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星最新上市了B850M MORTAR WIFI,至此,御三家華碩、微星、技嘉的標杆MATX B850 都已經發布完畢,就給大家帶來一期主流B850M 主板的大橫評吧。
今天一共是詳細測試了7款型號,分別是華碩的TUF B850M GAMING PLUS WIFI,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重炮手。
微星的B850M MORTAR WIFI,我們叫做迫擊炮。
技嘉這個價位段,是推出了兩張B850M,分別是
B850M AROUS ELITE WIFI ICE,小冰雕。
以及B850M AROUS PRO WIFI,電競雕,一黑一白。
華擎 B850M 黑潮風暴,銘瑄B850M 終結者、藍寶石 B850M 氮動。
我們將從供電、擴展性、超頻、BIOS調教這幾個方面,對這幾塊主板進行測試。
首先,主板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不能帶得動CPU,供電規格先賣個關子,直接實測烤機給壓力。
能帶動的基礎上,還要看看他們的調教如何,CPU安裝在他們上面的功耗有多大差距。有時候並不是一味給電壓就能發揮完整性能,找到“甜點電壓”的能力,其實是比較重要的。
測試項目方面,
一般的FPU,只能看出處理器是否降頻,並不能精確地展現出性能的差距,更多用於測試散熱器的散熱器能力,所以這次,我們選擇使用R23對他們進行10分鐘的渲染測試,壓力更接近實際應用場景,最後還能得出分數,方便我們分析各個主板的差別。
CPU的選擇方面,這個級別的主板,按照慣例來說,帶動9950X只是他們的基本盤,所以這次,我們祭出了目前算是最喫供電的9950X3D CPU,來檢驗一下他們的實力。
沒恰飯就不吟唱各個配件了,大家自行看一下測試平臺就行,整體肯定不會出現瓶頸。主板設置方面,打開PBO,以及EXPO。這都是AMD用戶到手幾乎必開的項目。
R23烤機,能出來不少數據,首先看最重要的分數,我們每張主板都烤了三次,取的平均值。
集中總結下
跑分:
小冰雕 44400 分(全場最高),其餘主板集中在 43500-44000 分,黑潮風暴僅 42500 分。
頻率與功耗:
小冰雕/重炮手頻率 5.2GHz,功耗 225W;迫擊炮 5.08GHz,功耗 220W;黑潮風暴 5GHz,功耗 240W(最高但性能墊底)。
電壓調教:
迫擊炮、電競雕電壓控制最佳(1.1V);黑潮風暴電壓最高,性能卻最差,BIOS 調教問題顯著。
第二階段,我們再來看看它們的M2接口部分,就不給大家看官網數據了,直接開測。
迫擊炮,有個三個M2接口,最靠近CPU的和第二根,能跑到14700Mb/s的速度,可見,他是支持到PCIE5.0x4的,第三個接口,速度基本符合PCIE3.0x4,但實際上它是PCIE4.0x2的規格,上個PCIE4.0的中速盤,我認爲比較合適。
你可能比較疑惑,正面不管怎麼看,都不像是有三個M2插槽啊?到底藏哪了?
