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星 MPG 322URX QD-OLED流光——4K240Hz DP2.1 顯示器開箱分享

微星 MSI MPG 322URX 流光——4K 240Hz DP2.1 QD-OLED高刷電競顯示器開箱分享

  • 前言

    50系列顯卡已經上市有段時間了,相比40系列可以說是晶體管數量級的等比例提升,但有了DLSS4的加入,很多支持的遊戲都可以支持240Hz左右的幀率了。這不前幾天黑神話·悟空也迎來了上市之後的第二個版本更新加入了DLSS4。不過要說到50系列另一個硬件功能DP2.1a的加入也是戰未來的功能,畢竟HDMI2.1的高帶寬終於一條線解決了4K高刷帶寬需求,DisplayPort 2.1 (UHBR20) – 80Gbps峯值帶寬也讓DP終於不需要DSC壓縮技術,80Gbps的高帶寬也是完全超越了HDMI 2.1的48Gbps帶寬。

    今天帶來的就是這款使用DisplayPort 2.1的第3代QD-OLED顯示器,來自微星的MPG 322URX QD-OLED的開箱分享。這款顯示器使用了三星第3代QD-OLED屏幕,子像素排列改善觀感體驗,提供更清晰的圖像、更精細的細節和更清晰的文本。而其240Hz更新率和0.03ms(GtG) 快速反應時間,也讓這款屏幕帶來超乎想象的電競體驗。顯示器獲得了 ClearMR 13000和DisplayHDR True Black 400的VESA認證,以及1500000:1的超高對比度,確保影像異常鮮明並減少動態模糊。更擁有擁有99%的DCI-P3色域覆蓋率和DeltaE<2的精確度,能夠呈現更準確、生動的色彩、清晰的圖像以及栩栩如生的視覺體驗。接口上提供DP2.1a 80Gbps和HDMI2.1 48Gbps,支援120Hz、VRR 和ALLM,以及USB Type-C線纜連接提供最高98W供電,並通過DisplayPort Alt模式輕鬆顯示畫面。而對於擔心的OLED燒屏與烙印風險,微星也有看家本領OLED Care 2.0,包含的多種功能,旨在防止靜態圖像或元素長時間停留在屏幕上,並在不需要時調整峯值亮度水平,無需擔心燒屏風險,微星還提供了3年燒屏保。介紹了這麼多,下面就開始開箱吧。

https://www.msi.cn/Monitor/MPG-322URX-QD-OLED/Overview

以上是微星官網關於MPG 322URX的頁面介紹和DATASHEET

  • 一、開箱

MPG 322URX QD-OLED 流光顯示器的包裝,經典藍紫色包裝,正面是顯示器的正面圖圖案與型號標識MPG 322URX QD-OLED,左上角微星龍圖騰logo,右上角標註了32寸 80cm可視面積和UHD的3840x2160分辨率,右下角則是微星的MPG系列標

顯示器背面包裝和正面差不多,只是顯示器的圖案換成了相應的背面照

每一面的左下方除了型號標識外,還羅列了產品特點第三代QD-OLED、240Hz刷新率、0.03msGTG灰階響應時間、DP2.1 80Gbps UHBR20、OLED CARE 2.0、Type C Diskplay。

拆封顯示器需要打開易碎貼,這裏頂部也還有紅底白字的型號標識“MPG 322URX QD-OLED”

邊框隔層裏取出顯示器的測試報告,每臺顯示器都是獨立序列號測試,也保證測試的唯一性

附件不多,但是中間的DP2.1 80 這根線纜可是個高級貨,其他1根HDMI2.1、1根電源線、1根USB上行線、1套VESA螺絲和說明書

小心取出顯示器的本體,顯示器非常薄需要小心屏幕,按包裝上標識的圖案托住底部取放就行

顯示器的下底邊這裏有MSI的logo,而底部有一顆白色LED電源指示燈

灰色的屏幕底邊,邊框爲黑色

屏幕的左上角,可以看到顯示器頂部最窄

輕拿輕放翻過來看顯示器的背面

中間的凸起區域應該是整個顯示器的電源和顯示電路區域,畢竟這臺顯示器內置電源沒有板磚好評,而且QD-OLED的屏幕發熱比LCD要大,面板採用了石墨烯薄膜以提高熱導率,並採用定製的散熱器設計,無需風扇即可實現高效、安靜的散熱,延長了面板的使用壽命

左側拉絲紋理的龍盾圖案,中間VESA孔

顯示器的下邊框

右側包裹屏幕有凸起,整個QD-OLED面板外殼除了這片凸起外非常之薄,只有4.7mm的厚度

中間顯示器的銘牌,上面標識了廠家、型號、名稱、電壓、各種認證以及產品序列號和生產日期等

中間是控制菜單的五維搖桿,左側G鍵(微星的Gaming Intelligence軟件),右側電源按鍵,上面標識了“MSI GAMING TECHNOLOGY”

