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618该剁手的时候了,我估计又有一堆人拿着预算开始对键盘蠢蠢欲动了
所以按照每年的惯例,618键盘推荐它又来了
先叠个甲,我写的东西 都是我自己亲自用过的,绝对不云 所以可能有很多产品被我遗漏了,这在所难免,假设没有你喜欢的东西 还请多多包涵 可以在评论区补充哈
在推荐前还是惯例的科普环节
入门科普
选键盘呢,要参考怎么几个维度
首先,键盘其实也分很多种 常见的键盘种类有3种,薄膜键盘,机械键盘,静电容键盘
薄膜键盘 比较常见,也比较便宜 用户基数较广 , 基本上人手一把,这种就不太需要做详细导购了
![]()
静电容键盘,在程序员或者是网文作家圈子里会比较常见,对重复性文字输入者来说 静电容键盘是一把吃饭用的好工具,吃饭的家伙事价格普遍都较高,几乎都在4位数以上 也不太适合普通人,故而也不做详细导购了
机械键盘,这个键盘种类能说的就很多了
机械键盘是由单独的机械开关轴体来驱动完成按压触发的,这点上和薄膜键盘还有静电容键盘完全不一样
这也导致了只要轴体不一样 机械键盘的手感就可以完全不一样
自定义属性和可玩性是要比薄膜键盘高出非常多的轴体方面最为大众熟知的应该是 cherry家的“黑红茶青”四种基础的机械轴体
现在的轴体远不止只有4种,自从cherry的轴体专利技术在到期之后,各种国产轴体成百上千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大家也早就不用拘泥于 黑轴打游戏,茶轴像薄膜 红轴万金油 青轴办公轴这种刻板印象了现在轴体那么多,那要怎么分辨呢?
这个很简单轴体虽然五花八门,但总体还是有3个大类型的分别是线性轴,段落轴,弱段落轴 三类
当然还有很多细小的分支 在这里就不啰嗦了
线性轴:顾名思义,这种轴体的手感很线性 直上直下一点也不拖泥带水,举个例子的话,就是你洗澡时用的沐浴露,挤一泵出来 那种按压手感就是线性轴的手感例如 佳达隆红轴
![]()
这种类型的轴体压力克数适中,手感直上直下,如果你作为小白,不知道该买什么轴体的键盘,那听我一句话,一般来说盲狙买红轴产品 肯定错不了
段落轴,听名字就知道,这个类型的轴体按压会有段落感代表轴体可以看看高特青轴或者是极地狐轴
![]()
这种轴体在按压的时候手感就像是按压圆珠笔,一上一下 咔哒 咔哒 节奏感极强,但是声音较大 只适合单人居住或办公使用,在集体宿舍 图书馆 多人办公室这种环境下尽量不要使用这类型的轴体,以免产生一些不愉快 甚至是生命危险(笑)
弱段落轴,按压起来会有有一定的段落感,没有段落轴那么的吵例如 cherry茶轴
![]()
这种类型的轴体按压时的手感很接近薄膜键盘 是个很万金油的轴体,什么场合都能使用,非常推荐选择小白入手
除了这3种常见的轴体大类外,最近还有2种轴也很火一种叫光轴,还有一种叫磁轴
![]()
光轴是个很特殊的轴体,它采用了光学原理,和光耦合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机械轴的触点和开关 把金属拨片更换为了红外线光学组件
光学的单传导性使得轴体寿命趋近于无限,它永远都不会双击和断连
对于游戏用户来说,它延迟很低,键程可调都是相比于其他类型轴体的优势
对于办公人员来说光轴能做到1亿次的使用寿命,不易磨损 输入体验稳定,也不易受到信号的干扰但相对应的,光轴的手感需要用户去慢慢适应
光轴键盘我个人会很推荐 ROG 雷蛇 双飞燕 这些牌子的产品
磁轴键盘
![]()
