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停更Win10遭用户起诉:被指强迫用户购买新设备

近日,美国南加州用户劳伦斯·克莱因(Lawrence Klein)向圣地亚哥高等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微软计划于2025年10月14日终止Windows 10支持的行为涉嫌“强迫用户购买新硬件”,以适配其人工智能软件套件(如Windows 11默认捆绑的Copilot)。

克莱因拥有两台无法升级至Windows 11的笔记本电脑,因设备缺少TPM 2.0安全芯片——微软强制要求未来Windows版本必须满足的硬件条件。尽管升级本身免费,但数百万旧设备因此被排除在外。用户若通过非官方手段绕过限制,将失去微软的技术支持。微软提供30美元/年的扩展安全更新(ESU),但需绑定微软账户,而部分用户因拒绝账户注册而无法使用此方案。诉讼核心诉求要求微软免费支持Windows 10直至其市场份额降至10%以下。若成功,将显著增加微软成本并延缓Windows 11普及。数据显示,Windows 11推出近四年后,市场份额才于今年首次超过Windows 10,停服政策被疑是推动用户升级的关键因素。

行业观察指出,微软可能通过停服促进AI硬件生态:Copilot等工具需新硬件支持,间接刺激电脑销量。而用户替代方案有限——付费升级、购买新设备或转向Linux系统。本案短期内难有结果,微软或动用庞大法律资源将诉讼拖至最高法院。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