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更風波下的《全面戰爭:三國》:是史詩傑作,還是半成品遺憾?

“匡扶漢室”曾是2019年最熱門的遊戲口號之一。《全面戰爭:三國》憑藉三國題材與策略玩法的結合,首周銷量突破百萬,中國玩家貢獻超六成收入,成爲全戰系列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然而,2021年官方突然宣佈停更,劇情止步官渡之戰,赤壁、三國等核心內容全數缺席,引發玩家“差評如潮”。今天,我們深入剖析這款遊戲的輝煌與遺憾。

水墨風的界面與兵牌、考究的中文配音,爲玩家還原了《三國演義》的浪漫史詩感。演義模式下,武將單挑時的京劇鼓點、士兵衝鋒時的戰吼聲,塑造出了一場又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場面。

幾十種派系各具特色,不同的派系擁有着不一樣的玩法,搭配上專屬建築鏈與特色兵種(如虎豹騎),重複可玩性極高。

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本作在戰役中後期冗餘的重複操作過多,在前期破局後便只剩下了無盡的升級建築,攻城與自動戰鬥。

戰役分爲兩種模式,演義模式與史實模式,演義模式類似於《全面戰爭:戰錘》,強化了將領“萬人敵”的設定,支持單挑與技能釋放。

史實模式迴歸傳統全戰玩法,注重兵種搭配與戰術佈局,將領不再單獨出現,而是以將軍衛隊的形式整隊出現,更貼近真實歷史。

儘管有着角色不會老死的選項,但到了後期十幾支部隊,絕大多數部隊的將領都是隨機生成的“大衆臉”武將

,對於想要沉浸體驗三國魅力的玩家帶來了着實不小的打擊。

幸好還有mod拯救

本作優化較好,本人13500hx+4060,全高畫質加部隊規模第二檔在手操戰鬥裏幀率能有七八十幀,但在過回合時幀率會驟降,後期大地圖幀率也略有所降低。

總結

優點:細緻的千人大戰場同屏作戰,遊戲市場獨此一家。

派系多,特色鮮明,重複遊玩價值大。

缺點:未完成的三國史詩,關鍵內容的缺失成爲永久的遺憾。

後期玩法重複,後期傳奇將領少。

《全面戰爭:三國》如同一幅未完成的傳世名畫,筆觸驚豔卻戛然而止。它證明了文化共鳴的力量,創下了全面戰爭系列銷量的新高度,但同時也警醒了廠商:玩家的熱情,經不起承諾的透支。

話又說回來,隔壁cdk53塊錢的本體加上凝聚力dlc還是蠻香的,加上社區有三國mod,對這一題材感興趣也非常值得一試。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