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史上的千年龍虎榜,蘇軾考了200名開外(一說第二)?

科舉雖然上下縱橫了千百年,但真正的黃金時代唯有兩宋。不過兩宋之中,又因南宋始終面臨着來自北方強敵的亡國之危,科舉取士之盛況又不如北宋。

而在北宋的167年間,要論起盛世繁華、人才輩出又以宋仁宗趙禎在位的42年間爲最,其中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的進士科更是號稱中國科舉史上的“千年龍虎榜”——其在政治、軍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響力堪稱空前絕後,在前後千餘年間的700餘科科舉考試中獨佔鰲頭,無一科可與之相比。

試想一下,你在四十餘萬考生中嶄露頭角,轉眼卻發現同場競技的對手裏有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狀元中的佼佼者、程朱理學的奠基人,還有寫下 “橫渠四句” 的思想巨匠。

首先是這屆考試的考官陣容堪稱頂配 —— 主考官正是位列唐宋八大家與千古文章四大家的歐陽修。

《宋史》中評價:“設敬畏而畢,致唐韓愈,是正氣之。唐之文受五季而畢,至宋歐陽修又振起之。” 這話道出了文壇脈絡:唐代文風鼎盛,到五代時漸趨衰敝,直到宋代歐陽修出現,才重新振興了古文傳統。另一位閱卷官也非同尋常,他是被稱作 “宋詩開山祖師” 的梅堯臣。

然而誰也沒料到,如此頂尖的考官團隊主考的這場考試,卻收穫了無數質疑聲,而矛盾的焦點正是歐陽修。他在此次考試中推行重大改革:反對當時盛行的駢文。駢文講究對仗工整、辭藻華麗,雖此前已有文壇大家倡導更自由的古文,但始終未能成功,多數考生仍延續魏晉以來的駢文寫作風格。歐陽修的改革舉措一出,各地投訴層層上報,甚至傳到了宋仁宗耳中。

但仁宗並未過多幹預,他正忙於另一項重要工作 —— 爲進入殿試的卷子排定名次。面對這批堪稱 “神仙打架” 的考生,仁宗着實挑花了眼,而這正是此次科舉最令人驚歎的地方 —— 考生陣容太強。這場考試近 40 萬人參考,最終僅錄取 388 名進士,卻從中走出 24 位被《宋史》單獨立傳的人物,其中包括三位唐宋八大家成員,還有九人日後官至宰相。

先介紹大家熟知的蘇軾與蘇轍兄弟。這是他們首次進京應試,蘇軾的文章讓歐陽修都讚歎不已,從此,這對閃耀千古文壇的兄弟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除了蘇氏兄弟,還有寫下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的張載,他作爲儒學大家,創立的關學成爲宋代儒學主流。

同場考試中,對後世儒學影響深遠的還有程朱理學創始人程顥,他爲官三十餘載,官至太中大夫,這一職位曾被視爲朱氏大夫之首。

緊隨其後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他不僅自己中舉,還輔導三個弟弟和兩位妹夫一同上榜,創下 “一門六進士” 的佳話。

不過,這些如今被熟知的 “背誦天團” 在這場考試中並未拔得頭籌。該科狀元是章衡,他憑藉一篇《復國策論》獲得仁宗賞識。

事實證明仁宗沒有看走眼,章衡此後爲官始終以務實爲本。初入官場時,他被任命爲湖州通判,不久後調任北宋三司之一的鹽鐵司 —— 這雖是個肥差,他卻沒有安於現狀。他發現各地官員多有虛報經費的現象,本只需十五兩銀子的事,官員卻報二十兩,多餘銀兩落入私囊。見狀,他向仁宗建議:要求官員提交下一年的收支預算,按預算向每戶攤派稅額,並提前告知百姓,既讓政府有賬可查,又避免百姓賦稅被侵吞。這一建議觸動了既得利益者,章衡遭到三司使的忌憚,隨後被外放爲汝州、尹州知州。

即便如此,章衡仍未放棄實幹。清明三年,他在鄭州任職時,見 4200 頃良田被用作官辦木馬場,因管理不善逐漸荒廢,痛心之下上奏朝廷,建議將土地還給百姓耕種。此舉雖引來皇親國戚的不滿,但當鄭州糧倉此後爆滿時,朝堂上再無人反駁。

對章衡而言,這些閒言碎語與仕途起落,都不及站在鄭州城頭,看見百姓在稻田中豐收時的景象令人欣慰。他不僅在治國上頗有建樹,更兼具文武之才。

熙寧五年,章衡奉命出使遼國,遼主得知他是狀元,有意刁難:“既然擅長文章,今日便比比射箭吧。” 誰知這位文弱書生的箭術竟讓遼軍將士大爲敬佩。當然,章衡此行並非僅陪遼主射箭,他趁夜暗中觀察遼國地形與軍備部署,發現遼軍將領夜夜酗酒,守備鬆懈,回國後便向神宗進言:“遼軍戒備鬆弛,此時進軍定能收回燕雲十六州中的數州。”

可惜當時正值王安石變法,朝廷局勢動盪,神宗不願再生事端,拒絕了他的建議,他苦心撰寫的收復國土之策最終被束之高閣。但這並未熄滅他的熱情,轉而在學術領域深耕,擔心學者不通古今,便編撰歷代帝王事蹟成《編年通載》,連神宗都稱讚此書 “可冠冕諸史”,蘇軾更評價他 “子平之才,百年無人望其項背”。

以章衡的才華,他豈會不知雕琢辭藻更容易青史留名?但他選擇以行動改變天下 —— 用筆墨書寫治國之策,以實幹踐行民生之責。他參與修建蘇堤時留下的土石,以及在三班院越權任用官員時與宰相爭辯的果敢,正是他對嘉佑二年那場考試的最好註解。

回望那場龍虎相爭的科舉,每位考生彷彿都爲平定天下風波而生,卻又不得不面對時代的洪流,在歷史的天空中留下 “我輩豈是蓬蒿人” 的壯志。

世人常說 “天下英雄如過江之鯽”,但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人生考場中奮力綻放 —— 有人以光芒照亮時代,而我們也在努力成爲照亮家庭的那盞燈。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