磁轴是利用霍尔开关来实现触发,键程在0.005-0.4mm内可调,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去自定义调整所需的键程触发极快,在需要急停的FPS游戏和音游游戏中表现极佳
磁轴凭借超高的触发效率一跃成为了竞技向FPS游戏玩家的绝对宠儿,如果你在工作之余很喜欢打竞技向FPS游戏又或者是个音游爱好者,那磁轴也非常值得选购
但如果是拿磁轴打字 还是要当心误触,也是这个原因并不推荐用来办公码字
因为最开始磁轴这个风潮是国外带起来的,所以搭载磁轴的键盘一开始都很贵
现在发展了好几年,磁轴被不少的国产厂商攻克了,价格也开始走低,现在最低甚至99块就可以买到磁轴键盘,正是低价尝鲜党入手磁轴键盘的好时机
如果你有极端的触发抬起键程需求 那我觉得是可以入甚至是必须入的
大键位方面
键盘上空格 shift enter等键位因为体积较大 单独靠轴+键帽来做支撑并不现实 所以要采取一些其他的辅助手段来进行固定支撑和优化目前有2种方式
一种叫平衡杆:平衡杆是把一颗轴用2根金属丝固定,目前这种方式比较少见
一种叫卫星轴:在大键位区把键帽取下可以看见轴体两侧还有1组小的假轴做支撑 这个就叫卫星轴,卫星轴是现在最普遍的大键位方案平衡杆的优势在于力的传导更直接,晃动的幅度比较的小,但缺点是不太好安装 人工成本稍高卫星轴的优势在于安装简单,键帽适配性更好,人工成本低廉由于每家厂商对大键位的出厂调节都标准不一样,所以很难说那种大键位风格最讨人喜欢
填充方面
![]()
填充是键盘蛮重要的一个点
有无填充物 代表着可以改变机械键盘的手感和声音表现基本的填充物包括 夹心棉 轴下垫 底棉 PET声优垫等等现在的机械键盘填充物基本上都是5-6层拉满 不需要担心
机械键盘结构:现在最火爆的机械键盘结构有3种,一种叫gasket结构,一种叫TOP结构 还有一种叫船壳结构
gasket结构又名垫片结构
在gasket结构键盘当中,定位板的四周会设置很多的垫片,这些垫片不仅能在顶盖和底壳之间做缓冲,还能给键盘带来更加软弹的效果这个结构在敲击的过程当中不会把声音传回壳体当中,从而能有效的减轻键盘当中的共振和空腔音 更加优化键盘的敲击手感和声音的听感
例如 VGN的V98PRO系列 ROG的夜魔 等等很多主流的大火键盘都是gasket结构的
top结构
top结构是一种将PCB和定位板直接固定在外壳上的结构,螺丝直接和定位板相连把上下壳连在一起固定,这样子的设计使得定位板悬浮在键盘的内部
虽然top结构也很软弹,但相比于gasket结构键盘,top结构键盘的手感一致性要更好,触底手感也更明显更加适合打游戏一些使用TOP结构的键盘例如达摩鲨的K系列
船壳结构
![]()
船壳结构键盘是2021年gasket结构键盘火起来前最普遍使用的键盘结构,结构非常的简单,没有上下壳之分,是一体结构 造价相对低廉 手感的不一致性比较大,空腔音也比较严重,在现在这个追求声音+手感一致性的时代,已经慢慢的被淘汰掉了船壳键盘例如之前的FL980
以上3种结构,就是机械键盘主流的3种结构了
键帽
机械键盘的键帽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从高度方面主要分为 Cherry原厂高度,OEM高度 MDA高度 SA高度 XDA 高度 DSA 高度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变种Cherry高度:它是德国机械键盘公司Cherry产品出厂自带的键帽,我个人习惯称为原厂高度,是标准的机械键盘键帽高度
OEM高度 :OEM即为代工厂,指键盘非原厂(Cherry组装出厂)为了和原厂做区分,键帽也就变成了OEM高度这个高度比原厂键帽稍高出1-2mm 其他的部分区别不大
