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手敲、创作不易,感谢支持)
内卷的风终于还是刮到了显示器圈,今年各大显示器产商的产品定价跌破底线,看得人心痒痒滴,现在618即将结束,佩奇哥连忙给大家出份选购显示器的攻略,希望能对老哥们有所帮助。
第一,先确定尺寸
常见的使用场景也就是 宿舍 或 家里:
宿舍因为空间有限,我的推荐是24英寸。
理由:小于这个尺寸,很难体验到外接显示器的快乐,大于这个尺寸在宿舍里可能放不下,或者无法为其它电子产品或桌搭预留空间。
而且,在毕业后,条件宽裕,升级配置后,24英寸的屏也可以保留下来做副屏。
我目前使用的是 KTC 的 H25T7-3 ,所以本文就以它进行阐述。
目前,这个尺寸内,它的性价比直接拉满!👍
![]()
24.5英寸的展示效果
400+拿下,24.5英寸,240hz高刷屏,fast IPS 面板,只能说香爆了!
![]()
外接显示器真爽
如果,在家里的话,我推荐是27英寸以上!
理由:在家里往往不需要去考虑放得下的问题,这个时候,只存在一个原则:越大越好,显示器的购买规律也是越买越大。注意!你的桌子也得足够大,不然视距太短,体验感不好!
注意!此时,开始出现屏幕比例的问题,一般而言27英寸以下,大多是 16 : 9 的屏幕比例,这也是符合大多数人用眼习惯的尺寸,不过对于更大尺寸的显示器,开始出现 21 : 9 的屏幕比例的加宽设计,也就是带鱼屏。
第二,选定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屏幕上显示的像素数量,即屏幕每行每列有多少像素点。以1080P为例: 即是水平像素为1920个,垂直像素为1080个,实际显示像素约为200万,简而言之,分辨率越大越好。
一般相同尺寸显示器, 分辨率越高,显示的像素越多,画面也就越精细,画质更好。
更大尺寸的显示器,往往需要更高的分辨率,才能保证画质的清晰。
一般情况下,尺寸和画质选购参考:
23、24 英寸 -> 1K (1920 × 1080)
27 英寸-> 2K (2560 × 1440)
32 英寸 -> 4K (3840 × 2160)
当然,理论上分辨率肯定是越高越好,但是,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电脑的配置并不会很高,4K+高刷 电脑可能完全带不动,也不支持,所以还是得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购。
![]()
我的 H25T7-3,就是 24.5 英寸 + 1K 画质,对我来说,算是够用了,主要是价格在这里了,我非常满足,以后有条件再升配置。
目前,追剧和打游戏体验都还行。
![]()
PS:这里不看攻略完全找不到路
第三,刷新率是啥玩意?
显示器的刷新率是指显示器每秒绘制新图像的次数(单位为Hz)。
例如,如果显示器刷新率为 120 Hz,这是指它每秒钟会刷新图像 120 次。高刷新率能够带来更流畅的视觉体验。特别是对于 FPS 游戏。
60hz = 常规屏
90hz = 高刷屏(存疑)
在现今的环境而言,90hz算不算高刷,完全取决各自的看法了。
120hz = 高刷屏
144hz = 超高刷屏
240hz = 极高刷屏
嘿嘿,俺的 KTC H25T7-3 就是 240hz
这也是它的买点之一。
高刷屏也需要更高的电脑配置才能带得动,因为显示器仅能显示系统已生成的图像,如果电脑的 CPU 与 GPU 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帧数,那么无论显示器配置有高,都无法产生高刷新率图像。
![]()
假设,显示器刷新率为 144 Hz,但 GPU 仅支持每秒 30 帧,则高刷新率形同虚设。
以我手上的 H25T7-3 为例,它支持原生240hz,超频260hz ,但是我的电脑仅能支持到120hz,所以,我就如同看着一个美女,但是束手无策。
开始攒钱提配置了,不想等年纪大,感叹: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以上,就是选购显示器,常见且重要的三大参数:尺寸、分辨率、刷新率。
第四,看面板类型。
个人认为,这个不需要花心思,常见的面板类型有三种:IPS、TN、VA。
![]()
详细区别
简单总结就是:
TN -> 低端便宜的产品用得多
(但TN屏,更合适电竞,TN的面板优势使得它可以做超高刷新率的屏。)
IPS -> 现下最主流的面板类型
VA -> 曲面屏爱用
然而,IPS也有很多分类,例如:Fast IPS、Nano IPS、PLS、AHVA、ADS、AAS。
目前厂家推崇与大众喜爱的IPS就是 Fast IPS。
FAST IPS 亦称电竞屏,凭借 1ms 响应、高刷新率 和 均衡画质,成为电竞玩家的固定搭子。
所以,以电竞显示器为买点的产品,大多是 Fast IPS。
![]()
KTC H25T7-3
但是,这种技术并不是完美无缺的,IPS 面板的 静态对比度 通常低于VA 面板,暗场细节表现较弱,所以,一些主打电竞的 Fast IPS 显示器,会进行调教,提供 暗部调节 、暗部增强、暗场亮效 的功能。
![]()
KTC H25T7-3 的暗部平衡调节
简而言之,对于小白或者首购显示器的人来说,选 Fast IPS 面板就行。
第五,看色域、色准
这是选购显示器最复杂,很重要,但又是大多数人最不关心的参数,因为说实话,只有相关设计行业的人注重这个,我们普通人很难感知其参数差距。
色域
色域是一种对颜色进行编码的方法,它描述了某个显示设备所能展示的颜色范围。
通常色域标准主要有 sRGB、DCI-P3 、NTSC 和 Adobe RGB 色域。
色域这里坑太多了!