顯示器的接口區域,配置了耳機孔、2個HDMI2.1口、1個DP2.1a口、1個98W typeC口、USB3.0上行口與2個USB3.0下行口

顯示器的頂部,這一片區域都是通風散熱孔設計,特別是兩端,頂面和側面都做了開孔

中間的微星MSIlogo這裏是ARGB燈效區域,頂部依然有散熱孔

微星電競顯示器支架,人體工學設計,標準的VESA固定

支架背面,中間穿線孔的上方有GAMING SERIES的標識

大底板底座,中間加高兩側爲四邊形,喜歡這樣的大底板,不太喜歡雞腳設計太佔地方了

背面有七橡膠腳墊支撐,整個底座非常紮實,中間底座支架手擰螺絲

支架與底座結合

支架正面

支架背面

支架VESA底座上面插入,下方按下聽到中間按鈕發出聲音即爲固定完畢

抬起顯示器,高屏佔比

顯示器的背面,拉絲的龍盾圖案還是比較低調的

0-110mm上下升降調節

30°-30°左右旋轉調節

10°-10°的中心軸旋轉調節

-5°-15°前後傾斜俯仰

  • 二、開機測試

開機點亮,MSI的logo

顯示器測試使用的是來自索泰的Geforce RTX 5080 16GB AMP EXTREME INFINITY顯卡。

這款顯卡採用NVIDIA BLACKWELL架構,第四代RT Core、第五代 Tensor Core、DLSS4、Reflex2、全景光線追蹤等衆多技術,具有10240 CUDA處理器,AI TOPS爲1801,顯卡的BOOST頻率2670MHz,顯存使用了最新的30Gbps 256bit 16GB GDDR7,顯存帶寬960GB/s。而這款5080 AMP的TGP整板功耗爲360W,設計了14+3的強力供電規格,散熱與外觀也經過了全新設計,採用INFINITY無限鏡和新的ARGB信仰燈設計,提供了雙BIOS和自如切換按鈕,新的ICE STORM 3.0散熱系統採用VC均熱板、7熱管、9cm環刃風扇。系統識別的顯示器信息,QD-OLED的真10bit顏色深度,HDR認證,刷新率最高240Hz,並且支持動態刷新率


系統識別的顯示器信息,QD-OLED的真10bit顏色深度,HDR認證,刷新率最高240Hz,並且支持動態刷新率

系統識別的顯示器信息,QD-OLED的真10bit顏色深度,HDR認證,刷新率最高240Hz,並且支持動態刷新率

對顯示器使用TESTUFO軟件進行240FPS檢測

322URX顯示器的QD-OLED面板爲極快的0.03ms響應速度,上圖中的兩個色塊之間完全不會重疊和拖影,邊緣也沒有絲毫的模糊

飛碟間隔測試中得益於322URX顯示器的QD-OLED面板極快的0.03ms響應速度,同樣無任何鬼影以及拖影跡象

在windows系統的屏幕菜單中,默認不開啓HDR

在開啓HDR之後,將windows的硬件加速選項去掉時,也不會有發灰的現象,只是True Black 400 和峯值1000尼特稍有區別

在圖像的清晰度菜單中有0-5級可調整,上面爲默認的0檔位,字體整體已經非常清晰,而下面的是最銳利的5檔位,字體太過銳利不適合正常場景使用

而其實專業菜單——專業模式中選擇辦公檔位時,也是沒有對清晰度調整的,確實適合字體瀏覽的“辦公”場景使用


三、微星Gaming Intelligence軟件


開機後首先是安裝微星的Gaming Intelligence軟件,上面涵蓋了所有顯示器硬件菜單中的調節選項,也非常的直觀,左側是模式選項,例如FPS模式、比賽模式、電影模式、sRGB模式以及DCI P3模式等,右邊爲功能調節,首當其衝的兩大遊戲功能:AI Navigator智能準心和Gaming Features的狙擊鏡,下方是顯示器的參數調節,例如是否開啓低藍光、type-C口是否開啓充電、是否開啓DSC顯示流壓縮技術、自適應垂直同步技術,還有HDR的True Black 400與HDR1000選項,還有基本的亮度、對比度、色溫選項,也有獨特的屏幕尺寸選項、圖像增強和清晰度選項等

中間的再下面的菜單是MSI OLED 保護功能,很多,例如像素位移、保護通知、面板保護、靜態屏幕檢測、多重圖標檢測、任務欄檢測、邊界檢測,都按默認的開啓使用,基本可以不需要擔心燒屏的風險了


再下來是畫中畫功能,畫中畫可以選擇接入信號來源、畫中畫的尺寸和位置,反正接入信號有2個HDMI2.1、1個DP2.1a、1個TYPE-C。另外還有刷新率和鬧鐘兩個提醒功能的設置位置和是否開啓的功能。左側還能看到顯示器的模式有Adobe RGB、Displa P3以及Eco省電模式