其實他這第三個M2接口,在背面,感覺思路還挺不錯的,要是把背板利用起來能夠成爲主流,M2插槽數量可能還會有井噴式的增長,對於我這種插滿愛好者來說,簡直狂喜。
重炮手,也是三個M2接口,全都在正面,第一個能跑14700MB/S,規格是PCIE5.0X4的,第二個與第三個, 速度都在7000Mb/s左右,可見是支持到了PCIE4.0X4通道。
冰雕,只有雙M2插槽,兩個接口均能跑滿PCIE5.0滿速固態盤,均爲PCIE5.0X4通道。
電競雕與冰雕一樣,也是兩個m2接口,也都能跑滿PCIE5.0X4的固態硬盤。
黑潮風暴,第一個插槽能跑滿PCIE5.0固態盤,第二個降速到了3500Mb/s左右,經過確認,爲PCIE4.0X2,第三個M2插槽,能跑7000Mb/s,支持PCIE4.0X4。
銘瑄終結者,支持雙M2插槽,兩個M2速度都在7000MB/S左右,支持到PCIE4.0X4。
藍寶石氮動,也是雙M2插槽,均可以跑滿PCIE5.0X4的硬盤,支持到PCIE5.0X4。
集中總結下
##M2 接口:
迫擊炮:3 個(2×PCIe 5.0×4 + 在·1×PCIe 4.0×2),佈局合理(第三插槽位於背面)。
重炮手:3 個(1×PCIe 5.0×4 + 2×PCIe 4.0×4)。
小冰雕/電競雕:2×PCIe 5.0×4(數量偏少)。
黑潮風暴:3 個(1×PCIe 5.0×4 + 1×PCIe 4.0×4 + 1×PCIe 4.0×2)。
終結者/氮動:2×PCIe 4.0×4(氮動支持 PCIe 5.0×4,但擴展性一般)。
擴展新的第二部分,我們來看看PCIE插槽。
這就不過多贅述了 直接給大家總結下
##PCIE 插槽:
迫擊炮:PCIe 5.0×16 + PCIe 4.0×4(佈局合理,兼容性強)。
重炮手:PCIe 5.0×16 + PCIe 4.0×1(第二插槽易被顯卡遮擋,設計缺陷)。
小冰雕:PCIe 5.0×16 + PCIe 3.0×4(規格偏低)。
終結者:3 插槽(1×PCIe 5.0×16 + 1×PCIe 4.0×4,第三插槽實用性高)。
擴展性的第三部分,就是IO接口了 直接給大家放圖
重炮手/電競雕:12 個接口(含 20Gbps Type-C),綜合最佳。
迫擊炮:9 個接口(2×Type-C,速率 10Gbps/20Gbps)。
氮動/終結者:接口數量與速率均較弱(Type-C 僅 5Gbps)。
直接看總結表格吧,綜合來看,最優秀的,是冰雕電競雕,迫擊炮在第二梯隊,輸在前置C口稍微弱了點,重炮手還要再弱點,輸在USB2.0接口數量上。
再往後排的話依次就是黑潮風暴、氮動、終結者。
ARGB接口。兩個其實夠用,大家都是兩個或以上,
Sata接口,都是4個,誰也把誰壓不下去。
USB2.0接口,2個,我認爲很重要,目前越來越多的帶屏機箱、散熱器甚至是電源,都需要用到這個接口,有購買帶屏設備需求的小夥伴,要非常注意這一點,能做到的,有迫擊炮、雙鵰以及黑潮風暴。
USB3.0接口,大家都是一個,就不談了,
前置C口,只有雙鵰給到了20Gbps,迫擊炮、重炮手、黑潮風暴、終結者都是10Gbps,氮動,只有5Gbps。
另外,微星這邊,主板的底部還有一個顯卡供電加強接口,插上的話,算是錦上添花,畢竟目前顯卡功耗高,16pin接口燒燬的案例也不少,這個接口,可以爲16PIN供電接口減少一點壓力,也挺好的。
聊完擴展性,就來到內存部分了,我們測試了6000 C28的EXPO,不分頻壓時序,高頻略壓時序這三種參數。
##EXPO 默認性能:
重炮手延遲最低(70ns 以下),但遊戲表現未達預期;黑潮風暴低頻超頻潛力強,但 EXPO 表現墊底。
##超頻極限:
迫擊炮:6200MHz C26(小參寬鬆,效能一般);終結者:8200MHz C40(實際效能未提升)。
冰雕:高頻遊戲幀率最佳;黑潮風暴超頻數據亮眼(5 項第一)。
最後我再來綜合評價一下這些主板吧
#綜合評價
##微星迫擊炮:
擴展性最強(3 M2 + PCIe 合理佈局),超頻穩定,短板爲顏值和價格。
華碩重炮手:
接口豐富但 PCIe 插槽設計缺陷(顯卡遮擋),性能中規中矩。
技嘉小冰雕:
性能釋放激進(跑分/遊戲雙優),M2 數量不足,顏值高。
華擎黑潮風暴:
擴展性優秀,但 BIOS 調教差(高耗低能),適合折騰玩家。
銘瑄終結者:
性價比突出(800 元檔),擴展性略弱,超頻潛力意外強。
藍寶石氮動:
表現墊底,擴展性與超頻均未達預期,不推薦。
選購建議
全能之選:微星迫擊炮(擴展/超頻均衡)。
極致性能:技嘉小冰雕(跑分/遊戲雙優)。
性價比首選:銘瑄終結者(低價高能)。
避坑型號:藍寶石氮動、華擎黑潮風暴(調教問題顯著)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視頻的全部內容了,感謝大家的耐心觀看,你的三聯關注是我們持續更新的最大動力,那我們,下期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