SA高球帽: SA高球帽顾名思义,非常高,没有明显的人体工学曲线。但由于SA键帽基本上算是所有机械键盘里面最高的一种,所以必须借助手托才能更好的使用。
DSA矮球帽: 比SA球帽高度低,同样没有弧度设计,也被称为平胸键帽
MDA高度:手指的接触面积比DSA矮球帽更大,下凹弧度较浅,适合喜欢DSA高度且手指偏粗的玩家 因为手指接触面积的增大而非常合适码字党键帽的材质键帽比较常见的材质有3种 ABS材质 PBT材质 POM材质
ABS:最常见材质的键帽没有之一
![]()
ABS键帽优点是造价成本低 好上色 透光性很好 按起来手感也非常的舒适缺点是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磨损 然后打油 油光锃亮的不太美观
![]()
PBT:目前中高端键盘的首选键帽材质PBT键帽优点是硬度较高,整体触摸起来磨砂感偏强 手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抗打油能力强 寿命较长缺点是造价比较的高
POM:这种材质一直都有,现在却很少见了
优点是键帽触感非常的光滑细腻,甚至有点自带打油的意思
缺点是造价过高,也不太被大众接受 但我印象比较深的应该是Cherry原厂的一些老键盘一直在用POM键帽个人还是最喜欢PBT键帽,手感接受度高,不易打油 耐用性强键帽
工艺键帽的工艺主要分为 热升华 二色注塑 丝印 激光雕刻 喷墨镭雕
热升华
![]()
通过加热使得油墨渗到键帽里优点是颜色鲜艳 能做很多好看的图案出来,耐用度很高,正常使用完全不会掉色,寿命极长
缺点嘛 ,一个是制作的时候因为工艺问题出货率不是特别高,大概每2套里就有1套瑕疵品
第二个是键帽整体透光性很差,不太适合玩RGB的键盘
第三个就是成本有些过高,价格也卖的很贵,普普通通一套热升华工艺键帽大概都得差不多200块了
二色注塑
![]()
顾名思义 把2种不同的颜色预先在塑料里做成字符,再利用塑料的差异把2种字符显现出来
塑料几乎不会掉色,这样子的键帽寿命极强
丝印
![]()
丝印这个技术是日常用的非常多的印刷技术,通过用类似摊煎饼的小刮板 把字符印在键帽上成本低廉,适应性好,什么键盘都可以使用 但是长时间使用很容易被刮花或者是掉字符
激光雕刻
![]()
在键帽上通过激光刻印来显示字符,成本低廉 工艺简单 相比喷墨镭雕来说不需要颜料
但用久了的话字符容易被磨掉
喷墨镭雕
![]()
在透明键帽里用上颜料 然后再用激光镂空雕刻出字符 上手很容易就能摸出字符的凹凸感 同样容易被磨掉字符
耐用性差
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还算叫得出名字的键盘键帽基本上都是二色注塑/热升华工艺
只有比较便宜的低端键盘产品或某些很多年前的老产品还在使用后面3种工艺
我个人是更喜欢二色注塑键帽的,美观,耐用,价格总体还不贵键帽刻印方式键帽有3种刻印字符方式
键帽刻字
1.正刻 顾名思义 字符刻在键帽的正面,是目前最常见的键帽类型,也是对大众来说接受度最高的一种
![]()
![]()
2.侧刻 把字符刻在键帽的侧边,使得键帽上方的整体美观度更好的同时 键盘RGB效果也突出
![]()
3 无刻 不在键帽上刻任何的字符,使用者只能全凭对键盘键位的记忆以及打字的熟练程度来操控键盘 用无刻键帽的人比较的少
配列
104/108配列
![]()
首先是办公室和普通家庭里最为常见的108/104键盘
104配列也叫全尺寸配列/100%配列 108配列叫做110%配列
这2个配列是功能最全,最没有上手门槛,最简单的键盘配列
