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波國家補貼將在10月下達,這是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最新消息,我們最關心的顯示器應該又會迎來一波國補好價。所以在6月份錯過國補的兄弟們,到時候一定要關注一下,如果活動來了,千萬不要再錯過啦,因爲最近又上線了很多新品顯示器,非常值得兄弟們選購。
國家補貼的具體到來日期,咱們不清楚,但是可以預估一下價格。按照國補15%的慣例來說,就是一臺機器正常價格按照85折來計算,比如1000元的機器,到手價就是850元。兄弟們可以自行根據自己的預算,來選擇心儀的機器。我肯定是希望兄弟們都能享受到補貼價格的。
閒話到此,大聰明根據過去一段時間實測出的結果,爲兄弟們帶來8月份的顯示器選購推薦。兄弟們要記住,低價格高參數的高性價比產品,一定是在某些地方進行了割捨。比如背光的調教和做工用料方面,大家不要抱有太高的期望,不要騙自己。
今年的24寸入門機器,算是徹底進入260Hz的時代了。在過去的長期時間裏,我最推薦的24寸FHD 180Hz顯示器,一直是小米G24 IPS版本,這臺機器對比競品,在調教上有着非常明顯的優勢。但是進入260Hz時代後,小米的優勢就沒有那麼明顯了。
所以8月的入門機器選購很簡單,HKC的G24H3MAX,售價599元。它唯一的短板,應該就只有固定支架了。在性能上,這臺機器基本做到了這個價位能做到的一切。
顯示性能上,94%的P3廣色域,380nit左右的亮度和超過1400:1的對比度,保證了不錯的基礎觀感。默認模式,sRGB和DCI P3色彩模式的色準,均達到了<1的高水準。亮度均勻性的表現也明顯達到了不錯的水準,整體觀感在入門級別,已經相當不錯。OC適配性相當高,這也就是大廠才能達到的水準了。
遊戲性能支持上,G24H3MAX的無鬼影最佳GTG響應時間來到3.4ms,過沖控制也相當不錯,OSD結合了MPRT動態清晰度增強技術,作爲一款入門機器,它基本已經做到了全方位覆蓋,值得推薦。
對於電競選手更進一步的機器,就是HKC今年的G25H3Pro了,它的前身G25H3就是我非常喜歡的300Hz的入門專業電競顯示器。但是呢,好多噴子就拿着沒有硬件低藍光這個說事。哎呀不護眼啦,對眼睛有害啦,要瞎啦!於是HKC掏出了這臺加入硬件低藍光的G25H3PRO
這臺機器採用華星光電的面板,在響應速度上達到了驚人的2.1ms左右,遠超此前的240Hz,280Hz的友達面板。國補價格在849元!而且他還有着400nit的亮度和1200的對比度,這樣的性能表現就不要再去考慮1K 360Hz’的產品了。非常建議FPS選手選擇。雖然它的色彩不是非常好,模具也是一如既往的塑料感,但是並不妨礙我對這臺機器的喜愛。
再往上,追求更強競技表現的用戶們,可以看看這臺SANC D5。這是一臺刷新率高達420Hz的轉爲電競發燒的窮哥們準備的機器。從整體的性能來看,它的色彩一般,色域覆蓋僅有85%P3,觀感一般畢竟只是1080P分辨率,如果你不是FPS用戶,單單1399元的售價我就會勸退你。
它的優點非常明顯,一切只爲電競服務。420Hz的超高刷新率,2.2ms的極致OD調教,配上不錯的遊戲功能支持,還有比較優秀的背光均勻性,SANC D5能保證給到用戶極致的電競支持。對於FPS發燒友,或者對自身的競技表現有更進一步追求的兄弟們,1399元的售價可以說非常良心了。值得推薦。
2K分辨率顯然就有了更好的清晰度,那麼24寸2K 180Hz的顯示器,推薦最近科睿上線的X3顯示器,這臺機器讓我眼前一亮。雖然是入門機器,用的是塑料固定支架和底座,品質竟然一點也不差