暂不做解释,太麻烦了,有空再出文章科普。
① 简而言之,通常情况下,98%-100% sRGB 高色域覆盖率对大众而言就能得到最好的体验。
② 有些产品会故意混淆概念,混淆 色域覆盖率 ( 不超过100% )和 色域容积比 (标注超过100%),实际上当色域容积大于100%时,并不代表它能覆盖某个色彩标准的所有颜色,只能说明它的色彩饱和度比较高,还可能因为色彩溢出造成了颜色偏差和过饱和问题。所以,看见超过100%不代表它很能打,有极大可能是品牌方拿色域容积比来忽悠你。
![]()
KTC 还不错,就正常写色域覆盖率
③ 虽然色域标准不一,但是无论是sRGB、DCI-P3 、NTSC 和 Adobe RGB 标准越接近 100%色域覆盖率越好。
④ 总结,认准 色域覆盖率 !达到 98-100% sRGB 就很不错了!
色准
是指设备能够准确还原或呈现颜色的能力,即显示或输出的颜色与原始颜色或标准颜色之间的一致性。
Delta E(ΔE):衡量颜色偏差的指标,数值越小越准确。
ΔE的值简易对照表:
![]()
以我手上的 KTC 的 H25T7-3 为例,它 ΔE< 2,肉眼看不见色偏,非常nice。
显示器真的是早卖早享受的产品,那句:
显示器买完就后悔,后悔没早买!
这是每个拥有显示器的人最真实的感受。
要是回到大一,我第一件事就是买显示器!大学四年生活质量直接嘎嘎提升!
![]()
心旷神怡
![]()
嘿嘿,赶紧下墓
第六、有无壁挂设计
显示器现在基本上都支持壁挂,即是可以安装在机械壁上。
我个人十分不建议购买的支架和面板是一体的显示器,二者不可分离,这意味着它不支持壁挂,导致显示器的角度调节方式非常有限。
我建议:一定要选可以壁挂的!
![]()
![]()
因为我的 KTC 的 H25T7-3 支持壁挂,所以配合机械臂,可以横竖屏切换,可以上下位移,可以前后调整视距,可以调整倾斜角度,这才能得到最完美的使用体验!
当然,机械臂毕竟是开挂级的产物,如果手里没有机械臂,我们还是要看显示器产品本身的支架设计。这里我要批评某某品牌的G27,史一样的支架设计,不能旋转就算了,角度也是相当于不能调。
有些显示器的支架就很 nice ,比如:我手上的 H25T7-3,没办法该夸就得夸,是真的好用。
![]()
有图有真相
太好用了,倾斜角度可调,也可旋转,以后退伍了,完全可以竖起来,无痛转副屏。
个人感觉,这才是显示器支架标准配置!所以达不到 KTC H25T7-3 这种设计的我以后看都不会看一眼。
![]()
安装超级方便,会自动锁上
第七,看亮度。
亮度的单位是 Nit(尼特)。人眼从一个方向观察光源,在这个方向上的光强与人眼所“见到”的光源面积之比,定义为该光源单位的亮度,即单位投影面积上的发光强度。
简而言之,就是亮度就是亮度(狗头保命),一般在300-600nit,我个人觉得这个参数不怎么重要,也比较玄学,有些人300nit就觉得够亮了,有些人500nit还怕白天反光看不清,现在,一般显示器都普遍支持400nit,在选购显示器上,这个参数远不及前面的几条重要,所以,个人看法是:尺寸合适、分辨率、刷新率数值都不错的情况下,亮度不影响选购决策。
当然,数值肯定越高越好,因为不喜欢高亮度可以调低,但不支持高亮度就束手无措了。
![]()
好的,我是佩奇哥,本期文章就此为止,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
618即将结束,想要购买显示器的老哥,相信看完文章后会有收获,祝愿老哥们都买到自己心仪的显示器,如果是学生党可以看看我的同款显示器 KTC H25T7-3,性价比拉满,我实名推荐!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