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德:瓦倫西亞之王,流放者的史詩!《帝國時代2》戰役解讀

在《帝國時代2》征服者的戰役羣像中,熙德的故事以其悲壯與榮耀交織的敘事獨樹一幟。

那位被放逐卻始終高舉騎士旗幟的卡斯蒂利亞英雄,如何在伊比利亞半島的烽煙中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

當玩家操縱熙德從一位放逐者一步步蛻變爲瓦倫西亞的征服者時,征戰帷幕後隱藏着的,是西班牙民族對一位英雄的永恆想象。


失落的騎士:歷史夾縫中的羅德里戈

11世紀的西班牙正處於"收復失地運動"的拉鋸戰中。熙德——原名羅德里戈·迪亞茲·德·維瓦爾,本是卡斯蒂利亞國王阿方索六世的得力將領。然而因政治傾軋與君主的猜忌,這位將領被兩次流放,期間不得不選擇以僱傭兵身份爲摩爾人效力。這種複雜身份讓他在基督教與***文明的衝突中,成爲罕見的兩棲英雄。

而“熙德”之稱源於阿拉伯文,是對男子的尊稱,意思是“大人”。

放逐因果:流言與蜚語,功名與猜忌

遊戲開篇"手足相殘"戰役,正是對這段歷史的濃縮演繹。玩家先是爲卡斯提爾王國國王桑喬二世效力,擊敗阿方索將其領地收歸己有;但在戰役勝利後的劇情動畫裏,阿方索謀害了桑喬,成爲了卡斯蒂利亞的國王

傳說在加冕儀式上,阿方索六世被熙德指責謀殺了自己的親哥哥桑丘二世。當阿方索跪在羅馬教皇的特使腳下,準備戴上王冠。熙德衝上前,在一片驚呼聲中奪下了王冠。隨後要求阿方索對着聖經發誓,他與此事沒有關係,然後才向後者宣誓效忠。

不過實際上,這件事可信度不高,歷史上的桑喬是在圍攻他的姐姐、薩莫拉夫人烏拉卡治下的薩莫拉城時遇害

在遊戲的第二關"敵人的敵人"戰役中,熙德爲卡斯蒂利亞出征,攻下一直由摩爾人統治的托萊多城,而也因此名聲大盛被阿方索懷恨在心,以至於後面遭到流放。

但在真實的歷史上,被記載是熙德未經阿方索的同意擅自出兵托萊多,勝利後引起國王強烈不滿,從而被流放。

 

 

雙面利劍:爲異教徒效忠的聖騎士

"熙德的放逐"戰役中,玩家將親歷熙德爲摩爾領主作戰的爭議歷史。1082年,熙德率軍擊潰基督教聯軍,甚至俘虜了巴塞羅那伯爵拉蒙·貝倫格爾二世。


而遊戲第四關"黑衛士",實際上是歷史上的薩拉卡戰役。這場戰役以卡斯蒂利亞的潰敗告終,而熙德也因此在這場戰役後被阿方索國王又召回效忠,遊戲裏這一關對史實進行了比較大的藝術創作。

而後來熙德很快又離開卡斯蒂利亞,返回薩拉戈薩地區,可能是知道阿方索不會真正信任他——果不其然,後來阿方索又給熙德按上了一些罪名。


 


王者歸來:巴倫西亞的征服與救贖

於是他決定自立,終於在1094年成功攻下瓦倫西亞地區,成爲了瓦倫西亞之主。這便是遊戲裏的“瓦倫西亞之王”這一關。

史實中的熙德在瓦倫西亞建立了基督教-***混合政權,善待並十分親近士兵,尊重不同文化背景士兵的習俗和不同宗教士兵的信仰,對待士兵極其慷慨、坦誠,時常激勵。

另外,熙德對於家庭十分忠貞。

而縱觀熙德的一生,他雖然多次改變效忠又自立,但爲人始終貫徹“義”,於個人關係而言他未有愧對任何效忠過的勢力和信任過他的人,而且恩怨分明。


熙德之後:從史詩到意識形態

熙德死後,其遺孀希梅娜苦守瓦倫西亞三年終至陷落,而他的遺體被運回卡斯蒂爾,葬於布爾戈斯附近的聖佩德羅-德卡德尼亞修道院,儼然成爲瞻仰中心。其本人也在未來的千餘年間逐漸升華爲西班牙民族精神的圖騰。

他之所以成爲傳奇,不是因爲他的流放;而是在遭流放後,他生命的高潮與結局,依舊是在保衛西班牙、抵抗摩洛哥柏柏爾人入侵。

《熙德之歌》

在傳奇中,熙德是西班牙的民族英雄,西班牙騎士的榜樣,西班牙反外道的鬥士。西班牙的民謠,把他譽爲道德高尚的完人。

 創作碼字不易,如果覺得寫的不錯或是有幫助的話,還請各位點點充電、點點關注,這個系列會持續更新下去的~

往期回顧:

聖女貞德戰役解讀

威廉.華萊士戰役解讀

薩拉丁戰役解讀

巴巴羅薩戰役解讀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