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会博丽灵梦!东方30周年献礼作,《东方幻想 ECLIPSE》上线!

这是一个能让无数老玩家DNA为之颤动的组合。

一边,是凭借《怒首领蜂》系列,

一手定义了“弹幕地狱”这个游戏类型的传奇厂商CAVE。

另一边,是由ZUN大神主创,

沉淀了二十余年深厚底蕴的同人文化奇迹——《东方Project》!

01 东方30周年

当两者相遇,一个问题不禁浮现在所有东方粉丝心头:

这到底是天作之合,还是一次有可能毁经典的危险尝试?

《东方幻想ECLIPSE》,正是在这样的期待与审视中诞生。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它的“正统”地位。

这并非又一款借皮换骨的普通同人手游,

而是获得《东方Project》官方认证的二次创作弹幕射击游戏

也是《东方Project》30周年纪念作,

这个身份是本作递给所有东方粉丝的第一张名片,承诺对原作世界观与角色的尊重,

而开发方CAVE的加盟,更是为游戏最核心的“弹幕射击”体验,打下了金字招牌。

本作也抛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命题——

将纯粹考验技巧、以“擦弹”与精准走位为乐趣的传统STG(射击游戏),与当今手游市场最主流的、以角色收集和数值养成为核心的Gacha RPG(抽卡养成)玩法深度结合。

这两种设计哲学,本身就存在着天然的矛盾。

前者,信奉“技术为王”;

后者,则强调时间与金钱投入换来的硬实力。

因此,在二者的碰撞中,《东方幻想ECLIPSE》的核心,

就是要探究是否成功化解这种矛盾。

02 核心玩法

恰逢东方30周年,本作的繁中版上线,

运营方拿出了堪称“开服即毕业”的慷慨福利,

也将直接影响每一位新玩家的入坑体验。

而评判一款弹幕游戏,终究要回到指尖与屏幕每一次的亲密接触上,

《东方幻想ECLIPSE》的战斗体验,正是对血统最直接的考验。

与《东方Project》原作系列标志性的竖屏卷轴不同,

《东方幻想ECLIPSE》大胆地采用了横版卷轴的清关模式,

不是简单的画面翻转,而是从根本上改变老玩家传统的索敌习惯与闪避思路,敌人的阵型与弹幕的扩散方式变得更宽、更广,对玩家在水平方向上的预判和移动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实际体验下来,CAVE那种深入骨髓的“手感”烙印清晰可见。

角色的移动响应迅捷,指哪打哪,没有丝毫拖沓感;

子弹的判定点(Hitbox)极为精准,即便是在满屏华丽的弹幕中,你也能相对轻松地找到那片狭窄的安全区。

游戏着力营造的“极致打击感”与“炫目弹幕编排”并非空话,

当你的攻击精准命中敌人时,会有清脆的音效与炸裂的视觉反馈,每一次在弹幕缝隙中的极限穿行,每一次符卡引爆瞬间的清屏,都足以让人肾上腺素飙升。

可以说,在最基础的操作层面,它玩起来确实“很CAVE”。

03 BREAK机制

本作在传统弹幕玩法之上,引入了“BREAK”的核心机制,

和简单的“爆气”或者“清屏炸弹”不同,这种机制更具有战略性,

面对某些特定的密集弹幕时,玩家可以通过集中火力攻击其“阵眼”或特定弱点,从而“BREAK”整个弹幕阵,使其瞬间消散或转化为得分道具。

“BREAK”系统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将玩家的角色从单纯的“闪避者”,转变成了主动的“破局者”。

这个机制鼓励玩家不再是一味地在枪林弹雨中寻找生路,

而是在风险与收益间做出抉择:

到底是鬼着选择安全的路线慢慢刮痧,

还是冒着被击中的风险,冲向弹幕最密集的核心一次性瓦解敌人的攻势?

这个机制的引入,非常考验玩家的微操走位,也与角色的输出能力直接挂钩,战斗的节奏感与策略深度得到强化,成功平衡了技巧与数值。

04 协力模式

《东方幻想ECLIPSE》提供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核心玩法:单人挑战协力对抗

单人模式承载了游戏的主线剧情,玩家将以推图闯关的形式,亲历幻想乡异变的全过程。

随着关卡推进,弹幕的密度、速度以及敌人的AI都会显著提升,这是对你个人技术与角色练度的双重考验,完美复刻了传统STG“孤身闯关”的经典味道。

协力对抗模式,则彻底改变了游戏的玩法。

你可以与好友组队,共同挑战高难度的Boss和更为诡谲多变的弹幕狂潮。

在这里,生存法则从“独舞”变成了“交响”。

团队的胜利不再仅仅依赖于某一个人的神级操作,

而是取决于队伍阵容的合理搭配与战术协同。

例如,一个队伍可能需要有负责主C输出的角色、能够提供护盾或增益的辅助,以及擅长利用“BREAK”机制快速破阵的战术角色。

这种双模式设计,可以让习惯了“独闯龙潭”的STG玩家,也能体会到并肩作战的乐趣。

而协力模式不仅仅是添头,还是维系游戏长期生命力与社群活性的关键,巧妙地让Gacha系统的价值变得具体起来。

在单人模式中,你或许可以用自己最厨的、练度最高的本命角色一路过关斩将;