这个配列键盘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因为全功能配置导致了体积过大 对使用者的桌面空间要求也比较大,也造成了不方便携带,正常的背包是无法携带那么大键盘的这种类型键盘
只适合于那些固定工位 不会频繁懂键盘位置的朋友很适合那些桌面空间足够大,需要全功能键盘的用户或小白用户入坑使用
打游戏的哥们就不太推荐这个配列了,体积太大留给鼠标的可操作空间太小了,还是选择其他的键盘配列拿来打游戏吧
近些年随着客制化键盘的兴起给予了键盘很大的可玩性和改造性104键盘因为体积问题和键盘玩具属性的增长而逐渐被淘汰出了市场
现如今还在坚持生产104全尺寸配列键盘的公司少之又少很多很好用的全尺寸键盘都还是很多年前的老产品,其更新速度远远比不上现在的小配列键盘了
明明办公生产力方面那么好用,但就是没人愿意带全尺寸键盘玩了,还是非常遗憾的
讲了那么多接下来来看看98配列
98配列也叫96%配列
![]()
这个配列本身是利奥波德公司的专利配列,其实也是从cherry 的一个配列改进而来(所以大家对专利这个事懂的都懂,谁先注册就是谁的)
98配列是个104全尺寸键盘的简化版本,主要是修改了些功能键的部分,让全尺寸键盘本身在不损失过多功能性的情况下减少体积节省空间
这个配列在2021年以前一直因为价格和配置老旧等问题劝退了不少的意向用户
从2021年开始 国产厂商有很多模仿这个配列并发动传统艺能:降价出售,成功的刮起了一阵98配列旋风
国内对专利问题的主要解决方案是把F区稍稍左移变成紧凑F区配置,空出一个按键组成实际上的99配列
或者去掉空格右侧的一个按键凭借着98配列的功能性完备,体积稍小于104等全尺寸配列键盘,还有国产厂商内卷价格的加持 这个配列在这几年也是重新翻红成为了很多人选键盘的首选配列
虽然国产厂商在利奥波德的基础上把F区改了,但终究还是逃不过律师函
后期为了彻底规避专利,加旋钮的,加隐藏按键的,把1U0改2U大小的,带屏幕的,甚至是搭积木的,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后就顺理成章的把利奥波德这个老牌键盘厂商拍死在了市场的沙滩上
87配列
![]()
这个配列算是最早期的小配列键盘了,去掉了104键盘上的小数字键盘区,保留了其他的键盘功能,对于不常用数字键盘区的用户来说非常的好用
很多的电子竞技职业选手也很喜欢用87配列以防止发生在激烈操作中鼠标撞到键盘的事件
但现在它面临着和104配列同样的问题,由于75%键盘的出现,蚕食了87配列很大一部分的市场份额,不过从近几年新品键盘发售的总体情况来看 87配列有回暖的迹象(大概是因为国产厂家发现75卷到头了,该轮到87了)
75配列
![]()
75配列在87配列的基础上再次做了优化,从87键减少到了81键和87键盘一样,取消了数字区,在右侧的部分增加了1排多功能键区 方向键区也会有间隔
以防止在紧凑键盘布局情况下不小心误触方向键的情况发生
除此之外有些75配列的键盘右上角通常都会有一颗音量旋钮或者是小屏幕,除了增加键盘功能性外,也给增加了一部分美观性
相比87配列 75配列的键盘要更紧凑适合那些桌面空间极其有限,但很需要有一定编辑区按键的人群
现在这个配列因为合理的布局+不错的便携性追捧的人非常的多
75配列也可以说是目前各个键盘厂商的重点产品这个配列是最近这几年键圈的当红炸子鸡,可以说算是到了人手一把的程度
你要是在现如今没有一把75%配列键盘,恐怕都不好意思和别人讲自己是玩键盘的
每一家键盘厂商对75配列键盘的布局小细节都不太一样,特别是右侧编辑键区,有的键盘可能是3颗编辑键,有的是4颗 还可能没有做编辑区按键分隔设计(这个可能会导致前面说的误触方向键)做选择的时候尽量注意一下 选4颗编辑键带分隔的75键盘为好 实用性更加优秀
