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这机器是咋回事,毫无疑问在现在的市场大背景下,各家想要更多的抢占市场,那必然得去吃别人的份额,作为一线大厂的联想原有的游戏本产品线拯救者系列,独立开模成本那必然是居高不下,拯救者也不太可能再去走性价比路线,这种情况下想要打性价比吃下一部分入门级市场,显然得换个策略,于是这款来自旗下子品牌来酷的入门级产品应运而生,使用现成供应链的模具+稍微次一些的配件,比如内存和硬盘用不是那么一线品牌和性能的,然后加上一线大厂的调教+售后, 来拼六五千价位入门级市场,和二三线品牌打这一部分份额。
归根揭底,赚钱嘛,不寒碜,至于机器具体表现如何,又是否符合其价格定位,这篇文章同样分享一下使用体验,给各位一个参考:
目前斗战者首发只有AMD平台这一个配置:
目前也只有这个组合能把价格打到5000多元,同类定位的友商产品也差不多这个价。
一、外观:
还是照例先来看外观,机器整采用“钛晶灰”+黑色为主体配色,A面航空铝合金材质,中央是镜面银铭刻的斗战者logo,表面摸着也很细腻,没有那种一眼很次或者很塑料的感觉:
这个logo设计的还是很有辨识度的,两段式转轴结构简单直接,这么做模具成本相对便宜一些,尾部印有接口标识,以及联想来酷的Logo被印在了中央:
尾部出风口连同D壳一起的部分为黑色工程塑料材质,后排除了出风口还有一部分接口:
B面是一块16:10的窄边框屏幕,以及塞入了摄像头模组的祖传额头,屏幕底边印有斗战者的机器logo:
C面看上去就有点“省成本”那味了,一眼看上去和友商同价位机器很像:
机器的电源键被放在了中间靠近转轴处,键帽方方正正的,并没有采取拯救者上边的那种微凹的贴合指肚的设计,键程也略短一些,好处是拥有了全尺寸的方向键和数字小键盘,触摸板的面积很大但是位置偏左,很多公模机的特色,触摸手感则比较一般,这价位的正常水平,键盘支持三档背光白光调节,方便暗光环境下使用,RGB就暂时不要想了,这个价位面儿不大:
接口方面,机器左侧是两个 USB-A 5Gbps+3.5mm耳机接口,耳机口放左边好评,照顾到右边拿鼠标的手:
右侧同样也是两个USB-A 5Gbps接口:
结合上方尾部出风口上的电源接口,USB-C 10Gbps, HDMI2.1和 RJ45,机器一共是4A+1C+HDMI的设计,其中C口支持dGPU DP 1.4 + 100W PD 3.0,整体接口规格够用,4个常用的A口被放在了两侧,方便外接一些外设或者移动存储之类的,日常大多数情况下都够用了。
整机裸机重2.37kg左右,加上240W的电源适配器整体旅行重量为3.03kg,机器支持100W PD充电,因此这里拿拯救者C170适配器测了下,加一起2.68kg,外出没有重负载需求的,可以搭配一个100W以上的PD充电器使用:
就外观来说这套来自宝龙达的模具其实没啥太多槽点,也没有太多的廉价感和明显令人不适的公差,严丝合缝的都挺规整,你要非说多有高级感啥的那不现实,正常入门级游戏本的水平,只能说符合这个价位的定位:
二、屏幕:
机器给到了一块16英寸,2560×1600,180Hz刷新率,100%SRGB,500nits亮度的屏幕,支持DHR400/FreeSync/DC 调光/,品牌来自京东方,我严重怀疑和友商的16Pro是同一块屏:
屏幕实测拥有98.3%的sRGB覆盖和107.2%的色域容积,最大亮度比官方标的略高一些,最大对比度在1053:1
校准后平均ΔE为0.52最大2.24,蓝色偏的有点多其他方面色准问题不大甚至属于比较好的水平:
色温集中在6500k左右,整体稍微偏暖:
Gamma在高亮度下偏的有点多,其他大部分时候都正常:
屏幕表现放这个价位来说属于主流偏好的水平,因为便宜所以拿个低色域屏幕糊弄事的情况在2025年基本也没有了,日常拿来打游戏或者影音娱乐可以做到拿来就用的水平,对于大多数用用户来说足以覆盖日常使用场景,除非是对媒体创作有较高要求的用户,这样可能需要更专业的仪器校准一下或者外接更专业的显示设备。
三、性能:
CPU:
