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18A工艺初战告捷!NVIDIA、IBM、博通都抢着用

来源——硬件世界

无论从哪方面看,18A工艺节点都将是Intel历史上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对内对外都是如此,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Intel的未来,好消息是目前看来进展还不错。

Intel此前已经官宣,18A工艺已进入风险试产阶段,将在下半年量产,首款产品是代号Panther Lake的新一代酷睿Ultra处理器,明年还有代号Clearwater Forest的新一代至强处理器。

有说法称,Intel产品采用自家工艺的比例将不低于70%,显得信心十足。

再下一代的Nova Lake处理器,核心的计算模块也不会完全外包给台积电N2,仍会有一部分采用Intel 18A。

Intel 18A还是其首次全面对外开放代工的重要节点,事关Intel代工业务的未来。

根据最新报道,NVIDIA、IBM、博通、中国台湾智原科技(Faraday Technology)等芯片厂商都在使用Intel 18A试产自家芯片,Intel也正在与他们密切合作,确保18A工艺能满足业界标准。

技术之外,美国政府的回流政策也在推动美国芯片厂商更多采用Intel代工,从而实现美国本土制造。

根据官方资料,Intel 18A有HP高性能库、HD高密度库两种选择,对比现有的Intel 3工艺,0.75V电压下性能提升18%或功耗降低38%,1.1V高电压下性能提升25%或功耗降低36%。

对比台积电N2,Intel 18A看起来高密度库落后较多,高性能库差不多,能耗比彼此相当,综合性能略高一档。

此外,台积电还公布了最新的14A工艺,升级第二代GAAFET全环绕晶体管架构,号称对比N2性能提升最多15%,或功耗降低最多30%,晶体管密度提升最多约23%,2028年量产。

Intel也有自己的14A,首次使用High NA EUV光刻机,预计2026年左右量产。

Intel正式确认,其下一代客户端处理器“Panther Lake”的首个SKU将在今年底前推出,其余SKU的上市时间则等到2026年一季度。

Intel产品主管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表示,Panther Lake处理器在性能和价格两方面都很优秀,有望获得市场的出色接受度。

此次优先推出“性能最高”的产品,也延续了前代产品的策略。

根据此前爆料,Panther Lake有三种不同配置,第一种4P大核、8E小核,以及12个Xe3 GPU核心,预计为今年推出的SKU。

其PL1基础功耗为25W,PL2睿频加速功耗有两个参数,一是基准线55W,二是性能级64W。

第二种配置CPU部分相同还是4P大核、8E小核,GPU部分则减为4个Xe3核心,它的PL1功耗也是25W,PL2功耗则固定为64W。

第三种配置则只有4个P大核,以及4个Xe3 GPU核心,有两种功耗级别,一是PL1 15W、PL2 44W,二是PL1 25W、PL2 55W。

Intel的晶圆代工正在快速追赶,Intel 18A比台积电A16更早引入BSPDN(背面供电)技术,CPU也将以70%的自产率为目标。

供应链消息指出,今年下半年推出的Panther Lake的重要Compute tile将采用内部Intel 18A制程,而Graphic tile及SoC tile则会由台积电进行。

明年的Nova Lake则会扩大对外委托,部分Compute tile交由台积电2纳米制造,但仍有部分型号采用内部制程。

由于台积电的A16制程预计要到明年下半年才推出,因此Intel的领先,加上价格和地缘政治因素,使其成为芯片巨头们的新选择。

不过,Intel近期面临芯片销售的尴尬局面,其新一代AI PC芯片销售遇冷,而旧款芯片却产能告急。

英特尔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Intel 7工艺节点产能出现短缺,预计这种短缺状况将在“可预见的未来”持续存在。

Intel当前一代的芯片实际上采用的是台积电的工艺节点,而非英特尔自家的Intel 7节点,对此英特尔解释称,产能短缺的原因是客户对旧芯片的需求大幅增加。

Intel首席财务官David Zinsner表示,Raptor Lake芯片的销量高于Lunar Lake芯片,客户更青睐2023年推出的Raptor Lake芯片,而非2024年9月发布的Lunar Lake芯片。

英特尔产品主管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解释称,客户对“N-1”和“N-2”产品(即上代、上上代的芯片)需求激增,因为这些产品能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点。

她指出,宏观经济担忧和关税问题使得客户对库存需求持谨慎态度,而Raptor Lake芯片性能出色且成本较低,成为客户的首选。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