在基礎的顯示參數上,科睿X3達到92%的P3色域覆蓋,超過400nit的亮度以及1000:1的對比度,都保證了畫面整體顯示基礎。它的背光均勻性在入門級別可以說極其的不錯,25分區亮度偏差沒有一處超過9%的,多數亮度偏差在5%以內,整體觀感一致性相當高,面板來自華星光電的SG2381G01-3,OC適配做的也相當好,說明這幾年惠科工廠的技術進步相當明顯
在遊戲支持上,科睿X3的響應時間達到了3.6ms,過沖控制出色,OSD遊戲支持也覆蓋了遊戲準星,暗部增強,DIC動態清晰度加強等主流的功能。所以這臺機器雖然定位入門,卻屬於品質型的機器,699元的價格性價比相當不錯
如果你的預算足夠,在雷神首發23.8寸2K 240Hz的JQ24F240L之後,我個人就不再推薦180Hz的產品了。因爲雷神這臺機器的通透性真的很棒,這臺機器最大的優勢就是面板,這塊京東NF2面板可以說是24寸2K 180Hz以及240Hz系列裏面,最棒的通透性,觀感基礎非常好。GTG平均響應時間也能達到3.0ms左右,不錯的FPS屬性,非常適合千元內預算的兄弟們選擇。較好的硬件低藍光用來辦公學習都是可以的。
由於899元的價格擺在這,有遺憾是很正常的,模具做工有待加強,接口也沒有給到HDMI2.1和DSC,沒有超廣色域,色彩表現力尚可,HDR沒怎麼調教,OSD也就是基礎的遊戲支持。但是呢,對比我知道的24寸2K 180Hz或者240Hz的產品,這臺機器的觀感優勢還是太過明顯。就看過幾個月會不會有廠家跟進了
追求FPS競技遊戲的用戶,2K 300Hz刷新率的產品也全面普及開來。該類目下所有主流品牌產品我基本都有測試。
目前在售的幾款產品中,我最推薦仍然是螞蟻電競ANT253PQ以及泰坦軍團P245MS+。作爲惠科定位電競的高端品牌,他採用的惠科自家面板,擁有非常不錯的通透性表現。高達99%的P3廣色域以及不錯的色彩調教,擁有非常不錯的畫面表現。2.9ms的響應時間,結合特調的背光均勻性,整體觀感非常出色。這臺機器確實可以說一分錢一分貨,背光表現力可以說領先競品至少2檔,模具和支架體驗也非常不錯。
當然這臺機器也存在爭議的地方,爪形底座會勸退用戶,OSD實體快捷鍵的功能有限,OSD功能也不夠豐富和自身定位有些不符。
那麼泰坦軍團的P245MS+,就是目前24寸小屏第一HDR顯示器了。即使京東方面板的通透性不如惠科,但是1152分區背光加上泰坦不錯的背光調教,P245MS+的觀感已經很不錯了。出色的色彩和背光,讓他的應用範圍是比較廣的。2.9msGTG響應時間,OD調的是很不錯的,滿足FPS用戶需求,HDR競品第一,沒什麼好說的。隨着DYDS黑洞視覺,以及OSD軟件的出現,算是極大補強了功能支持
我對他的唯一遺憾就是京東方面板,在淡色場景下的不夠通透了。這種使用場景包括WORD,excel等辦公軟件,網頁瀏覽,文件夾的打開等等。遊戲包括視頻的影響就小很多了。
27寸2K高刷顯示器的推薦部分到了,這裏一直是國內最卷的領域,各個品牌都有大量低價格高參數的機器在此。
入門2K 180Hz的產品,這裏我主要推薦觀感好一點的產品,首先可以考慮小米G27Q 25款這臺機器,小米這臺機器採用了華星光電面板,整體畫面較爲通透純淨,較高的色溫能讓畫面觀感比較正。色彩調教上,小米也是標杆級別的,模具設計簡約大氣,做工和質感很不錯。是一臺畫面表現力不錯的高刷顯示器。當然他的OSD功能還是有待豐富的,亮度上限不高並不非常適合3A遊戲用戶,適合喜歡小米品牌,喜歡FPS競技遊戲的用戶選擇。