65配列
这个配列就没有前面75那么火了,属于是一个冷门配列它把原本键盘上的小键盘区和F区之类的地方全部砍掉
比起75和87来说它更方便携带,不管是对经常外出的白领来说 还是对天天打比赛的电子竞技职业哥来说 65配列都是外带键盘的最终归宿
当然,如果你玩的是很需要F区做事的游戏(例如英雄联盟)那就可以放弃它了
正式推荐
说了那么多,接下来就按照配列 分别来推荐几款我个人觉得不错的键盘产品吧
以下仅为个人主观看法 如有异议 以你主观为准
104/108配列
高斯 3104Pro
![]()
外观相当的素雅 很简单的设计 看上去很低调 拿去办公室和普通薄膜键盘放一起毫无违和感
高斯也算是现在这个小配列键盘风潮当中还在做传统104 108配列键盘的厂商了
虽然现在客制化都追求小型化省空间而放弃全尺寸配列
但说句实话,全尺寸配列的键位在某些场合还真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特别是对普通人来说全尺寸的工作属性还是绝对的刚需,总不能要求人人会改键是不是?
这个键盘还带有这个配列比较少见的旋钮功能
我个人是比较推荐KTT风信子轴版本的,老牌声优轴,素质也相当不错
如果你有静音需求的话,选静音红轴也没什么问题
填充 结构什么的也绝对到位 200来块给到了5层消音填充 手感在我用过的入门全尺寸里很优质
总体来说这个键盘没什么太多的特色 但也绝对没什么严重的缺点,你需要一把工作用的产品 选它不会出什么问题
98配列 (我个人用的最多的配列 也是推荐最多的配列)
这个配列是我个人相当推崇的一个,我离不开小键盘 又需要多媒体键位同时希望节省空间
所以这个配列是我玩的最多的一个配列
凌豹K98 暗勇者
![]()
先来看个比较便宜的吧,来自凌豹家的K98
我这把是个入门款的低配版本 暗勇者 149块 是前段时间在某书看到的一把键盘 有-50的券 实际到手是99
三模链接 全键热插拔 5层填充 5000毫安时电池 2U0 1.2MM单开槽PCB,基本上能有的全有了
凌豹K98 有不错的填充 像样的手感 还行的电池容量 说得过去的做工水平 绝对算是够用
我是真不敢想这东西只要原价149,实在是太狠了,总之 这个键盘的低配版本是很合适新手入坑的,买了回来用是不太可能吃亏的,你要是觉得5000毫安时电池小了,那也可以加钱加几十块,去买200块出头的10000毫安时电池版本
如果是个妹子,或者是猛男比较在意键盘颜值 那也可以看看他们家的IP联名款 价格也就只要259块,还是挺划算的
贱驴RS2 4.0
![]()
第二把
贱驴RS2 4.0
这个东西 你一看就明白了,它整个模具和青龙是如出一辙,基本上一模一样
但是整体配色比起青龙要更显小清新,女生会更偏爱贱驴这个颜值一丢丢
配置方面 有音量旋钮 2U0 四层填充 延迟方面相比与之前的3.0是有巨大的进步 现在无线延迟只有1-2毫秒 在无线方案上鸟枪换炮了
轴体方面 这次不像青龙只有ttc轴 它用的是凯华知秋轴和果酱冰淇淋轴,段落轴和线性轴都有的选,增加了SKU选择面,挺好
我这把是果酱冰淇淋 总体是个轻压力线性轴 很适合办公 加上这个配色 放在办公室绝对是小清新代表
驱动方面 贱驴背靠渴创 用的是同一个网页驱动 自研QMK VIA 改键位什么的特别方便 能极大的增加工作效率
如果你很钟爱这个模具和配列,但不太喜欢青龙4.0的sku,那看看贱驴RS2 4.0 说不定你就爱上了
第三把
RKS98
![]()
推荐这把键盘的理由很简单,它是目前那么多机械98键盘里唯一一个和大家不一样的