核心配置上给到了AMD锐龙 R9-8940HX,为7000系HX的Refresh版本,拥有16核32线程的全大核设计,基准频率2.4GHz最大可达5.3GHz,也是这个价位的游戏本比较普遍的配置,和8945HX就差了0.1GHz的主频日常基本感知不到,这点不用太纠结,实测这颗CPU在3D MARK的CPU Profile中跑出13287的最大线程,对比R9000P上的8945HX基本没啥差别,但那玩意可就贵了,多线程比14900HX要强一些,单线程弱一点,AMD老传统了:
运行15轮CineBench R23多核测试的跑分结果基本都在32500往上,调的还是比较鸡血的:
这颗CPU用到这本子上属实没啥问题,也是同价位大多数入门游戏本的选择,毕竟要考虑一定的性价比因素,但是价格在这摆着的同时机器调的并不差,性能属于比较鸡血的水平,应付日常游戏和大多数学习工作任务基本也够了,CPU倒不是啥瓶颈。
显卡:
5060参数上也没啥好说的,GB206核心,标准TGP为115W,包含3328个CUDA核心,显存和5070一致都是8GB 128bit GDDR7, 关键看谁家能把5060卖的更便宜,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机器是有性价比优势的:
纸面参数上也是主流水平,TS显卡分为12342:
Steel Nomad分数为2551,符合5060的主流水平,总体性能相比4060提高了10%左右,但是因为5060支持DLSS4,实际表现感受上还是好一些,这个咱们下文再说。
硬盘:
硬盘来自长江万润的封装颗粒,两颗512GB组成一1TB,纯国产阵营那一卦的,主控为联芸的方案,长这样:
顺序读写相比一线大厂的颗粒还是有些差距,但是日常够用,Q1T1和Q32T1反倒是比较好一些的水平:
跑个100G混合,60G左右开始掉缓:
比较意外的是小文件的读写倒是表现不错,512kb之后就比较平均了,写入在4.5G上下,读取4.9G:
可以看到这块盘在大文件读写上可能稍微弱一些,玩游戏啥的其实日常大部分时候其实够用,实在对存储有要求可以考虑自行加装。
内存:
内存来自神可,和阿特拉斯,光威是一个母公司的,产品通过了统信软件认证的,主做信创产品,延迟表现不错,读写一般:
硬盘和内存的存储组合考虑到机器的性价比做了一定的取舍,毕竟这个价位了既要又要不太现实,在核心配置给到主流水平的配置以后,存储和内存用到次一级的配件,这也是很多主打性价比的二三线品牌的常规做法,不然这种5000多的5060机器哪里来的,也没什么好诟病的,正常操作。
性能释放:
单烤CPU的情况下可以干到123W,并维持在这上下,结合这颗CPU的表现,日常面对稍微繁重一点的办公任务也可以比较好的压榨CPU性能:
双烤的话,在斗战模式(最高一档),独显直连的情况下,可以做到86+114W上线,显卡几乎可以一直顶着114W之上接近115W的功耗墙在跑,整机200W的性能释放,官方宣传的还是没有水分的,散热这块机器调确实在主流水准之上:
这一模式下表面温度集中在键盘右侧靠中间的位置,最高在45°上下,WSAD区域的温度在40°上下,测试时室温27°,左侧温度控制的还可以长期打游戏不至于难受,右侧没有出风口对拿鼠标的手也比较友好:
高负载下最大噪音为56.6db:
机器支持4种散热模式,比它的大哥拯救者系列还能多一级调节,不同散热模式下的功耗组合和噪音表现如下:
斗战模式下略吵,但是日常要求不是那么极致的话,跳到均衡模式或者野兽模式,体感就好很多了,也足以应付大多数网游和一般的单机游戏需求,问题不大。
从拆机图来看一下散热,机器采用了3风扇4热管的内吹散热结构,主风扇将大部分热源从后侧出风口吹出,中央小风扇可以辅助排出中央区域的积热,这个散热规格也是这台机器真正核心的部分,核心部分的CPU+GPU+散热模组三大件没有缩水,提供了同价位越级性能表现:机器内部结构布局也比较简单,硬盘和内存的位置一眼可见,方便加装扩展:
需要注意的是后出风口的包围外壳和D壳是一体的,拆机的时候要注意从电池这个方向的D壳开始翘,不要大力出奇迹:
另外,斗战者的控制中心本来以为是照搬拯救者的过来换个皮,没想到是整了个全新的,机器预装软件倒是十分干净,除了这个斗战者控制中心外再无其他软件,这点好评,目前可以显示CPU和GPU的负载,风扇转速等信息,以及切换性能模式和独显直连,该有的功能都有了,但是目前还是有点简洁了,可玩性不高,如果这机器后边还有并且能自成生态的话,可以期待一下后续开发更多功能:
四、游戏测试:
如前文所说 RTX5060支持完整的DLSS4帧生成,所以实际游戏中的提升相比实际性能会更好一些,这次咱选了库里有的全部支持帧生成的游戏来试了一下,测试条件为斗战模式,独显直连,所有游戏全部在全屏2K分辨率下运行:
黑神话悟空:
预设高画质,DLSS关闭的情况下,小西天雪地跑图和战斗场景在65FPS上下,开启DLSS自动,超采样67,小场景战斗FPS可以暴涨至180FPS上下,操作没有明显延迟,体验不错:
怪物猎人荒野:
预设高画质,关闭DLSS的情况下,沙原打小怪在66FPS上下,开启DLSS平衡之后,可以涨到84FPS左右,这游戏比较吃显卡并且发售至今优化一般,因此几十FPS的表现不奇怪,这是打小怪负载低一些,如果是极端天气打煌雷龙这种满屏特效的,FPS还会再低一些,且会出现爆显存的现象,在2K下建议调低特效游玩:
霍格沃茨遗产:
特效预设超高,DLSS关闭的情况下,野外跑图打小怪62FPS左右,开启DLSS+2X帧生成,可以暴涨至148FPS,这类游戏对延迟要求没那么高,喜欢高帧率的话可以放心开:
烟云十六声:
预设特效极致,DLSS关闭野外跑图63FPS上下,开启DLSS+2X插帧,开启Reflex,同场景野外跑图+打怪154FPS左右:
三角洲行动:
预设特效超高,关闭DLSS全面战场在87FPS上下,开启DLSS平衡+2X插帧,开启Reflex低延迟,FPS涨至159FPS上下,开枪等操作延迟感受不太明显,不过这个FPS游戏的主观感受比较大,延迟感受看个人,这里只做帧数表现参考:
除了怪物猎人荒野,再比如之前测的地平线5这类游戏特效开高了会有爆显存这种情况下,5060+DLSS4帧生成对游戏的体验加成还是挺可观了,直观感受上在画面画质没有降的前提下,FPS涨幅很大,5060应付当下热门主流游戏问题都不大。
五、生产力工具测试:
首先还是是数字媒体生产力相关的内容,采用Procyon自带的基准测试套件分别测试处理照片和视频编辑性能,这一块生产力内容CPU的参与度比较大,日常用来编辑个照片,处理网图以及剪个vlog没啥问题,5060的独显算力跑现在PS里边的各种神经滤镜也是足够的,作为自媒体或者数字媒体工作者的移动工作电脑也问题不大:
AI算力方面,RTX5060拥有573 TOPs的AI算力以及8G显存,使用Procyon自带的 AI Text Generation Benchmark来跑个分,这项测试旨在测试机器运行本地语言模型的推理性能,他会测试phi-3.5-mini, Mistral 7B ,Llama-3.1-8B, 以及Llama-2-13B四个大模型的工作负载,前三个问题都不大,Llama-2-13B没分,8G显存跑不了,稍大一些的模型还是建议使用显存更高的显卡以及大内存:
这里说一个参考值,前几天我在测R9000P的时候,照片和视频剪辑分数分别为9428和7003,导致分数差异的这个16G单通道内存背大锅,换一对大内存会好很多。媒体创作和跑AI模型属于比较重的生产力任务了,前者负载看你工程量,只能说一般的任务都没啥问题,当然你要是叠几十个图层以及各种特效啥的,那么价格贵一倍的电脑该卡照样卡,AI这种就属于小模型可以玩票性质的跑跑或者辅助工作性质的应用一下,大部分时候绝大多数的打工人的日常工作还是能胜任的。
续航:
游戏本嘛测个参考值,大家看看就好,本身就是游戏本AMD的离电能耗感人,在PC MARK10的现代办公测试下 ,安静模式,屏幕50%亮度98%的电量跑了3h47min:
总体使用下来这台电脑的体验个人感受上是超预期的,机器这套模具表现相当不错,联想这次可以说是打了一手好牌,利用旗下子品牌来酷去争二三线市场,机器核心的配置和性能表现做到同级甚至越级主流的水平,然后使用次一级的配件比如硬盘和内存,降低成本来打性价比,这东西也不是啥大问题,觉得不好到手可以换,另外一个突出优势是机器原厂配件享受联想售后,以联想这成熟到甚至能铺开到县城一级的售后网络,这机器放在一众二三线品牌产品里边就有点不按常理出牌了,如果你就想买一台便宜的打游戏的本子,或者说便宜的能干点“重活”的本子,针对预算不高的学生朋友或者打工人来说,那么这台机器从现在开始,是个怎么都绕不过去的新选择,国补后5359的价格性价比优势相当明显,唯一的问题是可能会比较难抢。预算在这个范围的用户可以关注一下。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