今年200Hz的2K顯示器也全面鋪開了,首先推薦的是售價1099元的海信G5 PRO+,這臺機器也是最近才發佈,面板是海信定製的友達。推薦這臺機器的理由很簡單,不會出錯。這臺機器仍然是千元的全能機,多功能支架,小底座,硬件低藍光,均勻度控制不錯,色彩調教到位,觀感基礎非常不錯。均勻度表現在線。3.8ms的響應時間雖然保守,但是對付正常的遊戲都是沒問題的。
而且面對選擇困難症的你,海信還有6個月的壞點包換服務,這就是大品牌的底氣。可能你在各個評測的評論區,都能看到關於壞點和售後的差評,這臺機器就不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如果你挑花了眼,那麼選擇海信基本就不會出錯了。
這個參數下,想要更好FPS遊戲性能的,那就直接考慮華碩的新小金剛MAX,VG27AQL5A。對比前代的L3A,這臺機器只有觀感和硬件低藍光表現有點倒退,其他基本是全方位的有提升。首先就是價格上的妥協,前代1499元的日常價,現在價格下降300了,接口上也升級到了滿血的DP1.4,而色彩模式上也終於加入了sRGB和P3,應用面更廣,色準表現一如既往的優秀,對比度超過了1400:1表現優秀。作爲業界最優秀的OSD系統,無需多言。
而且開啓HDR模式後,這臺機器竟然還激活了4分區背光,HDR內容表現上,也有了一點點的提升。對於華碩來說,從未有如此性價比。
那麼到240Hz的產品, 這裏就推薦一臺機器,小米G27Q 240hz版本,這是目前我測到的第一臺,用300Hz的面板,做出240Hz產品的機器。好處就是帶來了更快的響應速度,它的GTG響應時間也能達到2.6ms,表現可以說非常出色。小米的宣發團隊卻根本沒提這件事
那在色彩調教方面,小米顯示器基本沒有讓我失望過,開機後第一眼的觀感就比較正,沒有明顯偏暖或者偏冷。純色背景不能說很通透,但絕對不是抹布屏,基礎觀感是很放心的。而且小米的模具和做工在這個價位也是非常能打的,這臺機器買回去,無論是FPS遊戲還是日常使用,都是沒問題的。
那有300Hz面板做240Hz產品的,反過來也有240Hz面板超頻300Hz來的。HKC的G27H4 PLUS就是這樣一臺機器。它的優點非常明顯,300Hz的高刷新率,低至2.6ms優秀的OD調教,配上較爲完善的遊戲功能支持,在有着較爲優秀FPS性能支持的情況下,它的色彩表現還可以,畫面觀感不錯,有着不錯的顯示基礎,在1000出頭的價位,G27H4 PLUS的性價比顯然很突出啊。
缺點呢,獵鷹模具現在來看有點過時了,塑料感比較重,支架的調節也不順滑,亮度均勻性也比較一般。總的來說,主打性價比,滿足FPS用戶需求的一臺機器。
這個參數的機器,在性能上我比較推薦的,目前是華碩的VG27AQML5A。相比上一代的ML1A,升級款終於做了sRGB模式和高級OSD缺失的功能,價格下降300,性價比凸顯。唯一不足是砍掉了硬件低藍光,護眼方面稍微差一些,但用起來也很舒服,不會讓人覺得刺眼。
在遊戲性能上,華碩從來不會讓你失望,達到2.6ms的較爲極致的響應時間,業內標杆的OSD豐富性功能,競品拔尖的模具和OSD控制系統,色彩調教和整體觀感,在這個段位站在了頂點。如果你不是很介意硬件低藍光,這臺機器的品質和性能,都是值得你選擇的。
27寸2K300Hz的miniled機器,還是泰坦軍團新出的這臺P275MS+,總體來看,泰坦軍團P275MS+整體來說其實沒啥硬傷,色彩的調教非常優秀,應該是競品頂尖的存在了,QD量子點帶來了相當豔麗的畫面表現。miniled帶來的整體背光均勻性以及HDR表現,肯定也是競品第一了。所以這臺機器在3A遊戲或者模擬類遊戲的畫面表現,都是非常棒的。
但是,就這塊面板的開發上,3.6ms左右的響應時間,顯然並不讓我滿意。一般來說這個規格的面板,應該是可以做到3ms以內的。如果你介意它的FPS性能表現,我可能更推薦你買華碩,或者去買24寸的產品了。