因为它是个TOP结构产品,整体手感偏硬 没有gasket在大配列键盘下形变小的问题
本身配置够豪华 98配列 2U0 有TFT彩屏和旋钮 有多种配色sku 颜值很好 轴体选择也够丰富, 整体非紧凑布局 7500毫安时的电池也够用
低配279 高配现在319 没有gasket键盘那么离谱的前高 金属定位板也够干脆 在目前的98配列键盘市场里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如果你希望找个手感干脆,键盘前高低的全功能键盘 RKS98是个不错的选项
ROG 游侠2 98 RX光红
![]()
便宜的看完就来看看贵的吧 第四把我选择一步到位 直接推荐ROG游侠2 98RX光红
ROG最近这些年在外设领域可以说是下了大功夫,东西也确实是非常的不错
新的游侠2 作为老款游侠的升级迭代产品也是改善了很多的问题
改善了大键,增加了厂润,大键更加的干脆Q弹,做了键线分离,比之前收纳使用更方便,为了减少空腔音也增加了吸音棉 在右上角也增加了和游侠2 98一样的多功能媒体旋钮,可以说是彻底的改头换面
三模连接 支持1拖2omni双设备连接 自带掌托+大眼睛空格 牛就完事了
轴体方面RX系列保持了ROG的RX光红轴和光蓝轴 手感非常接近机械轴
喜欢线性轴手感可以选择光红轴,喜欢段落轴手感选择光蓝轴
RX光轴系列的手感没的说,妥妥的量产T0水准
而且支持IP57级防水,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你把水或饮料泼在键盘上让键盘退休了
很适合高强度打游戏的游戏党用户
如果你说你还是更喜欢传统机械轴手感,那也没关系 NX系列和游侠2 98 一样搭载凯华最新的类银轴雪武白轴 以及扭簧发声段落轴冰暴灰轴
ROG游侠系列2个版本4种轴体总有一款适合你 我个人偏爱线性轴所以选择了光红的版本
这把键盘也算是近几年ROG的代表作了,预算充足的情况下可以无脑购入 直到现在也绝对是最顶的98配列产品之一
87配列
ATKZ87PRO
![]()
ATKZ87PRO 这把键盘是我近2年玩过时间最长的87配列产品 本身 199起 300+封顶
半铝 铝壳上盖+塑料底 这个设计很偷巧 铝壳增加键盘质感 塑料底 除了压缩成本让利消费者外,也能保证无线信号问题传输 一石三鸟 你还不能骂他偷工减料,很聪明
套件加上这个元素周期表的键帽颜值非常高,非常的漂亮 一看一个不吱声
这把键盘的设计语言和ATKV75X是一个路子,我很喜欢
轴体方面不管是阿尼亚 还是 蓝莓冰淇淋都很棒 填充给到5层 算是近期卷王思路下的集大成者,在卷这方面 没人比VGN目前玩的更明白了
500块以下87键盘买它就够了
CHERRYMX8.3
![]()
CHERRY的MX系列键盘我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8.2有很多个版本,我之前最常用的就是MX8.2曜石
去年这个系列出了新品MX8.3
这个产品可以说一改我对CHERRY守旧的刻板印象,可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客制化机械键盘了
模具上没有沿袭MX8.2的设计风格,180目CNC阳极氧化 有线8K无线4K 还有旋钮 板簧gasket结构 4600毫安时电池,能给的都算是到位了
最屌的还是键盘本身的延迟控制和樱桃轴超长的寿命表现,总体来说MX8.3是个很强的80%配列键盘,对于CHERRY来说,能拿出这样子的一个产品 让我相当的惊喜
现在618期间买MX8.3标准版就送军火箱,不管是自用还是送人,都直接牌面拉满
有几个小问题
1,电池容量还是稍微有点小了