但在高难度的协力模式中,一个角色池(BOX)够深、能够根据队友阵容灵活补位的玩家,将变得至关重要。

这也为玩家的抽卡和养成行为,赋予了超越个人喜好之外的、更具功利性的战略价值,也构成了连接“CAVE之魂”与“Gacha之身”最关键的纽带。

05 美术与东方之魂

《东方Project》的魅力,

一半在于硬核的弹幕,

另一半则在于独特的美学与深入人心的音乐。

《东方幻想ECLIPSE》在这一点上,显然倾注了巨大的心血。

游戏的视觉呈现只能用“华丽”二字形容,

所有登场角色的立绘均出自日本大师级画师之手,

画风精致且高度还原了角色神韵,同时又融入了更符合现代审美的细腻笔触。

在战斗场景中,角色们的2D-Live动态效果流畅自然,而博丽神社、红魔馆等经典场景,也在背景中得到了细致的再现。

然而,最令人拍案叫绝的,莫过于其对“符卡”演出的还原与升华。

当你释放必杀技时,游戏会切入一段魄力十足的特写动画。

无论是博丽灵梦“梦想封印”那如同万花筒般展开的七彩光玉,

还是雾雨魔理沙“Master Spark”那贯穿屏幕的毁灭光束,

都被以极具冲击力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些演出不仅是对原作标志性技能的致敬,

本身也构成了战斗爽快感的重要一环,化作一场名副其实的视觉盛宴。

06 昔日的回响

音乐是《东方Project》的灵魂,

而ZUN神创作的原曲早已超越了游戏配乐的范畴,

成为了同人文化圈的圣歌。

《东方幻想ECLIPSE》深谙此道,游戏内收录了大量经过全新编曲的经典BGM。

从PV播放量破亿、火遍全球的二创神曲《Bad Apple!!》,到角色主题曲中的不朽经典《少女绮想曲~Dream Battle》与《U.N.オーエンは彼女なのか?》,

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旋律,在保留核心元素的同时,还赋予了更富层次感与现代感的编曲。例如,官方特别展示的博丽灵梦角色BGM《わがままな巫女》,便是在《少女綺想曲~Dream Battle》的基础上改编创作的。

当这些新编曲与激烈的弹幕战斗交织在一起,

也营造出一种怀旧与创新并存的幻想乡Live现场氛围,极大地增强了玩家的情感共鸣与沉浸感。

07 想起卡系统

本作在养成系统中,引入了一个名为“想起卡”的独特设计。表面上看,它类似一个装备系统:玩家为角色装备不同的“想起卡”,可以获得属性加成和额外的战斗技能,从而构筑出个性化的战斗流派。

但深入剖析,这套系统的设计远比看上去要高明得多。

首先,在艺术和叙事层面,

每一张“想起卡”都是一幅由多位日本知名画师联手打造的精美插画,

如同一张张承载着角色记忆与幻想乡过往点滴的瑰丽画卷。

它们描绘了角色们在主线剧情之外的日常生活、不为人知的羁绊,甚至是“if线”的平行场景,极大地丰富了世界观的血肉。

其次,在商业模式和游戏设计的层面,

“想起卡”系统是一个堪称天才的解决方案。

现代Gacha游戏需要持续不断地推出新卡池来维持运营。

然而,《东方Project》的核心角色数量虽多但终究有限,随意添加原创角色又有稀释IP纯度的风险。而“想起卡”系统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在“角色卡池”之外,开辟了一个平行的、理论上可以无限扩充的“装备卡池”。

开发商可以围绕任何一个核心角色,设计出数十张乃至上百张不同画风、不同技能的“想起卡”,从而在不破坏原作角色设定的前提下,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游戏内容。

综上所述,《东方幻想ECLIPSE》的定位是一款“偏养成类弹幕射击游戏”, 由CAVE操刀的战斗系统手感扎实、场面火爆,创新的“BREAK”机制为传统玩法提供了新鲜感,无论是大师级的角色立绘、华丽的符卡动画,还是新编的经典配乐,都体现出对《东方Project》IP的高度尊重和精良的制作水准,目前游戏的上线活动也极其慷慨,如果你对东方感兴趣,现在就是最佳的入坑时机!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