工具菜單上有鍵鼠的設置,電源的自動關機、放大鏡,以及投影和微星的MSI Remote Display


拆分窗口功能可爲多窗口使用做自定義,不再需要每個窗口小心翼翼得拖拉大小來鋪滿整個屏幕


Macro Key 定製宏鍵

右上角的RGB小圖標是顯示器背面MSIlogo處的微星MSI Mystic Light燈效設置界面,多種燈效可設置。RGB右邊是240Hz是刷新率,再右邊是設置菜單按鈕


打開設置,有系統設置的快捷開關、RGB LED的燈效來源和亮度,以及OSD的超時和透明度設置

第二個熱鍵設置,可定義鍵盤按鈕對應上述功能的快捷方式



打開設置,有系統設置的快捷開關、RGB LED的燈效來源和亮度,以及OSD的超時和透明度設置

  • 四、OSD菜單功能

本章節將從OSD菜單的G.I菜單、遊戲菜單、專業菜單、畫中畫,以及其他導航、設置、MSI OLED CARE進行介紹

G.I菜單中的智能準心與Optix狙擊鏡,都是非常適合射擊遊戲的瞄準與放大狙擊,是“完全的物理開掛”

智能準心的白色圖案位置,與狙擊鏡的放大應用


漫威爭鋒中的兩大功能使用場景

遊戲菜單中游戲模式的各個設置應用,高級感配色(Premium Color)


FPS模式,專爲FPS遊戲優化,應該做了整體提亮

比賽模式,顏色更鮮豔


RPG模式

夜視功能,默認關閉


這裏開啓到最強之後對暗部做了提升亮度

AI Vision開啓之後顯示器自動識別

小功能,右上角的顯示器刷新率顯示

顯示器的默認鬧鐘開啓提醒,個人認爲在G.I軟件中設置還算方便,如果在硬件菜單中設置的話不如直接手機鬧鐘來得快了


Adaptive-Sync自適應垂直同步技術,可將顯卡輸出圖像信號與顯示器刷新率進行同步,從而避免了二者不同步時出現的畫面撕裂問題。不過適合關閉Adaptive-Sync:競技類、FPS類遊戲,因爲幀率會對這類遊戲的成績/體驗造成巨大影響,因此優先保證遊戲高幀率纔是正確的選擇

開啓之後黑神話悟空顯示的幀率


地平線5顯示的幀率

DOTA2顯示的幀率


關閉之後默認顯示器的240Hz幀率

專業菜單:

專業菜單的專業模式中還有針對各種色彩調整的模式選項

防藍光模式減少了藍光顯示


電影模式對鮮豔度這些都做了調整

sRGB模式,使用場景最廣泛,特別是上網瀏覽都是sRGB色域


Adobe RGB 模式,色域容積更大適合出版印刷類的應用

蘋果的Display P3 色域,適合Mac電腦接入應用

圖像菜單:

圖像菜單的屏幕尺寸功能,可以將32寸顯示器“進行尺寸變化”

4:3模式,將16:9的32寸寬度縮小至4:3


直接將32寸顯示器“變成27寸”

畫中畫:

兩路信號接入,其中一路變爲畫中畫(這裏只是將顯卡的兩路信號同時輸出給顯示器,所以兩路畫面一樣,當不同的信號源時就不一樣了)


並排畫面,兩路信號同時並排顯示

其他:

導航鍵的4向功能菜單的定義功能

設置菜單的RGB-LED功能選擇


設置菜單的TYPE-C PD充電功能是否開啓

MSI OLED Care 面板2.0保護技術


五、以下爲屏攝環節

六、總結

    微星 MSI MPG 322URX 流光 顯示器爲現有QD-OLED面板中爲數不多的採用最新DisplayPort 2.1 的顯示器,也正因爲DP2.1a(UHBR20) – 80Gbps峯值帶寬的應用,使得最新的50系列顯卡配合DLSS4有了用武之地,讓高畫質的4K 240Hz成爲了可能。而微星 MSI MPG 322URX 流光 顯示器本身作爲三星第三代QD-OLED面板技術的應用也已經非常成熟,240Hz更新率和0.03ms(GtG) 快速反應時間,以及超高對比度和真10bit色彩空間也是IPS完全不能比擬的,況且這款顯示器還獲得了ClearMR 13000和DisplayHDR True Black 400的VESA認證、擁有99%的DCI-P3色域覆蓋率和DeltaE<2的精確度,能在準確、生動、清晰等多維度獲得更好的視覺體驗。微星OLED Care 2.0和三年燒屏保也讓用戶免去了燒屏的困擾。在當下是不可多得的全能型高刷電競顯示器。

    以上就是此次開箱分享的全部內容了,文中表述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問題可相互交流,感謝您的閱覽。

全文完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