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什麼都玩的玩家對二遊的一點看法

看到了黑盒最近的活動,又正好最近嘗試了某二字遊戲,還看到了一位盒友比較中肯的評論,實在忍不住想討論一下二遊現狀(配圖只是證明一下我確實什麼都玩,沒有其他意思,歡迎查成分)。我是來認真討論遊戲的,或者說談論二遊的未來,不是帶節奏。全文手打,字數略多,無論你玩不玩二遊都可以來看看。

先回答一下“什麼是二遊的靈魂”,就像配圖裏老哥評論的一樣,是角色。立繪、建模、特效、動作設計、副本關卡設計、數值策劃等等,幾乎所有資源都向角色傾斜。角色完成後,通過最能拿捏人類心理的賭博系統,也就是氪金抽卡,來賣這個角色。如果廠商覺得自己傾注的資源夠多,夠好,還可以用命座、專武、專業副本等等方式,進一步拔高角色的賣價,或者說逼氪。

在我嘗試某個最近上架steam的二遊時,其實有些欣慰,因爲我知道了現在國內頭部的二遊製作團隊,是有能力做大型3D遊戲的,至少做個好看的大型罐頭沒什麼問題。

但是,隨着我繼續遊玩,尤其是體驗與賣角色相關性較小的內容時,比如劇情、跑圖、小遊戲等,我能感受到明顯的敷衍,玩着犯困,味同嚼蠟。關閉遊戲後,一想到我在遊戲裏所有行爲的最終目的都是攢抽卡資源,然後還要可丁可卯地規劃抽卡策略,我便膩煩了,幾乎失去了再次打開這個遊戲的動力。

至此,我不禁想問:

國內二遊已經成熟了的遊戲製作工藝,必須要靠氪金抽卡瘋狂吸金,才能持續運作嗎?難道換一種獲利方式就養不起了嗎?氪金抽卡導致對角色傾注了大部分開發資源,進而導致遊戲其他方面嚴重薄弱,已經到了畸形的地步。現今最頂級的二遊,其商品屬性遠大於藝術性,這樣的二遊會一直難登大雅之堂,這也是爲什麼遊戲鄙視鏈中二遊處於一個很低的位置。

拋開藝術性、鄙視鏈這種虛頭巴腦的東西不談,二遊擺脫氪金抽卡這種糟糕的獲利方式有更重要的意義。稍微瞭解二遊圈子的人都知道,現在整個二遊市場已經飽和,對氪金抽卡有付費意願的玩家,幾乎已被各大老牌二遊廠商瓜分完畢,此時入局的新廠商,尤其是小廠,何德何能從這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分一杯羹呢?

但反過來講,飽和的只是“願意爲了買二次元角色氪金抽卡”這個玩家羣體對應的市場。在我看來,二次元只是一層皮,是一種畫風。如果現在市面上比較火的遊戲,電競類的比如LOL、CS、瓦、apex,單機聯機的比如怪獵、絕地潛兵等,如果僅僅是把這些遊戲的人物模型和渲染風格換成二次元的,其他所有內容保持不變,我覺得這些遊戲的玩家羣體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因爲畫風也好,角色也罷,都只佔這些遊戲很小的一部分,真正吸引大量玩家去遊玩、去消費的是遊戲的其他內容。

我的核心觀點是:二遊應該想辦法擺脫,將大量資源傾倒在角色上,然後靠氪金抽卡獲利的這套“祖宗之法”,將開發重心轉移到遊戲的其他方面,並嘗試其他的獲利方式,以開拓新的市場空間。在以前的二遊市場還是一片藍海,走老路遠比開拓新航線簡單得多;而現在,繼續卷氪金抽卡賣角色這條路的話,死掉的二遊只會越來越多,等死,死“新”可乎?

國內現在也確實有小廠在嘗試尋找新的出路,可能是被逼無奈,大多數成果目前看來有些一言難盡,但有總比沒有強。

那大廠呢?大廠會不會通過氪金抽卡模式吸金,然後反哺開發大型單機聯機或者大型多人在線網遊?我的回答是可能,但不會作爲主業。

舉個例子:碧藍幻想Relink。這部作品我可以斷言,如果cy能夠持續更新,推出DLC和續作,將其作爲一個主要項目來開發的話,它絕對有能力從怪獵這個大IP的手裏搶下一部分共鬥遊戲的市場。可惜,cy可能是既沒能力也沒野心,這部作品僅僅是回饋碧藍幻想老玩家的試水作品,目前已停止了更新。

這樣做理由也十分簡單:嚐到了氪金抽卡的甜頭,爲什麼還要耐心耕耘費力不討好的單機聯機和大型網遊呢?如果指望二遊大廠,那麼玩家得到很有可能只是質量尚可,脫離了氪金抽卡,但沒有未來的情懷向遊戲。

我想說的是,二次元只是一種畫風,動漫、電影、電視劇,只是視頻藝術的不同的表達形式,沒有高下之分,這些形式套在遊戲裏也一樣,不是說二次元就只能氪金抽卡賣角色,更不是二次元就天生低人一等(其實這裏還涉及二次元文化的天生恥感,就不展開講了)。

最後,還是得昇華一下:你雄起罷!二次元!踢開氪金抽卡那一套,二遊纔有資格上桌喫飯,而這個“桌”的名字,叫做第九藝術。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