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硬件世界
代号Arrow Lake的酷睿Ultra 200S系列已经发布多时,我们终于看到了其内核布局的细节,包括不同模块的安排、具体的制造工艺和面积。
Arrow Lake采用了chiplet芯粒设计,分为四个不同模块,都是台积电制造,是首个几乎完全采用外部代工的产品。
Compute Tile计算模块:台积电N3B 3nm工艺,面积117.241平方毫米。
GPU Tile核显模块:台积电N5P 5nm工艺,面积23平方毫米。
SoC Tile系统单元模块:台积电N6 6nm工艺,面积86.648平方毫米。
IO Tile输入输出模块:台积电N6 6nm工艺,面积24.475平方毫米。
另外,角落里还有两个填充模块,用于补充与支撑整体结构,便于封装,面积分别为2.5平方毫米、17.47平方毫米。
所有模块之下是基板(中介层),Intel 16工艺制造,也就是在原有22FFL 22nm基础上升级而来的(P1227.1B),面积302.994平方毫米。
这是计算模块的具体布局,可以看到八个P核、16个E核,其中后者分为四个集群,与P核交错分布,都挂在中央的Ring Agent环形总线上。
二级缓存每个P核有3MB,每组四个E核共享4MB,并分为1.5MB、1.5MB、1MB三个部分,整体合计40MB。
三级缓存则是每个P核、每组E核有3MB,合计36MB。
核显模块相比于Meteor Lake上的几乎没变,还是四个Alchemist架构的Xe-LPG核心,每个核心内部有八组Dual-XVE计算引擎,还分布着不同规模的一二级缓存。
SoC模块比较复杂,包括第三代NPU引擎、DDR5内存控制器、媒体引擎、显示引擎、USB控制器、PCIe 5.0 x4/x12物理层。
IO模块就比较简单了,服务于雷电4和更多的PCIe,包括两组PCIe 5.0 x4物理层以及缓冲,PCIe 4.0 x8物理层,雷电4物理层、缓冲、显示物理层。
当然,我国的自主CPU也在不断进步。
在日前举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飞腾自研的首款笔记本电脑CPU——飞腾腾锐D3000M首次亮相。
据媒体报道,飞腾腾锐D3000M具有高性能、高集成度、长续航、强安全、优生态等多方面特点。
D3000M集成8个飞腾自研FTC862内核,整体性能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
得益于全新功耗设计,D3000M在典型办公场景下能续航10小时。
此外,D3000M还支持飞腾自研PSPA2.0安全架构、国产主流操作系统和软件生态。
通过飞腾研发的桌面融合平台,能流畅运行其他主流生态平台下的原生软件。
目前,联想开天、中国长城等18家整机厂商已基于该芯片开展笔记本电脑设计,将很快实现量产。
飞腾副总经理郭御风表示:“飞腾腾锐D3000M的问世不仅是技术参数的迭代,更是国产CPU向商业化领域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据悉,截至2024年年底,飞腾系列CPU总销量已突破1000万片。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