2.目前这个价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有些偏贵
3.原装的轴体相比CHEERY之前的产品要好不少,虽然手感一般,但樱桃别的不说 寿命这一块是绝对业界top1的水平,拿去办公一点毛病没有,用个十年八年的不不成问题,但实在是追求手感的用户可能要自己更换新轴体
如果你能接受这点问题,这把键盘很值得选择
75配列
75配列以前什么蛛皇 夜魔都玩过 讲过 这次换换口味,看看低价位的
黑爵AK820 MAXPLUS
![]()
75%配列 带旋钮 259块给到了8000毫安时电池+5层填充 纸面数据非常的到位
我手里的这个是美拉德轴 国补后只要200块 入门来说够用的水平 整体键盘敲击声音在5层填充的加持下非常好听,小键位方面很舒服
唯一的问题是 大键位上差点事 不过这个价位也没办法
如果你有一定的动手能力的话 可以自己拆开润一下 这把键盘作为一个200块左右毕业75键盘我觉得是没什么问题的
这个产品是我觉得黑爵目前低价位里我个人最满意的一个产品了,挑不出什么大问题
想买性价比75键盘 看他这个系列就行
ATKV75X
![]()
我私信里经常有一堆人问我,辉哥辉哥,我想买个75配列的段落轴键盘,但挑不到什么舒服的,你有没有推荐
想了想好像也就只有V75X值得推荐了
极地狐轴+极地狐键帽,搭配就很好看 声音也很好听 现在段落轴键盘确实是式微的,但V75X永远有一席之地 半铝键盘,4层填充 8000毫安时电池 哪怕已经是一年前的产品了,数据上和实际使用都非常的能打 丝毫不落后于现在的卷王产品
65配列/68配列
这个配列非常的极端 基本上都是FPS发烧友和对空间极致需求的哥们玩的 普通人不建议玩
现在这种配列的机械轴产品我就不是很推荐了,毕竟适用面太窄了,所以接下来是2把磁轴
mer68
![]()
mer68 艾石头的一个新子品牌 Mars新品,一把磁轴键盘
有99元的低配版本 129的lite版本 199的高配版本
第一次看见这个产品的时候,我有些不解 为什么那么说呢,因为在艾石头的体系里 低价位磁轴已经有ND63PRO这和Mars68这种东西了,所以一开始我没想通 为什么又整了个出来
后来想明白了,就是觉得自己不够卷 要卷死同行
回到产品上来,这把键盘,重点讲一下199的版本 三模无线 8K高回报 PBT键帽 FR4金定 还有wooting同款的潮男飘带 能给的都给了
199元的顶配版本用的是紫星磁轴可以做到0.125MS的延迟 最低RT到了0.0004mm
我用下来也没有产生断触的现象(只要没有开的特别低rt) 基本上在中端磁轴里站稳了脚跟
你如果对键盘要求更高 但手里的资金有限,那199的紫星磁轴版本就很合适你
铝厂EZ63
![]()
上一把介绍的是便宜的产品,这一把就看看顶级的
来自铝厂的EZ63
这键盘给我的感觉就一个词 精致
从包装到键盘本身 都比现在我用过的任何一把磁轴要精致
键盘键帽是二色键帽 轴体有磁玉 和磁玉Pro可以选 整体按压手感是我用过的磁轴键盘里最好的那一档了 但有个小缺点 键盘大键位有点肉
小键位确实是很舒服,还有就是这把键盘不要把RT数据设置的过于极限 否则会比较容易断触,0.2是比较好的
这把键盘比较适合那些追求键盘扎实 有质感 分量足够 且性能够用 不喜欢折腾的哥们使用
总结
那么以上就是本次618键盘科普及推荐合集的全部内容了,如果你还有什么好的键盘想要推荐的话,欢迎评论区和谐讨论。
写稿不易 还请大家动动发财的小手 支持一下!
那么,我是辉先森,期待与你下次相遇!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