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是我的戰爭》遇上《火星救援》
由波蘭11 bit studios操刀(《這是我的戰爭》《冰汽時代》原班人馬)的《多重人生》,自2024年Steam新品節試玩版發佈便引發熱議。這款融合生存建造、量子科幻與哲學思辨的獨遊,講述普通工人揚·道爾斯基在致命輻射星球上,通過量子計算機創造無數人生分身的求生之旅。2025年6月13日全平臺發售並首發加入XGP的消息,更讓玩家對這款“用科幻外殼解剖人性”的作品充滿期待。
試玩版中移動基地的齒輪碾碎異星岩石的轟鳴、量子計算機生成分身的藍光粒子特效、與機械工揚共進波蘭餃子時的微妙對峙…這些片段已勾勒出遊戲三大核心魅力:殘酷星球生存的窒息感、多線程人生抉擇的哲學性、以及11 bit標誌性的道德困境敘事。但究竟值不值得爲這場“與自己博弈”的冒險掏出錢包?
硬核生存:在移動堡壘與死亡賽跑
遊戲開局十分鐘即高能:你的移動基地必須永不停歇地環繞星球行駛,一旦停滯超過2小時,基地就會被太陽輻射熔燬。這種“與時間競速”的設定,將生存壓力直接拉滿。試玩版中,筆者曾因過度開採資源導致基地能源不足,眼睜睜看着防護罩能量條在狂奔回程中歸零——屏幕瞬間被刺目白光吞沒的死亡演出,堪稱近年來最震撼的“作死教學”。
核心玩法:
地表勘探:駕駛基地車掃描地形,在有限時間內採集金屬/有機物/巽氣(關鍵量子物質)。風暴中搖晃的掃描儀界面、隨時可能塌方的礦洞、需要精密操作的能量電池更換…這些設計讓資源收集充滿策略性與緊張感。
基地建設:將採集的物資轉化爲可升級的指揮中心、植物溫室、機械工坊等功能艙室。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空間嵌套系統”——每個房間可進一步劃分工作區/休息區,不同佈局會影響分身的工作效率與情緒值。
分身管理:通過量子計算機回溯揚的人生關鍵節點(如19歲是否離家打工),創造出醫生、植物學家、礦工等職業分身。每個分身不僅提供專屬技能加成(如機械工維修效率+50%),更會因價值觀差異與你發生衝突。
筆者曾因優先建設溫室而延誤武器艙升級,導致植物學家揚與警衛揚爆發激烈爭吵——後者認爲在輻射獸威脅下防禦優先,並因此進入“焦慮”狀態拒絕工作。這種“生存需求與人性需求”的永恆矛盾,正是11 bit工作室最擅長的敘事切口。
量子人生:當無數個“你”在基地裏開辯論會
遊戲真正的靈魂,在於那些穿着不同工裝、帶着各自人生傷痕的揚們。試玩版僅開放技術員揚,正式版中將有包括心理學家、精煉師、流浪歌手等十餘個分身。每個分身都非臉譜化工具人:
機械工揚因19歲選擇留守家鄉,至今仍在晚餐時念叨“如果當年讀了大學…”
醫生揚在時間線中經歷了女兒病逝,會偷偷在醫療室播放童謠錄音;
植物學家揚總在溫室角落書寫給戀人莉娜未寄出的信,而正式版劇情暗示莉娜可能以某種量子形態迴歸…
這些細膩刻畫通過兩種形式呈現:
動態手繪過場:採用類似《極樂迪斯科》的漫畫分鏡,關鍵對話時會出現對應人生片段的插畫。當機械工揚講述母親病重往事時,畫面突然切換成鉛筆素描的醫院走廊,這種“記憶侵入式”演出極具感染力。
情緒生態系統:每個分身擁有獨立健康/飢餓/心情值,且會因基地決策產生複雜人際關係。筆者曾爲快速獲取資源強制分身連續工作,結果觸發“集體抑鬱”事件——所有揚坐在餐廳沉默進食,背景音樂變成壓抑的大提琴獨奏,直到筆者挨個進行心理諮詢才恢復。
爭議與隱患
儘管劇情和角色塑造堪稱大師級,遊戲的生存玩法卻呈現明顯兩極分化:
優勢層面:
動態地圖系統:基地每移動至新區域,地貌和資源分佈徹底重置。筆者曾在沙漠地帶遭遇“流沙礦井”(需用鋼索固定設備),在冰川區發明“地熱鑽井”新科技,這種“永久性拓荒體驗”有效避免了重複勞作感。
量子糾纏機制:分身們的專屬技能會產生連鎖反應。例如同時僱傭工程師揚和物理學家揚,可解鎖“磁懸浮採礦機”;但若兩人關係惡化,設備效率會暴跌至30%。
待改進點:
資源循環單一:前10小時的新鮮感過後,採集-建造-管理分身的循環缺乏深度變數。相比《》的複雜生態鏈或《環世界》的突發事件,《多重人生》的生存系統略顯單薄。
戰鬥系統缺失:儘管預告片展示過輻射獸襲擊事件,實際玩法仍以純生存爲主。期待正式版加入更多《缺氧》式的外星威脅。 3 漢化質量波動:試玩版部分量子理論文檔存在機翻痕跡,如將“量子退相干”誤譯爲“量子不同步”,硬核玩家建議切英文體驗。
戰鬥系統缺失:儘管預告片展示過輻射獸襲擊事件,實際玩法仍以純生存爲主。期待正式版加入更多《深海迷航》式的外星威脅。
購買建議:這是一款“挑人”的作品
適合人羣:
熱衷《看火人》《艾迪芬奇的記憶》的敘事驅動玩家
喜歡在《缺氧》中編織人性故事的生存建造愛好者
對量子物理、平行宇宙議題感興趣的科幻迷
慎入預警:
期待《星際拓荒》式高密度探索或《泰拉瑞亞》式戰鬥的玩家
無法接受10小時以上文本閱讀的速食遊戲玩家
顯卡低於GTX 1060的配置(雖需求親民,但星球地表特效喫顯存)
當前XGP已開放預載,Steam國區定價198元處於合理區間。如果你願意用30小時體驗一場“與自己和解”的量子修行,這可能是2025年最值得入庫的獨遊——畢竟,不是所有遊戲都敢讓玩家在結局面對無數個揚,問出那句:“現在的你,可曾對當初的選擇後悔?”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