目前入門款的27寸4K 160Hz顯示器,在8月份就有變動了,泰坦軍團的P2710V節能版,依然可以作爲入門4K的選擇方案,它採用友達7.0面板,這塊面板具備了不錯的通透性,響應時間也能達到3.7ms的不錯速度,對比度在1000左右的及格水準。
日常只要1300就能拿到,性價比還是不錯的。相對比競品,在保證了色彩和觀感到位的同時,P2710V有着出色的硬件低藍光,多功能支架。並且在色彩調教上,泰坦軍團是相對優秀的,整體機器的把控是很好的,觀感不錯,完全可以看作是一臺4K入門高刷水桶機了。即使不打遊戲,他較爲優秀的觀感和硬件低藍光帶來的護眼表現,用它來兼職辦公都是很好的選擇。他的缺點仍然是泰坦軍團的模具不支持OSD搖桿。
而這臺機器,可能就是我推薦的,最後一臺友達7.0的顯示器啦。
因爲小米這臺G27U雙模機器,售價1599元,有着更好的畫面表現以及更強的性能。基本完成了用戶對入門4K高刷顯示器的徹底迭代。在大面積的純色背景下,畫面通透純淨,顯示效果細膩。它的基礎顯示效果就已經幹趴下其他面板了。小米顯示器團隊的調教相當給力。這應該是我看到的第一臺,RGB對齊做的相當標準的機器了,他的sRGB和P3模式下的RGB基本是完美對齊,這讓他顯示出的白色相當標準。
4K模式下響應時間3.89ms,調教有些保守,但是1K模式下,響應時間能達到2.27ms,性能表現相當不錯。
優秀的模具和設計,出色的觀感和畫面調教。很棒的HDR400表現,1K模式超快響應速度。作爲定位入門的4K雙模顯示器來說,小米G27U的功能覆蓋面真的非常廣泛了。日常遊戲,辦公,影音,到理論上來說FPS遊戲,這類需求基本全方位覆蓋。
那麼雙模4Kminiled顯示器的推薦,8月有兩臺機器,第一臺來自泰坦軍團P275MV MAX,泰坦軍團應該是業界做miniled顯示器最多的品牌了,這臺機器完全展現了IPS MINILED的潛力,2304分區背光和優秀的控光算法,他的光暈控制相當出色,正常用戶已經很難分辨光暈。作爲miniled顯示器痛點的背光延遲,這臺機器也基本完全克服,就是可惜對應的響應時間上,泰坦沒有調好,否則這臺機器就能做到絕大多數類型遊戲全包圍的恐怖表現了。
而在色彩調教上,P275MV MAX也可以說極其出色,sRGB色準表現非常漂亮,比很多標榜專業設計的顯示器還要好。OSD軟件操控優秀,彌補了其模具按鍵設計的短板。最關鍵的,這個華星的面板,比友達7.6好啊!通透!。買
第二臺自然就是小米G Pro 27U了。小米這臺機器的完成度確實很高,是一臺電視化程度非常高的高刷新顯示器,它獨特的功能菜單設計,超高的SDR亮度,集成的小愛同學,還有完善的電視系統,確實給到了我非常獨特的使用體驗。
它的顯示器性能本身,模具和做工很出色,色彩和觀感確實挺不錯的,響應時間夠快,miniled帶來的較爲優秀的背光,HDR下較爲出色的調教,還有我能感受到的,非常出色的控光算法,我給他的定位呢,是非常適合家庭使用的,娛樂電競顯示器,而且它在娛樂屬性上的加成,應該遠超目前市面上的主流顯示器。
缺點嘛,作爲電視來說,他不是VA面板,IPS的對比度表現顯然是不如VA的,雖然他的控光表現已經非常優秀了。
作爲雙模顯示器,4K模式下不支持自定義分辨率,沒有預設24寸模式,沒有鷹眼放大功能,並且1K模式的響應時間調的一般吧,所以追求FPS競技表現的話,那真不如買個1K 320Hz的單模顯示器,也就不到1000塊錢。
好啦,本月的顯示器推薦就是這些了。喜歡能幫助到兄弟們,拜拜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