果列車上沒有位置,就抓住扶手後站穩。
注意:衝門危險,害人害己。當列車黃燈或者蜂鳴器響時,請不要再上下車。等候下一班即可。
上車後,你可以關注車內到站播報或者車門上的電子提示查看到站情況,如圖 4.1-9 所示。
圖 4.1-9 列車內顯示屏 @星雨. 提供
4.2 我想上廁所...
一般地,在站臺上,會有如圖 4.2-1 的標識。跟着它就可以到站臺廁所。
4.2-1 廁所 @星雨. 提供
🎉恭喜你,你已成功學會了「安檢、過閘、乘車」。
5.1 大站快車
某些城市的某些線路可能會提供大站快車。各個城市對這種列車的稱呼不一樣,但作用是一樣的。它可能如圖 5.1-1 所示。
Q:什麼是大站快車?
A:大站快車是指一種公交或列車服務模式,它只在主要車站停靠,而不在每個小站停靠,以提高運行效率和乘客出行速度(摘自 搜狗百科)。
圖 5.1-1 大站快車標識 @Tony小熊 提供
除非導航軟件推薦你乘坐此類型,否則我不建議你單獨乘坐。因爲這種類型的列車可能會錯過你要到的目的地。
6.1 換乘
換乘這一方面,只需要跟着換乘站及其導航的提示就可以,如圖 5.1-1 所示。
注意:在換乘時不要固執己見,跟着換乘提示箭頭標識走,避免誤入出站口。換乘到另一線路後,重複章節 4.1 的大致流程即可。
圖 5.1-1 換乘標識 @星雨. 提供
🎉恭喜你,你已成功學會了「換乘」。
7.1 出站
一般地,在你目的地的站臺上,會有出站標識,如圖 7.1-1 所示。
圖 7.1-1 出站標識
根據導航中推薦的終點站出口出站即可,一般地,在站廳會有數字標號,如圖 7.1-2 所示。
圖 7.1-2 數字編號的出站口標識
然後再次打開你的乘車碼,再次在出站閘機刷碼即可出站。
如果你實在找不到你要出站的出站口,那麼就近數字出站口出站即可。
完結撒花~
文章有誤或者有疑問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8.1 鳴謝
圖片提供(按貢獻大小排序)
星雨.
Tony小熊
百度百科
百科支持
搜狗百科
文章審定(排名不分先後)
Acerke
某葉
沒有他們就不會有這篇文章,真誠的予以致謝(鞠躬)!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